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500万元!中央商场拟“回收”安徽中商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2-25 22:36

    每经记者 王佳飞    每经编辑 董兴生    

    2018年价值6000万元的股权,如今仅定价2500万元。作为标的控制权持有方和“缩水”股权的买家,中央商场这笔买卖划算吗?

    2月24日晚间,中央商场(SH600280,股价3.77元,市值42.54亿元)公告称,公司将以评估后双方协商定价2500万元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北京创新工场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创新工场)持有的安徽中商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中商)20%的股权。这20%的股权是创新工场于2018年出资6000万元获得。

    据记者了解,安徽中商获得了相关特许经营权,在安徽开发建设“罗森便利店”。中央商场财报显示,近年来,安徽罗森门店数量有萎缩趋势,净利润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转让款分39期支付

    中央商场在公告中解释道,公司购买安徽中商20%股权,能够增强财务报表表现、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可增强控制权、整合内部资源等。购买完成后,中央商场将持有安徽中商64%的股权。

    中央商场目前业绩并不乐观。公司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8亿元到-1.25亿元,原因是“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公司对地产开发类存货计提减值损失”及“公司百货零售销售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减少”。

    中央商场公告显示,对于这笔2500万元的转让款,中央商场将分39期向创新工场指定收款账户支付。

    创新工场在2018年支付了6000万元,获得了安徽中商20%的股权。

    中央商场公告显示,2018年,安徽中商与创新工场签订《关于安徽中商便利店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创新工场拟出资人民币6000万元,获得安徽中商20%股权。增资完成后,创新工场持有安徽中商20%股权,中央商场持股比例由55%下降至44%。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8年12月14日,安徽中商完成了此次投资人变更。

    彼时,中央商场在公告中表示,这次增资有利于满足安徽中商在创建初期布局的资金需求,有助于安徽中商迅速抢占安徽和南京的便利店市场制高点,并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等。

    安徽中商净利持续亏损

    安徽中商成立于2018年6月1日。根据公司官网,安徽中商被日本株式会社罗森授予了安徽地区的特许经营权,在安徽开发建设“罗森便利店”,成为安徽首个外资品牌便利店。

    中央商场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安徽罗森以支付区域品牌代理使用费模式与中国罗森开展合作,所有门店选址、加盟营运、销售商品、物流配送、业务结算都由安徽罗森自行主导,公司盈利来源为自营门店商品销售经营性收入及加盟店品牌授权管理收入。

    安徽中商官网显示,2018年7月5日,安徽罗森在合肥5店同开,当月销售额382.14万元,创安徽同业态最高纪录,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4亿元(不含税)。

    中央商场财报显示,安徽罗森门店近年来呈现萎缩态势,2022年,安徽罗森有门店240家;2023年,安徽罗森门店为238家;2024年上半,安徽罗森共有222家店。

    净利润方面,安徽中商已连续数年亏损。中央商场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安徽中商净利润为-165.9万元;2023年为-164.17万元;2022年为-959.88万元;2021年为-781.00万元;2020年为-16.90万元。

    此次公告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2024年12月31日),安徽中商当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74亿元,净利润-21.50万元;总资产约1.44亿元,净资产1620.19万元。本次评估最终选取收益法作为评估结论,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1.27亿元,较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评估增值约1.11亿元,较合并口径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评估增值1.31亿元。

    2月25日,中央商场董事会秘书在电话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安徽中商作为我们旗下便利店业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我们想把便利店业务做大做强,所以希望在安徽中商更具有话语权。财务投资人可能会有基于财务角度的想法,目前投资人有出售股权的意向,所以我们把这部分股权收购回来,让公司持股数量更多,能增强我们未来对安徽中商的管控权。”

    对于安徽中商的未来规划,中央商场董秘表示:“公司想把整个供应链做闭环,包括从生产链到销售端到加盟,所以我们一直在对安徽中商进行整合,希望能打通整体供应链。收购20%(股权)之后,对我们整体不管是管理层面还是报表层面,随后都是应该有所期待的。”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记者实测马斯克“地表最强AI”Grok 3:速度称王,数学亮眼,但逻辑能力不敌DeepSeek

    下一篇

    济高发展回复监管函:大额诉讼计提预计负债有偶发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