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宇
3月24日,联合光电(SZ300691,前收盘价:22.35元,市值:60.13亿元)发布一则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以及更正后的2023年年报,随之而来的是深交所的一纸监管函。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在机器人业务信息披露上的违规行为,不禁让人质疑:这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蹭热点”?
在2023年年报中,联合光电曾高调宣称其开发的大载重四足机器人具备行业领先性能,并计划于2024年量产。然而,时隔不到一年,公司却在更正公告中承认,该机器人项目不仅尚未形成研发成果和核心技术,甚至早在2024年6月就已终止相关业务。这种前后矛盾的信息披露,不仅违反了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更让市场对其“蹭热点”的动机产生怀疑。
机器人行业无疑是当前的热点领域,相关企业备受市场关注。联合光电在年报中对机器人业务的夸大描述,以及在尚未于法定信息披露渠道发布不实信息,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投资者,让他们对公司业务进展和未来发展产生误判,也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破坏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
从公司整体情况来看,联合光电作为国内光学镜头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在光学防抖、超高倍率变焦镜头等领域确实具有显著优势。然而,此次机器人业务信息披露的失误,暴露出公司在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流程上的严重漏洞。公司近期通过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互动易等渠道频繁披露涉及多个热点题材的信息,这种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关注度,但也引发了市场对其信息披露合规性的质疑。
深交所的监管函要求联合光电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及时整改。公司应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内部管理机制的不足,完善信息披露流程,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公司应聚焦核心业务,避免因过度多元化带来的风险,以稳健的经营策略重塑市场信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