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中国银河02月21日发布研报,给予有色金属行业推荐评级。
事件:2月19日,为贯彻落实《稀土管理条例》,工信部发部《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总量调控征求意见稿")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产品追溯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是对《稀土管理条例》的细化与落实。2024年6月国务院发布《稀土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就稀土资源保护、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稀土进出口、违规处罚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限制"黑稀土",明确与扩大了稀土产品的管理范围。本次工信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从稀土总量调控和产品信息追溯两方面进一步细化《条例》相关规定,起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规范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生产活动,加强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提升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进口矿和独居石纳入分离冶炼指标管理范围。《总量调控征求意见稿》对稀土冶炼分离的矿石来源范围界定为国内采选所得的稀土矿产品、境外进口的稀土矿产品、独居石精矿等通过其他含稀土矿物副产所得的稀土矿产品等。此前,进口稀土矿、独居石等未纳入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配额, 本次征求意见稿将进口稀土矿及独居石纳入冶炼分离指标管理, 对稀土产品监管强度进一步提升。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 年我国进口稀土 13.3 万吨,根据百川盈孚测算 2024年独居石折 REO约 2.5万吨,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约46.6万吨REO,据此则进口矿及独居石对稀土供给的贡献度达 34%。
合规生产主体明确为大型稀土集团。《总量调控征求意见稿》对合规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企业主体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由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并公布稀土开采、冶炼分离企业,且应是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集团及所属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不得获得稀土指标、不得开展相关生产活动。此项要求对大型稀土集团之外的分离冶炼产能将形成制约,对稀土的无序开采和资源浪费将形成有效遏制。
产品信息追溯有效加强稀土流通环节全链条监管。《产品追溯征求意见稿》的适用主体包括我国境内从事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综合利用和稀土产品出口等活动的企业,适用产品范围包括稀土矿产品、各类稀土化合物、各类稀土金属及合金等;要求稀土企业每月10日前将数据录入稀土追溯系统;鼓励稀土企业建设内部稀土追溯系统;鼓励稀土企业追溯赋码,通过稀土追溯系统申请产品追溯码,为每个单一销售单元产品加施追溯标签,实现稀土产品"一物一码"可追溯。
投资建议:稀土政策上进一步加严供应管控,AI赋能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低空经济打开稀土需求远期空间。根据我们在《【银河有色】有色金属行业 2025年年度策略:拐点至反转成,迎接新一轮上行周期》中的测算,2024-2025年随着国内指标增速放缓及供给侧管控收紧,稀供给过剩压力逐渐缓解,至2026 年达到供需平衡,这将推动目前处于底部的稀土价格回升,有助于稀土磁材业绩的显著改善。且稀土管控政策有进一步强化稀土集团的行业龙头地位,有利于其估值的提升。建议关注资源端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钕铁硼头部金力永磁、中科三环。
风险提示:1)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3)海外矿山新增产能投放快于预期的风险;4) 稀土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每经头条(nbdtoutiao)——微信抖音都难防!花1280元,直播、视频通话能实时换成刘亦菲、杨幂的脸,拍脸按鼻露齿及大幅遮挡都不会“掉脸”
(记者 王晓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