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化长三角招商创新协同,“成都⇋合肥”新质生产力恳谈会在合肥成功举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2-20 20:13

    2025年2月17日,“成都⇋合肥”新质生产力企业恳谈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成都市副市长许兴国出席并致辞,50余家重点企业及相关部门参加。会上,许兴国介绍成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果,邀请企业来蓉投资。成都推介投资环境,发布投资机会清单,企业代表分享经验感受,表达合作意愿。

    每经记者 张宝莲    每经编辑 杨夏    

    近日,由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联合主办的“携手长三角共享新机遇”2025“成都⇋合肥”新质生产力企业恳谈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兴国出席活动并致辞,安徽省及合肥市相关地区新质生产力产业领域50余家重点企业、四川省及成都市相关部门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上,许兴国介绍了成都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着力做强产业支撑、聚集创新资源、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成果,并诚挚邀请合肥及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来蓉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

    与会企业分享投资成都新机遇

    创新创造是成都的活力密码,“天府之国”不仅宜居养人,近年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赛道上也亮点频出。

    会上,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推介了成都的投资环境,分享在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动成果转化、提升营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成果,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卫星互联网等新质生产力产业方向,发布投资机会清单。

    成都科创投集团介绍了基金投资服务情况,武侯区、成华区、蒲江县分别介绍了各自在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与成果。合肥新质生产力企业代表分享了在成都投资的经验与感受,与会企业代表也纷纷发言,表达了与成都深化合作的意愿。

    科大讯飞(002230.SZ,股价53.62元,市值1239.55亿元)副总裁娄超在会上表示,成都的产业优势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的落地提供了空间。成都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拥有非常雄厚的产业基础,科大讯飞结合成都产业特点,不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成都的人文环境和创新氛围与科大讯飞战略布局高度契合,成都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许多创新场景都是成都率先进行落地和探索。成都的人才优势为科大讯飞在成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与会其他企业也表达了在蓉投资与产业布局的意向,希望借助成都的产业资源和政策支持,推动相关产业的研发和生产。元宇宙独角兽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实现了无介质空中虚拟成像技术的快速转化应用,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市场估值30亿元,创始人韩东成在会上称:“成都创新创造的城市气质,非常吸引东超科技,希望未来有机会合作。”

    合肥神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了能够夜间自发光的植物并进入产业化阶段。会上,公司董事长李仁汉带来了两株可自发光的向日葵,据介绍,公司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类似萤火虫的基因导入植物中,使其能够在夜间自发光,类似于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植物效果。该技术可应用于多种植物和花卉,如玫瑰、月季、蝴蝶兰等,未来甚至可用于市政绿化,替代传统路灯,打造主题公园或景区景观。“我们希望在成都能落地集研发展示销售为一体的西南总部中心,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成都的景点、城市绿道等场景中。”李仁汉说。

    华米(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及相关技术研发,旗下产品主要包括小米品牌智能手环及智能秤、自主品牌AMAZFIT米动系列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章晓军在会上表示,成都在大健康、医疗器械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如果未来华米有新的人才研发基地拓展,成都将是首选之地。

    促进成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互动、要素流通

    活动期间,许兴国一行还考察了中国声谷和科大讯飞总部。中国声谷作为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创新成果与产业集聚效应。科大讯飞作为亚太地区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分享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诸多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

    许兴国与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进行了座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开展深入交流。吴晓如表示,科大讯飞将继续扎根成都,探索开展更多创新合作,助力成都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

    这场跨越1600公里的“双城对话”,折射出成都市招商引资的深层逻辑。此次“投资成都”系列投资促进活动,不仅展示了成都市全力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的决心和信心,也进一步提升了成都的城市品牌形象,增强了长三角地区企业对成都的投资信心。

    政企携手共育新质生产力,未来,成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创新,全年常态化开展形式多元、区域多元的投资促进活动,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92690705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李强:要把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多依靠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

    下一篇

    麦迪科技:公司已中标成都第三医院DRG双首页质控系统等采购项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