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期间,美国加征关税消息扰动,港股表现先抑后扬,未受明显冲击。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符合预期。分析认为,节后A股有望进入“两会”炒作模式,管理层或将出台更明确的经济刺激政策。投资者可关注消费及科技股,尤其是AI相关领域,需深入了解行业背景。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编辑 彭水萍
春节长假之前的最后几个交易日,A股整体上维持了震荡横盘格局,只是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7日)明显走弱。
1月27日上午公布的中国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去年12月的50.1降至49.1,弱于预期的50.0;1月非制造业PMI由12月52.2降至50.2,同样弱于预期的52.0。该数据应该对当天A股构成些压制,因其提示之前的经济扶持措施效应已显著消退。
本周一(2月3日)公布的财新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也弱于预期,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官方数据。具体数据情况为:财新1月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1,低于去年12月的50.5。
节日期间消息面虽然较为复杂,但个人感觉对A股应该并无特别大的影响。
外部最大扰动显然是上周末美国宣布加征关税。长假期间的上周六(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对中国加征10%关税。此外,特朗普还威胁接下来或许还将对欧盟加征关税。受上述消息冲击,周一美元指数跳空大涨,而离岸人民币汇率大贬。不过到了周一傍晚(北京时间周二凌晨),又传来美国推迟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消息。受此影响,美元回吐了许多涨幅,人民币也有所回升。
上述美国加征关税因素对于A股影响应相对有限,从港股本周一的交易情况来看,关税消息短期冲击的确不太大。周一港股低开高走,其后却不断回升,最终完全收复了失地,收盘时涨跌细微。到了周二,港股明显受外围关税新消息影响而跳空大涨。美国虽然只是推迟墨、加关税,但这意味着关税有谈判空间,故港股跳空上涨也很正常。
上述对中国加征的10%关税税率应处于市场预期范围的下端(上端为60%),且市场对于加征关税一事已经担扰了许久,故港股或A股并不会受到太大冲击。还有,若拉长时间来看,应该不排除特朗普的广泛加征关税行为最终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比如可能会有助于我国与美国之外经济体贸易或其他领域合作关系。
长假期间美联储召开利率会议,其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因此事完全在市场预料之中,故对A股影响也较有限。
个人对于节后A股走势仍持乐观态度,建议投资者继续持股等待。节后市场应该很快会进入炒作“两会”的模式,料市场情绪将好转。外部包括关税等不确定性正在逐渐明朗过程之中,这应有助于管理层给出更加清晰的经济刺激政策细节。
在个股方面,建议投资者适度关注消费等内需型个股,这一方面是因为春节期间部分领域消费数据有所回暖,一方面持有内需型个股也可以暂时避开与关税相关的短期不确定性。
此外,投资者对于科技股特别是AI相关科技股也可以重点关注,只是前提是对于相关行业能有相对深度地了解。近期科技业最大焦点就是DeepSeek所推出AI大模型的惊人表现,投资者在参与相关个股炒作前,对行业特征先得做些较深入地了解,要不然很难把握好炒作节拍。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