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近期股价表现强劲,A股和H股在2月13日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收于6.96元/股和5.63港元/股。此外,2月13日6家国有大行A股纷纷收涨,国有大型银行板块(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收涨0.57%。市场普遍关注驱动银行股创新高的原因以及板块的未来走势。
公开披露的信息中,平安集团及旗下子公司自2024年12月以来持续增持在港上市银行股,几度触发举牌行为。市场分析认为,险资偏好银行股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银行板块的股息率普遍较高,如银行ETF华夏(515020)跟踪的中证银行2024年股息率为4.83%,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跟踪的指数,2024年股息率更是高达6.34%。在低利率环境下,这类资产的性价比凸显,吸引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另外,银行业的业绩也相对稳健。截至2025年2月,已披露业绩快报的13家A股上市银行中,12家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同时,银行板块的估值也有一定优势。银行ETF华夏(515020)跟踪的中证银行市净率0.66,仍处于破净状态,且位于近10年33.92%的分位点。
去年底的政治局会议中,货币政策方向时隔13年,由“稳健”改为“适度宽松”,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可能缓解银行息差压力,优化负债成本,推动基本面温和改善。所以有机构认为,银行板块的估值有望在2025年逐步修复,再叠加板块高股息特性,仍会是长期资金配置的核心标的之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