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证券总经理曾建勇表示,高层提出的“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对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必将有力促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新证券将聚焦服务国资国企、支持新质生产力和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三大方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新证券总经理 曾建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首次提出“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对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必将有力促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主要包括以下维度:平衡投融资功能,促进市场良性循环;引入中长期资金,增强市场稳定性;服务实体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完善市场制度与生态建设等,其意义不仅在于防范金融风险,更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融资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全球竞争力。
加强稳市机制建设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之一,其意义不仅体现在防范短期风险、维护市场稳定,更通过制度优化、生态完善和功能升级,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注入动力。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与“稳市机制建设”是资本市场风险防控体系的一体两面,目标是实现从“被动救市”到“主动治市”的转型,形成“市场内生稳定+政策精准托底”的新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防线。战略性力量储备是危机应对的硬实力,在极端市场波动(如外资大规模撤离、地缘冲突冲击)时,通过储备的金融资源(平准基金、国有资本等)直接干预市场,阻断风险扩散。
管理层为促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政策导向,聚焦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优化市场生态、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
一是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通过制度设计(如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资金从“短钱快钱”向“长钱稳钱”转变,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稳定性;改革发行与并购重组制度,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流程,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平衡一二级市场生态,支持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成长和资源整合。
二是稳市机制建设,提升市场韧性。通过设立平准基金、央行流动性支持工具(如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战略性力量储备”,构建逆周期调节机制,防范市场非理性波动。
三是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服务实体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包括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鼓励券商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创新“固收+期权”“权益+期权”等业务模式,助力居民财富向权益市场转移。
2025年,国新证券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证券公司价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功能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找准定位更好服务国资国企。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旗下券商,国新证券以服务国资央企作为本职和首要责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工具箱作用,助力央企加强市值管理、股权多元化改革、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持续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通过资本市场发现和重估优质国有资产价值,为央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等问题提供融资服务和资本助力。通过资管产品参与定增、大宗交易等业务为央企导入优质产业资源和社会资金,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高质量服务新质生产力和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具体指向,而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使命和宗旨。国新证券将从投行、投资、投研三方面发力,协同模式打造产业投行,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服务新质生产力和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投行业务,围绕“9+6”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布局,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孵化和辅导上市力度,积极为相关战新企业提供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服务。持续加大项目储备和落地力度,提升保荐、定价、承销等核心服务能力,努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是投资方面,完善直投、跟投业务模式,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投早”“投小”的创投以及并购投资,通过资管产品途径进一步分享投行项目收益。通过募集资金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和推进基金设立,加大对重点产业及企业的资金投放,引导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
三是提高投研能力。推动研究业务转型,积极探索“研究+”业务,推进研究与投资的深度融合,聚焦新经济、新产业等重点赛道,做好产业链深度研究,赋能投资业务发展。
高质量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充分发挥业务牌照和全国网点优势,当好资本市场连接实体产业和居民财富的桥梁纽带。全面提升产品研究能力、资产配置能力、投顾服务能力,创新更多适合中国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助力投资者财富保值增值。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投资,开发能源保供、绿色双碳、区域发展等主题策略产品,创新金融帮扶模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