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宴席市场的红花郎,正成为郎酒“向前推进一公里”过程中的“关键先生”。
1月15日,成都。
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的一句“拼·向前推进一公里”,将郎酒品牌年书发布活动推上最高潮。
郎酒品质研究院综合楼正式建成,行业科研创新再进一步;酱香郎酒年产能和贮能攀升至7.2万吨和26.5万吨,产贮再上一层楼;龙马郎事业部、顺品郎事业部合并,设立郎酒兼香事业部,精细化运营兼香系列产品......回望2024年,“拼”是最能概括郎酒的关键词之一。
而在品牌年会上众星捧月的红花郎,更是在2025年开年之际,为郎酒的另一关键词“向前推进一公里”,谱下了一个绝佳序曲。
现场,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董事总经理张知为亲自公布了红花郎“中国宴席市场酱酒销量第一”的荣誉认证。自此,红花郎在中国宴席市场上的龙头地位,有了一项扎扎实实的数据认证。
这一年,红花郎再度回归央视春晚,同时万辆红花郎巴士、百城地标红动全国;微电影于新华社、人民网、央视文艺、四川观察四大官方媒体平台首发,引发广泛热议;与四川卫视联手打造的首档中国喜事民俗纪实节目《红花郎·中华喜宴》,更是为广大观众献上一桌充满民俗魅力的文化盛宴......产品、品牌的双向驱动,线上、线下营销的组合出击,让红花郎载满硕果。
进一步看,精准的营销动作帮助红花郎迅速铺开了声量,但红花郎之所以能承接营销势能引爆市场,更为根本的原因,则是产品及需求的精准对焦。
当前,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在此背景下,红花郎逆势崛起,登顶中国宴席市场,甚至达成了部分宴席市场占有率70%以上的成就,属实不易。
究其原因,有三点或许值得讨论。
首当其冲的,是“宴席市场”这一背景。升学宴、谢师宴、婚宴、寿宴甚至是小孩的满月酒,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市场中,各地虽然风俗各异,但聚在一起,共庆喜事的习俗几乎如出一辙。
这一场景下,美好的「寓意」理所当然的成为重点。
而自诞生起就带着“红火、团圆”等吉祥寓意的红花郎,则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天赋”迅速在一众产品中脱颖而出。
特别在数次与春晚这一大IP的深度联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将“红花郎”与“喜庆的节日”绑定,这一用户心智,也为如今红花郎成为消费者在宴席市场的优选奠定了基础。
除了吉祥的寓意以外,还有一项“特别属性”对宴席市场来说也格外重要:
“面子”。
虽说“面子工程”总是被批判的对象,但对于白酒产品而言,特别在宴席这一具体场景中,面子绝对是一项关键要素。
简单来说,至少要摆在桌上好看、听起来耳熟能详。
具体而言,摆在桌上好看,就要求酒瓶设计的要兼顾喜庆与高级;听起来耳熟能详,就要求产品、品牌知名度必须到位。
对于背靠郎酒这一品牌的红花郎来说,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配色,加上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格瓶体设计,更好地与需求层进行了对齐。特别在成为次高端价格带唯一有庄园身份的酱酒后,红花郎更是“给足了消费者面子”。
当然,除了“好寓意、好看、好听”之外,最关键的当然还是要回到白酒本身,就是“好喝”上,不然再天花乱坠的“寓意与面子”,都不过是花架子。
红花郎在宴席市场上的爆发,最根本的还是基于极致品质的产品在多年的沉淀中,在消费者端形成了足够好的口碑。
自2003年“金奖版山水红花郎”起,至2024年第五代红花郎·10、2024版红花郎·15相继问世,历经数代蝶变的红花郎,始终围绕“极致品质”这一点深耕,并在几代人记忆中生根发芽的过程中,最终将“办宴席、喝红花郎”的理念,带进千家万户。
换言之,红花郎能成为中国人宴席用酒的优选,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正如郎酒所说的一样,“拼”和“一公里”存在于郎酒走的每一步之中,红花郎登顶中国宴席市场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扎实的脚印,而非某条捷径。
弄好“面子和里子”,带着拼劲,走好每一公里,或许就是“最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