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降价也卖不动了?商场里的餐饮名牌,去年关掉73家店!母公司4年亏损超12亿元,股价跌破“1元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31 00:04

    每经编辑 程鹏    

    湊湊火锅降价也卖不动了,去年不断关店,一年亏损超3.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呷哺集团”)诞生于1998年,2014年12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快速休闲餐厅运营的中国投资控股公司。呷哺集团旗下主要经营呷哺呷哺、凑凑两个品牌的火锅餐厅。

    CFF20LXzkOziaib8BjuvXHVrdJKmZekZkkU07IvibZt4ibwYmkDicNgYC1zDb5vfUc3fpBjlCMN30s4V5Kc4h9AluQg.jpg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4年亏损超12亿元

    翻台率均不足3次/天

    3月27日晚间,呷哺呷哺(0520.HK)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营业收入47.55亿元,同比减少19.65%;净亏损4亿元,其中关店及减值带来的损失达2.62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99亿元;每股净资产为0.71元,同比减少35.56%。

    这已经是呷哺集团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4年亏损,财报显示,2021-2024年分别亏损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4年间累计亏掉了12.46亿元。

    CFF20LXzkOziaib8BjuvXHVrdJKmZekZkk7yD6AYyIrCHwt8cNjqU1jlNVrNyEe0VIy8FfTMIC8rHlibuocusa2Mw.png

    公开资料显示,呷哺集团诞生于1998年,创始人贺光启将风靡台湾的小火锅成功引进大陆,2014年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

    呷哺集团旗下主要经营平价火锅品牌呷哺呷哺、定位中高端火锅品牌凑凑两个品牌的餐厅,两大品牌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96%。其中,财报显示,2024年来自呷哺呷哺餐厅的收入为26.29亿元,同比减少13%;来自凑凑餐厅的收入为19.48亿元,同比减少26.5%。相比呷哺呷哺,湊湊明显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起,湊湊就陷入亏损的局面,但是在2023年,湊湊的营收止跌回升,而且亏损与2022年接近。2022年-2023年,湊湊分别实现收入22.05亿元、26.1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9309.2万元、9837.8万元,而2024年,其净亏损大幅上涨260.20%。

    CFF20LXzkOziaib8BjuvXHVrdJKmZekZkknjlVA4s0UZLLT81CGazxiamKqg1hxWsks27XxoI8z6dwbLRvTNZf5bA.png

    图片来源:凑凑火锅微博

    从门店数量看,截至2024年底,呷哺集团旗下共有967家餐厅,其中760间呷哺呷哺餐厅、197间凑凑餐厅。财报显示,年内新开78间餐厅,包括65间呷哺呷哺餐厅和13间凑凑餐厅,年内共关闭219间餐厅,包括138间呷哺呷哺餐厅和73间凑凑餐厅。

    这也是湊湊餐厅数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同时也是其闭店数最多的一年。2023年,湊湊关闭15家餐厅,新开48家餐厅;2022年,湊湊关闭3家餐厅,新开44家餐厅。

    谈及闭店原因,公司表示,由于部分餐厅所在位置无法突显呷哺呷哺“高性价比”形象,以及由于各种商业原因。

    从餐厅经营的角度看,呷哺呷哺餐厅2024年同店销售额下滑23.3%,人均消费为54.8元,较上年同期降低7.4元。虽然降价策略导致客单价降低,但并未拉动餐厅翻台率的提升,财报显示,呷哺呷哺餐厅2024年翻台率为2.5次/天,上年同期为2.6次/天。

    凑凑餐厅2024年同店销售额下滑32%,人均消费为123.5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8.8元,翻台率从上一年同期的2.0次/天下降至1.6次/天。

    呷哺集团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消费结构出现变化,部分消费者更倾向于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和服务。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消费者普遍吐槽:

    “价格贵”和“菜量少”

    曾作为平价小火锅代表的呷哺呷哺,在2016年后提出“呷哺+品牌升级计划”来试图布局“高端”市场。2014年至2023年,呷哺集团几乎每年都在提价,客单价由2014年的44.4元,升至2023年62.2元,涨幅超过40%。

    有业内观点称,当下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的不断增加,不管多么精妙的模式和理念,最终还是要回到性价比,呷哺集团当务之急仍在“价格”。

    另据新快报此前报道,在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上,“价格贵”和“菜量少”已成为消费者对湊湊火锅的普遍吐槽。

    CFF20LXzkOziaib8BjuvXHVrdJKmZekZkkh3DFWobjibysAXXdIUoSQLiaEpqUmdiaCib2hiaiamhXUc6jl8lJKh9k9gAQ.jpg

    图片来源:凑凑火锅微博

     

    在发布2023年财报时,呷哺集团在财报中坦言“湊湊的价格确实偏高”。其指出,消费的改变对湊湊相对较高的客单价定位影响较大,即使推出小份菜等措施,其客单价相对于市场内其他竞争对手而言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湊湊在降低客单价。2021年-2024年,湊湊的人均消费水平分别为140.6元、150.9元、142.3元、123.5元,但是从其经营表现来看,降价也无法让消费者选择湊湊。选择降价的火锅品牌不止湊湊一个,海底捞、九毛九旗下怂火锅也在不断降低客单价,去年海底捞的客单价从99.1元下降了1.6元,怂火锅的客单价从113元下降至104元,相较而言,降价后湊湊依然比另外两个品牌要贵。

    《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餐饮业投融资143次,较2022年减少24次,呈下滑趋势,但饮品、小吃、快餐等客单价低的“小吃小喝”餐饮企业仍受资本青睐,市场投资占比达到72.2%,较2022年提升8.9个百分点。

    除了湊湊和呷哺呷哺外,去年呷哺集团还关闭了8家定位于高端的烤肉品牌趁烧的门店,自去年7月起,趁烧品牌门店已经悉数关闭。去年一年,呷哺集团累计闭店数为219家,截至2024年年底,呷哺集团合计拥有餐厅957家。

    二级市场上,呷哺呷哺已成“仙股”,截至3月28日收盘,股价跌1.15%,报0.86港元,最新市值仅剩9.3亿港元。

    CFF20LXzkOziaib8BjuvXHVrdJKmZekZkk3njWEUQiaRG9A5v1bHMxCjyibofwB1pTibszYJyopVVPckANwvVTicmrvg.jpg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程鹏 盖源源 杜恒峰

    校对|金冥羽

    封面图片来源:截图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南方都市报、蓝鲸新闻、界面新闻、公司公告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三桶油”年报出炉,合计日赚近10亿元!

    下一篇

    邮储银行:3月3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