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期间,DeepSeek概念股节前走强,多家券商发布相关研报并举办路演会议。美国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表示,公司没有计划起诉DeepSeek。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优势引发市场波动,或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在AI赛道的技术潜力。节前20%涨停的A股公司每日互动发布异动公告称,未持有DeepSeek股权,也尚未向其提供语料数据。
每经编辑 毕陆名
A股市场上,DeepSeek概念股节前悄然走强。农历春节假期期间,人工智能(AI)无疑是一大热门谈资,DeepSeek今日又冲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记者关注到,春节假期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多家券商发布了DeepSeek相关研报,主题涉及DeepSeek的创新性、与OpenAI的对比,DeepSeek是否将颠覆现有行业格局、改变AI投资范式,又将如何影响科技股表现等。
不仅如此,围绕上述热门话题,春节假期里,券商路演电话会不间断。据公开信息,除夕(1月28日)至今,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举办了超60场路演会议。部分券商的单场路演吸引了超四千次浏览。
赶在开市前,2月4日,与之相关的路演还在举办。当日,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海证券等均有DeepSeek相关的路演会议。
与此同时,2月4日,据参考消息援引德国之声电台网站2月3日报道,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2月3日表示,该公司没有计划起诉中国AI初创公司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DeepSeek),“我们打算继续打造出色的产品,并在模型能力方面引领世界,我认为这样会很好。”
这个春节假期,DeepSeek无疑是C位中的C位。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布与DeepSeek的对话,从点评学校风格到锐评各个手机厂商的优缺点,万物皆可“DeepSeek”。DeepSeek“毒舌”点评也一度冲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有观点认为,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优势引发市场波动,或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在AI赛道的技术潜力。围绕DeepSeek,市场仍有多重关切:DeepSeek是否将颠覆现有行业格局,改变AI投资的逻辑?又将如何影响科技股?
围绕上述种种问题,券商春节“不打烊”,加班加点产出分析观点。不仅有券商分析师除夕当天发布研报,相关路演会议也从大年初一(1月29日)便连续“营业”。
除夕当天,1月28日,华泰证券分析师黄乐平等发布了主题为“DeepSeek是否会改变AI投资范式”的报告。之后,该券商产出了多篇研报,主题涉及“浅谈DS的创新性,对比科技巨头和OpenAI”“DeepSeek发布后的美国科技投资八大预测”等。
据Choice数据统计,春节假期期间,国泰君安、中国银河、浙商证券、方正证券等也发布了DeepSeek相关研报,涉及行业、宏观等多个角度,主题包括DeepSeek触发模型降本,打开AI应用产业上升通道等。
不仅加班发研报,券商还办起了数十场路演“畅聊”DeepSeek。
记者在某公开平台看到,除夕当晚,华泰证券举办了“DeepSeek•拆解:多模态大模型Janus-Pro”电话会,主讲人为华泰证券电子与计算机首席研究员谢春生,吸引了超四千次浏览。
此后,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天风证券、国信证券等陆续举办DeepSeek相关电话会,会议主题涉及DeepSeek对AI模型、算力与应用的启示,DeepSeek加速AI大时代等。
2月3日晚间,两家龙头券商举办电话会,中金公司以“从DeepSeek看全球算力与应用的演化”为主题,公司研究部多位分析师主讲;银河证券主题为“DeepSeek:技术颠覆or创新共赢”,多位行业首席参会。
2月4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券商相关电话会更加密集。当天晚间西部证券、广发证券、国金证券、申万宏源等召开DeepSeek相关路演会议。
据证券时报报道,多位分析师在春节期间发布研报对此进行分析。多数分析师认为,短期内,部分AI上游算力硬件可能受到一定冲击;但长期来看,成本的降低将加速下游AI应用的落地,算力需求仍将增长,全球AI竞争背景下,国产替代是算力增长的核心。
华泰证券分析师黄乐平认为,DeepSeek主要创新是通过在预训练阶段加入强化学习,DeepSeek V3训练成本相当于Llama3系列的7%,对当前世代AI大模型的降本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望降低现有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成本。目前北美四大AI公司主要通过扩大GPU集群规模的方式探索下一代大模型,DeepSeek的方式是否在下一代模型研发中有效还有待观察。
浙商证券廖静池认为,DeepSeek大模型以其颠覆性的成本优势,一方面可能使得传统以“高投入、高算力”为核心的研发路径受到一定冲击,部分AI上游算力硬件可能受到一定负面影响,美股科技巨头若估值下修或会加大纳指波动;另一方面有利于AI下游应用和商业化场景的落地,有助于加速AI对相关产业的赋能进程,利好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汽车、计算机、传媒等AI下游板块。廖静池还提到,中国科技企业长期依赖进口技术的局面有望出现积极变化,国内自主可控情绪或受明显提振,民族自信力量回归有望带动A股风险偏好回升。
