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生物的此次违规事件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在资本市场上,合规经营、信息透明和资金使用的合理合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应当通过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在募资、投资及信息披露方面的规范操作,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近日,东宝生物(SZ300239,前收盘价5.68元,市值33.72亿元)因募集资金管理违规,接连收到内蒙古证监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警示函与监管函。这一事件凸显了公司在资金管理、信息披露和募投项目执行方面存在的多重问题,不仅反映了东宝生物的内部管理漏洞,也再次警示了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合规性的高要求。
根据内蒙古证监局的现场检查,东宝生物在2023年发行可转换债券所募集资金的现金管理过程中,超出了董事会授权的额度,且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这一行为违反了资金管理的基本规范,最高时点现金管理余额超过授权额度600万元。此外,东宝生物还未能按董事会授权的时间框架使用募集资金投资产品,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信息披露。更有甚者,公司在实际执行募投项目时,未按照公告披露的时间节点完成项目进展,且未能及时披露投资进度调整的具体原因,这种信息披露的不及时和不透明,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
在一系列违规行为的背后,东宝生物的财务状况也难言乐观。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82%,归母净利润下降30.43%,且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下滑超过70%。这表明,东宝生物不仅面临着合规管理的风险,其核心业务也在市场环境和内部运营的双重压力下出现了显着波动。公司对此解释为市场阶段性波动,产品销量和售价下降导致了收入和利润的减少。营收下滑与现金流堪忧的背景下,如何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业务,成为摆在公司管理层面前的一大挑战。
此次监管机构的“双函”处罚,提醒所有上市公司必须严格遵守资金使用和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在募集资金使用过程中,企业应当保持透明度,并严格按照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和时间安排进行资金管理和投资。这不仅是对投资者负责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合法合规运营的基础。
东宝生物面临的这次监管处罚,也为其他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作为一个已有多年上市历史的企业,其管理漏洞暴露的背后,是合规意识和内控体系的缺失。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离不开每个企业的自律,而企业是否能够做到依法依规,直接关系到其市场信誉和长远发展。东宝生物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改并加强合规管理,不仅可能面临进一步的监管处罚,也将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和投资者信心。
总结来说,东宝生物的此次违规事件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在资本市场上,合规经营、信息透明和资金使用的合理合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应当通过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在募资、投资及信息披露方面的规范操作,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