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读政府工作报告| 专访洪涛:国内消费升级趋势并未改变,消费者追求的不仅是性价比更是质价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05 22:28

    ◎洪涛认为,从“两新”政策实施范围来看,无论是大规模设备更新还是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商品种类均有所扩大,将更多产品纳入范围,这也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力扩围的指导要求。

    ◎洪涛表示,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在当前消费趋势下,消费者追求的不仅仅是性价比,更是“质价比”。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和智能消费正是消费升级的具体表现。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提振消费、扩内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如何看待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规模?入境消费在我国消费结构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关键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进行了专访。

    提倡通过市场方式来提振消费

    NBD: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意味着在去年1500亿元基础上实现翻倍,您认为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

    洪涛 图片来源:受访者

    洪涛: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去年的规模是1500亿元,相比之下,今年的规模是翻倍的。

    从“两新”政策实施范围来看,无论是大规模设备更新还是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商品种类均有所扩大,将更多产品纳入范围,这也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力扩围的指导要求。

    未来,不排除对“两新”政策会有更多的支持举措,不仅仅依靠政府,企业也应共同加大力度。我个人有一个建议,就是更多提倡通过市场的方式来提振消费,而不是完全依靠政府资金,才能更好激发消费内生动力。

    NBD:围绕提振消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提到推动扩大入境消费。如何看待入境消费的增长潜力?在消费结构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洪涛:2024年,国家放宽了过境免签政策,激发入境游人数快速增长,这种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根据国家移民局的数据,2024年,入境游客超过1.3亿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分别较2023年上涨60.8%和77.8%。

    我们可以发现,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学习、工作、旅游的便利度,叠加去年一系列的免签政策,入境旅游消费的增长十分明显。

    一般来说,入境游客在华消费的金额普遍高于国内游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扩大入境消费,我认为是继续延续或者扩大了政策的支持力度。

    消费者追求的不仅仅是性价比,更是“质价比”

    NBD: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如何理解放宽准入和减少限制?关键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洪涛: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提振消费信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要增加居民收入,要让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其次,就是打消居民在消费方面的顾虑,让大家不会因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而不敢消费。

    第三个方面是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要让市场上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品质过硬的产品越来越多。

    总结2024年消费和今年春节消费趋势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消费是有巨大潜力的,关键是如何把潜力发挥出来。传统的产品、业态和消费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而特色产品、创新产品目前仍供不应求。

    所以,从调整优化供给结构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提供优质的供给,另一方面,就是要放开供给的“栅栏”。

    比如有些地方的景点仍然需要预约,有些地方的景点设置了严格的安检环节,还有一些地方不允许摆摊等。我认为这都属于人为设置的“栅栏”,可以逐步放开。所谓放宽准入、放开限制,我认为关键要提高商家和消费者的便利性。

    NBD:在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方面,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为什么要聚焦这几个方面?

    洪涛:我认为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新的消费阶段,大家的消费水平并没有降低,而是提高了。2024年,我们曾组织过一次调研发现,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在当前消费趋势下,消费者追求的不仅仅是性价比,更是“质价比”。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和智能消费正是消费升级的具体表现。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昊志机电董事韩守磊减持2.79万股,减持金额73.94万元

    下一篇

    奥士康董事程涌持股减少51.6万股,涉及金额1323.54万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