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力推进320个成渝共建重点项目、810个省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和已落实资金项目建设……”2月5日,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采访活动在成都启动。启动现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勇介绍了今年我省扩内需总体情况并推荐采访重点。
项目投资既能在短期直接生成需求增量,又能在长期形成优质供给,是解决当下总需求不足、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的重要手段,在稳增长、调结构、育动能、惠民生、防风险等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5年,我省将立足国家所需、四川所能,全力以赴开展好项目攻坚行动,千方百计聚焦有效益的投资精准发力,切实发挥投资稳增长关键作用。
一是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已争取到用于四川项目建设的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约370亿元,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约350亿元,资金规模远超去年同期。四川将用好国家加力支持“两重”“两新”、给予我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等政策机遇,创新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各类债券资金和其他中省资金统筹使用,促进项目又快又好落地,切实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二是高质高效服务民间投资。全面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PPP)实施,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继续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在用地保障、融资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推动民间投资企稳回升。
三是加力加劲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省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智慧调度平台,完善省重大项目调度推进机制,高质量办好全省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全力推进320个成渝共建重点项目、810个省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和已落实资金项目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抓早抓好“十五五”项目谋划。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机遇,聚焦扩大基础设施强支撑、推动产业创新找增量、强化民生兜底稳基础,谋划储备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城市更新、安全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科技、产业、新基建、民生等有税源、有持续产出的大项目好项目,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大盘子”,为“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撑。
回顾2024年,全省上下坚持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一大批示范性、引领性强的重大项目有序开工、加快建设,为全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政府投资带动效应明显。争取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超700亿元,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1500亿元,政府投资撬动放大效应不断增强,全省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民间投资政策持续落地。总投资近400亿元的16个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总投资超800亿元的96个重大项目成功吸引民间资本参与,3单基础设施REITs成功上市发行、居中西部前列。重点项目推进有力有序。700个省重点项目、300个川渝合作共建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成都蜂巢能源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等重大项目年内实现竣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