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集中发行的12只科创综指ETF已陆续结束募集。据统计,截至2月21日,首批科创综指ETF合计募集规模已超200亿元。
◎根据毕得医药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首次现身,而该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并未重仓其中。
每经记者 肖芮冬 每经编辑 叶峰
1、首批科创综指系列ETF陆续结募
据悉,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产品中,已有12只陆续结束募集。据渠道统计数据,截至2月21日,13只产品合计募集规模超过200亿元。其中,4只产品提前结募,3只产品启动比例配售。(Via:中国证券报)
2、基金年内分红总额超300亿元
据统计,按照红利发放日,今年以来已有98家公募或证券公司旗下760只(份额分开计算)基金产品实施分红,分红总额达到311.76亿元。其中,62只基金产品年内分红金额超过亿元。(Via:证券时报)
3、54只投资港股基金年内涨超30%
截至2月21日,恒生指数今年已累计上涨约17%,恒生科技指数大涨约31%。Wind数据显示,有54只投资港股的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上涨超30%,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吴远怡、翟相栋管理的产品。(Via:中国证券报)
4、华安基金旗下指数基金批量限购
2月24日,华安基金公告,自2月25日起,旗下华安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发起式、华安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发起式等超10只指数基金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及大额定期定额投资业务。(Via:每日经济新闻)
1、葛兰管理的一只基金首次进入毕得医药前十大流通股东
2月17日数据显示,毕得医药最新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现身,持股444.57万股。根据基金2024年四季报数据,毕得医药未出现在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序列。
2、成曦:双重逻辑推动科技板块走强
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成曦近日公开表示,近期市场风格和主线主要围绕以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产业投资展开。从产业逻辑看,人工智能产业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皆有所突破,使国内产业链得以深度参与。一方面,人工智能国产大模型DeepSeek以低成本实现了比肩海外OpenAI的性能水平,下游应用落地有望加速。另一方面,我国是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重要供应方和需求方,海外对量产的积极推进、国内产品性能的快速优化等有望带动板块业绩提升。
展望未来,2025年科技板块不仅受益于上述技术创新逻辑,还有望迎来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逻辑的潜在催化。目前,AI模型能力的提升为下游应用落地打开了空间,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亦逐步接近量产节点。
1、ETF行情复盘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18%,深成指跌0.08%,创业板指跌0.67%。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0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121亿元。板块方面,化纤、航空机场、化肥等板块涨幅居前,而教育、医疗服务、多元金融等板块回调居前。
具体来看,港股科技50ETF领涨7.70%。此外,基建股午后走强,北方国际等涨停,带动基建ETF集体走强;农业股逆势大涨,智慧农业等涨停,农业、粮食相关ETF也进入涨幅榜。
下跌方面,电信相关ETF回调居前,最高下跌4.46%。此外,多只标普油气ETF也有所回调。
2、ETF主题机会
中央一号文件用近1/3篇幅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其中,首次提及推动天然橡胶等稳产提质,文件强调要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并首次提出“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粮食价格已连续下行2年,2025年有望逐步企稳。可关注粮食ETF、粮食50ETF。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926128866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