A股市场上DeepSeek概念股节前走强。每日互动(300766)在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1月27日录得涨停板,在此单日20%涨幅前,该公司股价还在一周内录得近20%涨幅。
2月4日晚间每日互动发布异动公告称,近期公司关注到部分媒体将我司股票认为是“DeepSeek概念股”,并引起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DeepSeek是深度求索旗下的大模型,在其V3、R1版本发布后,迅速跻身行业前列,并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这体现了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显著进步。公司理解资本市场对新兴技术怀有热情,也请广大投资者理性看待前沿技术快速发展,注意股价波动风险。
每日互动表示,针对资本市场关切的事项,经公司核实,深度求索的关联公司浙江九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用名:杭州幻方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幻方科技”)的一位重要股东确实曾为每日互动创始核心骨干成员,但截至公告披露日,每日互动未持有深度求索和幻方科技的股权,也尚未向DeepSeek提供语料数据。
作为国内第三方推送市场的早期进入者,每日互动在为开发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持续合规积累了十余年的海量数据,为数据智能业务的拓展建立了稳固的地基。截至2024年6月底,该公司开发者服务SDK累计安装量突破1100亿,覆盖设备超过10亿,其中智能IoT设备SDK累计安装量超3.7亿,SDK日活跃独立设备数(去重)超4亿。每日实时处理和新增的数据量超过55TB,已形成7000余种数据标签,直接参与计算的特征参数累计超2亿。
在2月4日晚间公告中每日互动也表示,公司在较早时间就接入DeepSeek相关版本并完成各方面的评估及利用自有算力进行私有化部署,目前主要用于业务垂直场景使用、研发提效(AI4SE)、知识库问答以及将其纳入数据智能操作系统(DiOS)的功能模块等。公司作为数据智能领域的开拓者,致力于用数据让产业更智能,早在2015年,公司就开始深度应用向量化等技术,并在云计算和深度学习及结合知识图谱利用大模型等前沿科技持续研究探索。
每日互动表示,随着行业进入大模型时代,公司将拥抱DeepSeek大模型开放的技术生态,发挥公司的数据积累、挖掘能力,以及对行业的场景理解和渠道积累优势,在大模型落地产业场景垂直应用和为开发者做好服务支撑等方面,创造我们应有的价值。
公司依托DeepSeek大模型打造的数智产品对未来经营业绩等影响取决于产品研发以及行业场景落地进度,具有不确定性,请广大投资者审慎决策、理性投资。除上述事项外,公司未发现近期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媒体报道和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信息等。
据参考消息援引德国之声电台网站2月3日报道,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2月3日表示,该公司没有计划起诉中国AI初创公司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DeepSeek),后者在一个多星期前推出了最新版本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以可媲美ChatGPT的性能、开源以及显著低廉的成本震惊了全球。奥尔特曼随后一度警告说,来自中国的一些企业正在试图复制OpenAI打造的ChatGPT等先进AI模型。
奥尔特曼2月3日在东京对媒体表示,OpenAI没有起诉DeepSeek的计划,“公司将继续打造出色的产品,并以模型能力引领世界,我认为这会很棒。”
他同时赞扬DeepSeek“无疑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并对有了一个新的竞争者表示高兴,“我们之前有过很多竞争对手,我认为我们继续前进并继续领先符合每个人的利益”。
OpenAI在1月29日曾表示,有证据表明DeepSeek使用OpenAI专有模型来训练自己的模型,并暗示这可能违反了OpenAI服务条款,但没有进一步提出证据。
1月20日,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推出大模型DeepSeek-R1。作为一款开源模型,R1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性能能够比肩OpenAI o1模型正式版,并采用MIT许可协议,支持免费商用、任意修改和衍生开发等。
不仅如此,据DeepSeek公布的信息显示,DeepSeek-V3模型预训练费用仅为557.6万美元,在2048块英伟达H800 GPU(针对中国市场的低配版GPU)集群上耗时55天完成。外界预估R1的训练成本或在600万美元左右。
DeepSeek迅速在硅谷引发轰动,Meta、微软、OpenAI、Anthropic等AI公司纷纷关注。投资界大佬们也都现身表态,方舟投资(ARK)CEO“木头姐”凯西·伍德表示DeepSeek证明了AI领域成功并不需要那么多钱,加速了成本崩溃;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表示芯片禁令倒逼中国做出了更牛的产品,AI狂热把美股推向千禧危机……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第一财经、参考消息、证券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