2025年,全球科技产业正经历一场“技术奇点”的爆发:AI大模型的推理革命击穿技术普惠临界点、人形机器人突破工厂场景迈向家庭陪伴、量子计算开启算力跃迁的“重构之钥”、生命科学以“超摩尔速度”重写人类生命代码……在这场变革中,中国科技企业正以“硬核创新”重构全球产业链话语权,也为市场带来了大量投资机会。
3月28日,诺安基金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首份中国科技投资全景式报告《中国科技——敢!2025年诺安基金科技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全景视角拆解科技浪潮的底层逻辑与投资机遇。这份长达数万字的硬核报告,内容从AI底层算力到太空基建,从基因编辑到量子风暴,既是对技术革命的深度解码,亦是对未来十年科技投资路标的预判。
据悉,这份报告是诺安基金多年来在科技领域深耕的智慧结晶,也折射出以该公司为代表的中国资本对科技创新的坚定信念。正如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在发布会上所言,坚定看好中国科技的长期发展,坚信“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报告》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奇点已至、密集突破、未来已来和对未来科技产业的十大预测。从“这次AI为什么不一样”说起,对AI技术革新与产业链投资进行了全景解析。
例如,《报告》提出,在模型迭代方面,当前AI技术正从“专业工具”向“智能物种”进化,经历从模型创新到智能平权革命的转变;大模型通过Scaling Law将数据与算力转化为认知,推动文明引擎跃迁。
对此,诺安基金科技组在发布会上详细解释道,AI革命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四大技术跃迁:第一,从训练优先到推理革命,“AI正式突破了‘只会回答已知信息’的阶段,开始拥有解决问题的智慧”;第二,从单一模态到多模态,标志着人机协作进入跨模态的智能增强时代;第三,从技术奢侈品到普惠基础设施,AI能力逐步从专业壁垒蜕变为广泛可及的生产力工具;第四,最根本的变革,在于AI正突破传统交互边界,推动工具使用能力向全终端渗透。
而在应用渗透方面,AI应用落地正在2B与2C场景全面展开,重塑商业生态。例如,在2B场景下,通用型AI应用正在成为所有企业的生存刚需;在金融、医疗、游戏、广告等特定行业战场,AI则以定制化能力释放指数级变革能量。而当视线转向日常生活,2C场景下,无论是为自动驾驶系统带来革命性升级,还是助力个性化的情感陪伴需求得以满足,乃至助力教育向超个性化认知跃迁演进,AI变革都更加触手可及。
更重要的是,《报告》指出,AI发展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带动AI硬件产业迎来新机遇。半导体产业作为AI的坚实底座,迎来自主可控发展的关键时期。
诺安基金科技组进一步分析指出,在硬件方面,算力分为预训练、后训练、推理三种类型,ASIC芯片因性能高、功耗低、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后训练和推理环节的重要选择。同时,通信、散热、电源等方面的升级,以及GPU侧HBM需求的增长,都为AI硬件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半导体产业,设备国产替代取得进展,材料自主化紧迫性增长,芯片设计架构中的RISC-V为我国高性能芯片设计自主可控也提供了契机;同时,AI算力需求的爆发也给半导体市场带来了巨大机遇,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有望在ASIC领域取得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不仅聚焦AI产业,并且在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的当下,深度分析了包括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与卫星互联网、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交互和突破。这在业内较为少见,也体现了诺安基金对于科技板块的全面覆盖与系统性深耕。
首先,在人形机器人赛道,《报告》介绍,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硬件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
邓心怡指出,机器人是目前看到的未来关键技术方向之一,中国科技正处于“战略赶超与自主创新并行”的关键阶段。人形机器人在多模态融合和思维链能力的交互促进下,随着模型能力跃升和国内制造业产业链的加速渗透,有望迎来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实践的里程碑。
其次,商业航天与卫星互联网正推动全球通信格局的变革。《报告》显示,商业航天与卫星互联网开启了“空天地一体化”6G时代。太空资源的战略卡位重要性凸显,卫星互联网绘制6G蓝图,应用场景不断涌现。至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有望实现三方面重要突破:成本竞争力持续提升、应用场景初步规模化和国际协作话语权增强。
第三,量子计算作为算力革命的下一站,也是诺安基金重点关注的未来趋势之一,在《报告》中有着详细分析。邓心怡表示,量子计算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指数级并行计算能力,能够突破经典计算机的物理极限。《报告》也指出,2030年产业将爆发“量子风暴”,量子科技有望应用于未来AI训练、生物研究、航空航天分析等场景。
