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布5类7台产品。
人形机器人在会上亮相 图片来源: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提供
12月27日,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发布大会暨成都世运会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推介会在成都科创生态岛召开。
会上,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矩阵惊艳亮相,贡嘎一号二代轮式单臂人形机器人、贡嘎二号双足人形机器人“鸿鹄”、贡嘎四号双足人形机器人“灵蛟龙”、贡嘎五号多形态双足机器人“灵鸮”以及半身人形机器人“鸿鹄”概念验证机等5类7台产品与大家见面,标志着成都已在这一前沿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中,贡嘎二号双足人形机器人“鸿鹄”是首个“成都造”全栈自研且配备“最强大脑”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赋予了人形机器人理解、推理和执行能力。依托中国首个基于扩散架构的人形机器人高速推理模型R-DDIRM和首个机器人多模态模型RRMM,“鸿鹄”能够实现外界信息多维度感知、抽象语义精准解读、任务路径快速规划等功能,将为众多应用场景带来全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同时,会上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与成都创新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成都高新策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富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功达成战略投资合作,并与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星传媒(成都)有限公司、四川文投名者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中兵红箭成都银河动力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各方将在陪伴机器人、融媒体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多个关键领域深入开展产业化协作。
大会还发布了涵盖人形机器人在火炬传递、体育展示、咨询接待、零售服务等多个场景,以及面向运动员、观众和工作人员提供的智能服务系统开发等多样化服务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机会清单。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成华区等地为主要承载地,聚集了超8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了从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据了解,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始终高度重视资本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出台了机器人三年行动方案,强化场景牵引,高标准策划机器人“十进”活动,以“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为抓手,今年以来,促进成都科创投集团与成华科创投公司携手签约,成功组建总规模达100亿元的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二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成都成华产业振兴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都技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首期10亿元的华智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这一系列产业投资基金的相继落地将大力推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蓬勃发展,助力成都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还积极探索1000余台机器人在70余类场景的创新应用,并力争到2026年,打造标杆示范场景不少于100个,实现机器人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切实打造机器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产业生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