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与700多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300亿元,全年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此外,央行强调投资国债并非无风险,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较快,为避免市场波动,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央行将通过宏观审慎管理、提示风险及市场监管,确保市场稳定发展。
每经编辑 张锦河
1月1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等出席并介绍有关情况。
图片来源:中国网直播截图
据中国网,发布会上,邹澜表示,去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信心显著增强,交易量和市场指数均大幅攀升。相关企业和机构也就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来熟悉新的工具,做好各项准备,并且为在需要时使用新工具保留了较大空间。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已经和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者是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2024年全市场披露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3000亿元。
在股票市值被明显低估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证券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将有足够意愿运用两项工具提供的低成本增量资金去回购或者增持股票,这样就形成内在的稳定平衡机制,能够有效发挥稳定市场作用,遏制市场负向循环。人民银行将根据前期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增加投资。
邹澜表示,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较快,引起了各方关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已经基本具备了金融市场定价基准作用。国债收益率水平不仅关系到国家财政筹资成本,更是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总体来说,长期国债收益率既反映市场对未来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同时也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回升向好,尤其是9月以来,市场预期和社会信心明显好转,预计可以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预期的好转最终一定会反映到国债收益率水平中。
国债代表国家信用,如果持有到期,一定能收到本金和约定的票面利息,没有信用风险,所以国债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安全资产。但是由于长期国债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市场预期利率的变动会造成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波动,有时波动还会比较大,所以投资国债并非没有风险。比如,如果2023年底买进30年期国债,现在把它卖出去,票面利息收入只能不到3%,但是加上价差的投资回报率会接近20%。高额的回报吸引各类资金持续涌入这个市场,改变了供求关系之后又继续推高价格,个别券种的交易量超过了过去的10倍。反过来,2022年底,长期国债收益率曾经在几天内上行了大概20个基点,二级市场价格相应大幅下跌,一些投资国债的银行理财跌破净值,引起了集中赎回,加速了价格下跌,投资人遭受了比较大的损失。2023年硅谷银行事件也是类似的例子。如果长期国债收益率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基本面,或者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以30年期国债为例,收益率一旦上行30个BP,二级市场对应的国债价格下跌幅度就会超过5%。再考虑到有一些机构是有资金杠杆的放大效应以及集中赎回所形成的螺旋效应,短期内就会产生更大的损失。
人民银行尊重市场,尊重每一个自担风险、自主决策市场参与者的选择,也高度重视国债收益率变化所反映的市场信息。考虑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上世纪90年代以后,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折,不是所有的投资者、管理者、尤其是社会公众,都熟悉政府债券高投资回报背后隐藏的市场价格风险。因此,人民银行加强了宏观审慎管理,多次提示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并且在一级市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暂停在二级市场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这样能够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要,加剧供需矛盾和市场波动,目的就是希望市场能够行稳致远。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在发布会表示,展望2025年,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基本面稳固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同时我国外贸外资韧性强,外汇市场稳健性高,国际收支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具体来看:
首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外贸韧性增强有助于经常账户保持合理顺差。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达30%,在全球化生产供给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贸易伙伴多元化稳步推进,出口竞争力提升,对单一市场依赖度降低。我国出口克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不利因素,总体保持稳定,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在全球占比为14.5%,近年来稳定在较高水平。
其次,我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巩固提升外汇市场韧性,跨境双向投资有望保持平稳有序。我国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外资来华展业兴业,金融市场开放也有利于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我国外汇市场深度不断拓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增多,也有助于市场交易更加理性有序。2024年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为27%,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交易占比接近30%,均处于历史高位。
此外,对于外部风险挑战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国家外汇局将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更好服务外贸、外资发展。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更好支持企业汇率避险。同时,加强外汇市场管理,适时采取宏观审慎逆周期调节措施,坚决对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政策利率引导效果在进一步显现。去年政策利率累计降低了0.3个百分点,引导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0.3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0.6个百分点,带动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降。为实现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目标,我们将综合施策拓展利率政策空间。
一是继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去年,人民银行集中整治了通过违规“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的行为,还优化了对公存款、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为银行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创造了条件。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进一步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更好平衡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之间的关系。
二是兼顾好内外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坚实基础,刚才我已经提到了,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将多措并举,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根据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进行调控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加快补充银行资本金。财政部近期已经明确将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地方专项债也是中小银行资本金补充的重要渠道,这也是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力的重要体现。大家都知道,资本是银行服务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国家财政采取措施补充银行资本金,能够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对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的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网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直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