第四,生命科学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基因科学以“超摩尔定律”速度发展,新药研发进入“黄金十年”,生物制造展现指数型增长趋势,AI与生命科学的融合推动了医疗、制药等领域的变革。
以创新药为例,诺安基金科技组基金经理唐晨分析,中国创新药的“黄金十年”已开启:“第一,中国创新药的期权价值正在被重估。第二,能看到‘周期在共振、趋势在强化’的趋势。大量创新药企即将迈过‘盈亏平衡点’,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国产创新药通过“对外授权模式”出海;此外,‘最强力’的政策杠杆打开了它的时间窗口。中国创新药产业在政策、资本与技术的三重共振下,迸发出了世界东方生命科学的澎湃势能。”
《报告》还对未来科技产业做出了十大预测,主要包括:开源突围、自主进化、芯片破局、人机共创、决策可溯、Agent平权、硅基觉醒、天地一体、量子跃迁、生命无限等等。
作为这份硬核报告背后的操盘手,诺安基金在科技投资领域展现出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与深厚的行业积淀,也打造出了专业化的投研体系。
早在2020年,诺安基金就逆势组建了“诺安科技组”。当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市场中摇摆与质疑的噪音很多,但诺安投研团队认为,短期困难并没有改变科技产业长期的发展趋势,在芯片行业最艰难的时刻,恰恰是巩固科技投研实力的良机。
他们做了两件事:逐步汇聚了近10位具备“硬核科技”本色的投研人才,包括具备全球比较视野的刘慧影、深耕一二级产业研究的陈衍鹏、拥有深厚产业背景的左少逸、专注生命科学前沿的唐晨,也包括多位深耕科技领域的研究人员,甚至部分核心成员包含华为海思和中芯国际双重背景。
同时,他们一步步完善产业链的投研布局,加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用实际行动对中国科技践行长期主义。特别是在芯片行业最艰难的阶段,通过前瞻布局和产业趋势投资,陪伴优质科技企业成长。
基于长期视角,诺安基金成立以来累计为740家科技企业提供IPO募资支持,产品持有新质生产力企业发行的股票市值合计278亿元(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日;持有新质生产力股票市值截至2024年6月30日)。而“科技超市”中,诺安优化配置、诺安积极回报目前布局半导体国产化与中国AI应用,诺安成长基金在半导体等领域也持续发力,部分重仓股已连续持有超过20个季度。
在不断跟踪产业趋势,精准判断行业机会的基础上,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2月14日,诺安稳健回报A近一年收益率在同类479只基金中居榜首(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60%-100%(A类),发布于20250217);截至2025年2月14日,诺安积极回报A近两年收益率在同类478只基金中排名第7(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60%-100%(A类),发布于20250217),展现了扎实的投资能力。
对于未来,诺安基金将坚守中国科技投资,正如基金经理刘慧影所说:“我们以勇气陪伴中国科技企业走过了国产化的漫漫长夜,目前已经晨光微熹,未来我们将以好奇心迎接中国科技企业光辉灿烂的创新型未来。”
风险提示:诺安积极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诺安稳健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诺安优化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诺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等级为【R3】,适合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被评定为【C3】及以上投资者。不同销售机构采用的评价方法不同,基金法律文件风险收益特征表述与销售机构基金风险评价可能存在不一致的风险,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需按照销售机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与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等级之间的适当性匹配检验。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市场观点具有时效性。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现任基金经理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在符合《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约定的前提下调整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比例。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以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和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