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明确,到2027年,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等五大行动深入开展,供给质量不高、市场秩序失范、维权效能不足等问题得到系统治理,商品、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消费风险明显降低,消费纠纷源头治理效果显著,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国消费环境明显优化。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方案》共提出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实施消费秩序优化行动、实施消费维权提效行动、实施消费环境共治行动、实施消费环境引领行动等五大行动。
《方案》明确,到2027年,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等五大行动深入开展,供给质量不高、市场秩序失范、维权效能不足等问题得到系统治理,商品、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消费风险明显降低,消费纠纷源头治理效果显著,经营者诚信意识普遍增强,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国消费环境明显优化。
《方案》提出的五大行动 图片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优化消费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的首要重点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在《方案》提出的五大行动中,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排在首位。《方案》提出,提升实物消费质量。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加强汽车、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纺织服装、食品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同时,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开展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提升“中国制造”整体形象。深入开展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服装服饰、珠宝首饰、皮革制品、化妆品等精品化国潮化时尚化。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出于提高消费品的品质、逐步提高消费品的品牌影响力特别是在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美誉度等方面的考虑,通过提高消费品的品质,不断加大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消费信心,同时有利于企业提高其消费品的美誉度,同时提高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忠诚度。
问及提高消费品的品牌影响力对于拉动消费的作用,余德彪表示,品牌影响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消费者进行消费,但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消费者的收入。
《方案》还提出,要改善服务消费品质。健全服务消费标准体系,持续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深入开展消费领域“信用+”工程,健全养老、家政、旅游、购物等民生领域消费信用体系。
同时,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推动消费地标建设,聚焦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打造新型消费场景。建设一批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的品质消费集聚区,积极发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
在实施消费秩序优化行动方面,《方案》提出要严守消费安全底线。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强群众关切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监管。强化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经营者、使用单位履行消费场所消防、特种设备以及燃气使用等安全保障义务。
同时要整治市场交易环境。聚焦重点领域,强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重点查处食品领域“两超一非”、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计量作弊等问题。聚焦网购快递、电信、装修、维修、旅游等行业领域治理“霸王条款”。
在实施消费维权提效行动方面,《方案》提出,强化消费纠纷源头解决。推动平台型、总部型、连锁型等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引导其积极加入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鼓励实体店承诺无理由退换货,为消费者提供统一便捷的异地异店退换货服务。
与此同时,要强化“小个专”党建引领作用,引导经营主体全面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推动跨境电商平台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建立消费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做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召回工作。到2027年,动态发展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承诺单位150万家以上。
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多地为优化消费环境均采取多项举措,助力消费维权提效。
例如,江西省多举措鼓励实体店根据商品属性和实际经营条件,自愿公开承诺七日或更长时间无理由退货。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2690家线下实体店参加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共处理线下无理由退货95.3万件,退货金额超5345万元。
近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七天无理由退货公开承诺倡议书,鼓励商家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经营,共同推动呼和浩特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