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间,海兰信和金利华电两家创业板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海兰信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海兰寰宇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金利华电拟通过同样方式购买海德利森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海兰寰宇是智慧海防领域领军企业,被评为海南省高新技术“瞪羚”企业等。海德利森主营业务是高压流体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每经编辑 毕陆名
2月16日晚间,两家创业板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
其中,海兰信(SZ300065,股价:8.88元;总市值:63.98亿元)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海南省信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7名交易对方,购买海兰寰宇100%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金利华电(SZ300069,股价:13.41元;总市值:15.69亿元)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巩宁峰、韩武林、聂连升、北京锐玛冠科技有限公司等25名交易对方,购买海德利森100%股权,并拟向公司控股股东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据公告,海兰信、金利华电的股票均将于2月17日复牌。
海兰信2月16日晚间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海南省信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7名交易对方,购买海南海兰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兰寰宇”)100%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此次交易价格暂未确定。
海兰寰宇主要为涉海军地客户提供对海监测雷达产品、雷达组网综合监测系统及雷达监测信息服务。此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拓宽主营业务范围,优化业务布局。公司股票于2月17日复牌。
海兰寰宇成立于2016年,注册地为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智慧海防领域的领军企业,被评为海南省高新技术“瞪羚”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智慧海洋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国家“数据要素×”大赛发展潜力奖。
截至目前,海兰寰宇已采集超过5000亿条海上目标数据信息,已搭建训练超过50个可满足实战化要求的研判模型,模型预警准确率超过85%。依托海量海上目标历史数据和大量数据样本,以及专业的运营团队,海兰寰宇在海上目标大数据分析领域具备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具备打造海上目标活动行业垂直大模型的良好潜力。
截至预案签署日,海兰寰宇第一大股东为海南省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标的公司16.48%的股权,海兰寰宇无实际控制人。最近两年未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及2024年海兰寰宇营业收入分别为2.03亿元、2.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2.57万元、5159.59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90.40万元、4105.64万元。
海兰信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海南信投等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海兰寰宇100.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兰寰宇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经交易各方友好协商,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6.74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截至本预案签署日,本次交易相关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的评估值及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2月16日晚间,因发行股票购买资产事项在春节前停牌的金利华电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德利森”)100%股权,并拟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上市公司拟向巩宁峰、韩武林、聂连升、北京锐玛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锐玛冠”)等2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标的公司100%股份。交易对方中,北京锐玛冠系金利华电董事长韩长安控制的企业,为上市公司关联法人;募集配套资金认购方山西红太阳为公司控股股东,为上市公司关联法人。
同时,本次交易完成后,交易对方巩宁峰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预计将超过5%。根据相关规定,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本次交易中,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定为10.50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交易标的海德利森,主营业务是高压流体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因预案签署日交易标的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金利华电表示,标的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高压流体装备,是为解决气体及液体在高压或超高压环境下的加压、检测、输送、存储、加注等应用场景的专业设备。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氢能源、高压特种装备检测、石油化工、高端材料制造等领域,其发展前景与国家产业升级深度绑定,契合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据金利华电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海德利森主导或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具备丰富的高压流体装备研发生产经验。
2023年至2024年,海德利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9亿元、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9.08万元、559.56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上市公司公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