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浙商证券董事长吴承根: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奋力书写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浙商答卷

    浙商证券 2025-03-21 11:17

    ◎浙商证券董事长吴承根表示,公司将遵循全国两会精神与政府工作报告指引,聚焦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浙商证券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技创新、深化金融改革,通过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做市活跃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等方式,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浙商证券将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人民至上,打造科技金融新标杆,拓展资本市场新空间,践行金融新使命。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承根

    2025年全国两会闭幕,高层系列重要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浙江省属首家上市券商,浙商证券始终以“金融报国”为使命,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技创新、防范金融风险中勇担重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浙商证券将始终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一、全国两会精神解读: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强调,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为证券行业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资本市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资本市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要求券商以更高站位、更强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证监会党委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时强调,要“强本强基、严监严管”,通过深化改革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效能。这些部署凸显了资本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呼唤金融创新。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列为重点任务。资本市场作为科技与资本结合的纽带,需通过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例如,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稳妥恢复、绿色债和科创债的发行推广,正是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三)防范风险是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全国两会精神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证监会提出“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国内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券商需强化合规风控能力,筑牢风险防控屏障,确保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二、浙商证券实践:以实干担当书写金融报国答卷

    近年来,浙商证券始终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将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技创新、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主线,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

    (一)服务实体经济,做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支持实体经济融资。2024年,浙商证券通过股权、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服务实体经济融资超1100亿元,连续四年保持在千亿元以上。其中,公司债承销规模位列全国第九,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一带一路”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全国首单由银行创设信用保护凭证的非公开公司债券。此外,公司积极响应浙江省“415X”基金群组建,在与中金、海通、招商局资本等大机构的公开遴选比拼中,成功拿到浙江省专精特新母基金20亿元的管理人资格,通过发挥母基金双重杠杆放大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做市活跃资本市场。做市业务已成为公司参与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做市业务纵深发展。2024年,公司做市业务在多个细分市场的排名跻身前十。同时,公司在场外衍生品、ETF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浙商证券积极推动并购重组业务,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例如,2024年公司完成国都证券部分股权收购项目,并于11月30日获证监会核准通过,成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证券行业首单自主发起的市场化并购案例。此次并购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也为行业内中小券商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助力科技创新,做硬科技企业的“成长伙伴”

    创新融资模式,支持科技企业成长。浙商证券充分发挥投行专业优势,通过股权融资、债券创新、资产证券化等工具,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服务。2024年,公司完成科技创新债发行多单,助力硬科技企业突破资金瓶颈。

    设立专项基金,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公司积极布局科技产业投资,依托浙江省专精特新(金华)母基金管理人资格,联动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重点投向“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

    强化研究赋能,打造科技生态圈。研究业务聚焦科技前沿领域,推出“科技打头阵”系列深度报告,覆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高端制造等赛道,为科技企业提供产业趋势研判和战略咨询支持。2024年,研究所科技领域研究排名跃居行业前5%,并通过“私募联盟”“股道行”等活动,促成科技企业与投资机构对接超200次。

    深化“三投联动”,构建全周期服务链。整合投行、投资、投研资源,为科技企业提供从初创孵化到上市辅导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三)防控金融风险,筑牢合规经营底线

    完善风控体系,强化穿透式管理。公司严格落实“三道防线”机制,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风险全流程穿透监测。

    聚焦合规转型,严控展业底线。针对强监管环境,公司修订内控制度多项,开展合规专项检查多次,覆盖自营、两融、股质等高危领域。反洗钱系统识别可疑交易准确率提升,廉洁从业教育覆盖全员。

    科技赋能风控,提升管理效能。深化数字化转型,上线“浙商知会”大模型,实现合规审查、合同审核等流程智能化,效率提升50%;RPA数字员工替代高风险人工操作162项,节约工时超1.1万小时。

    三、锚定新目标:以更高站位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浙商证券将以“三个坚持”为抓手,将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贡献浙商力量。

    (一)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打造科技金融新标杆

    浙商证券将紧扣国家“科技强国”战略,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以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投行业务创新动能,深化“双百行动”与“三千工程”,重点推进绿色债、科创债等创新品种发行,全年提升债券承销规模,巩固行业前十地位。二是打造科技投资生态链,依托自营、资管与浙商资本的协同优势,布局半导体、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加速数字化转型,深化“金融科技四大提升工程”,推动AI大模型、RPA数字员工等应用场景落地,打造“数字浙商”品牌,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科技金融解决方案。

    (二)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拓展资本市场新空间

    以改革破局、以开放促新,浙商证券将把握行业并购重组机遇,构建全业务链竞争优势。一是高效推进国都证券整合,打造行业并购标杆案例。二是深化境外布局,统筹香港子公司资源,拓展跨境衍生品、债券场外交易等业务,提升国际业务贡献度。三是推动期货业务提质增效,谋划期货股权整合,做优“保险+期货”项目,年内风险管理业务排名稳居行业前八。四是响应“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优化投行销售体系,提升股权承销能力,积极推动北交所IPO项目落地,为中小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三)坚持人民至上,践行金融新使命

    浙商证券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以客户为中心、以员工为基石、以社会为责任,构建共生共荣的发展生态。一是升级财富管理服务体系,深化买方投顾模式,扩大非货币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和ETF保有规模,为客户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方案。二是严守客户资金安全底线,完善结算风控体系,确保交易“零风险、零预警、零事故”。三是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持续推动“保险+期货”助农项目。四是强化员工发展保障,优化薪酬激励机制,打造“幸福浙商”工程,提升员工归属感与获得感。

    全国两会为中国资本市场指明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前进方向。浙商证券将以此次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坚守“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初心使命,以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赋能科技创新、助力共同富裕、守护市场稳定。通过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升级,通过并购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力,通过人民至上理念夯实发展根基,浙商证券将以奋斗者姿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新征程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上一篇

    创新药板块大幅回调,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跌超2.2%,关注医药板块复苏机遇

    下一篇

    科技创新受关注,资金流入科创板50ETF(588080)、人工智能ETF(159819)等产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