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回首即将过去的2024年,A股市场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9·24”行情的火爆至今令不少投资者印象深刻。而在2023年末,光大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曾旗帜鲜明地表示看好2024年市场有望迎来转机。
那么,2025年A股大势是否依然乐观?在过去几年成长、小微盘风格占主导的背景下,未来市场风格是否将发生一定的切换?2025年市场又有哪些核心主线值得关注?如何评价“市值管理元年”的开启对A股市场的中长期影响?带着这些目前广大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最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再度对张宇生进行了专访。
他表示,基于2025年经济与盈利或将边际改善,且政策发力等因素的判断,对明年A股市场的走势持乐观态度,牛市行情有望延续。另外,在经过此前多年的小微盘风格主导后,2025年,随着基本面的改善,市场上涨的驱动力逐步由投资者预期改善切换至经济与盈利的好转,市场特征或更加符合机构主导的特征,结构上或更加偏向于机构主导的标的,从而带动市场风格发生切换。在具体的投资方向选择上,张宇生指出,盈利修复及高风险偏好品种两条主线值得关注。
多因素推动市场走牛
NBD:2023年年底,您接受我们专访时曾预测“双重因素叠加,2024年A股市场有望迎来峰回路转,预计将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如今看来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市场印证。站在当前时点,那您对2025年的市场大势作何判断?
张宇生:我对2025年A股市场的走势持乐观态度,牛市行情有望延续。因为,从历史来看,经济与盈利的好转、政策以及赚钱效应引致的预期改善通常能推动市场上涨。而2025年,经济与盈利或将边际改善,且政策发力及赚钱效应明显使得投资者预期显著改善,多因素叠加或将推动市场走牛。
NBD:2024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各类利好政策频繁释放,您预计接下来还有哪些相关政策利好值得期待?2025年经济政策的总基调将是怎样?
张宇生:接下来资本市场政策仍将在支持科技创新、推动并购重组、提升投资者回报以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发力。对于经济政策,12月政治局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我认为2025年经济政策整体仍将保持宽松。
机构重仓股将现转机
NBD:如果2025年市场如期迎来牛市,您觉得市场上涨的主要动力将来自哪里?
张宇生:2025年市场上涨的动力或来自经济与盈利的好转以及预期改善两个因素,但在不同阶段,市场上涨的动力可能有所不同。第一个阶段是政策以及赚钱效应引致的预期改善推动市场上涨,而后随着政策效果显现,经济与盈利逐步好转,市场上涨的驱动力逐步由投资者预期改善切换至经济与盈利的好转。
NBD:您觉得经济基本面的明确改善和上市公司盈利的明确复苏,是否会是牛市的必要条件?
张宇生:我觉得不是。从历史来看,当期盈利改善接近于牛市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而预期的改善与赚钱效应或更接近于牛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NBD:无论从“9·24”行情以来,还是最近几年市场整体表现来看,结构性的行情特征较为明显,小微盘股、各类主题投资表现要明显强于机构重仓股,机构资金的存在感偏弱。展望未来,您觉得机构重仓股的表现是否有望出现转机,从而带动市场风格发生一定的切换?
张宇生:未来机构重仓股有望出现转机,并带动市场风格切换。因为,从历史来看,预期改善驱动的市场上涨阶段,市场波动相对较大,行业轮动明显;而对于盈利改善驱动的市场上涨阶段,市场波动相对较小,市场特征更加符合机构主导的特征。对于2025年,随着基本面的改善,市场上涨的驱动力逐步由投资者预期改善切换至经济与盈利的好转,市场特征或更加符合机构主导的特征,结构上或更加偏向于机构主导的标的,从而带动市场风格发生一定的切换。
市场吸引力有望增强
NBD:基于上述思考和判断,您预计2025年市场有哪些核心主线值得关注?
张宇生:盈利修复及高风险偏好品种两条主线值得关注。因为,从历史情况来看,无论市场上涨动力来自盈利改善还是预期好转,盈利通常是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除盈利外,风险偏好高低对于行业表现也具有影响,尤其对于预期改善驱动的市场。因此,对于2025年,我认为这两条主线值得关注。
NBD:在您看来,A股市场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中长线增量资金?
张宇生:在政策的持续发力下,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以及外资等资金有望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中长线增量资金。
NBD:2024年来,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地,A股迎来“市值管理元年”,无论是监管还是上市公司层面,都积极引导、响应市值管理工作。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对于市场的中长期影响?
张宇生:市值管理相关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在规范化和成熟度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政策的实施将促使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基本面的改善,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有望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增强市场的吸引力,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