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重塑千亿影视市场商业新增长 9位导演与可灵AI的一场“电影新实验”

    2024-12-17 20:42

    文/十一

    在大模型行业整体“高速狂奔”的2024年,诞生刚满6个月的可灵AI正在完成一场“电影新实验”。

    12月6日,由快手可灵AI联合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薛晓路、俞白眉、董润年、张吃鱼、王子川、王卯卯等9位知名导演打造的9部AIGC电影短片正式亮相,涵盖奇幻、志怪、亲情、动画等多元类型,这也是国内首次完全依托视频生成大模型进行电影内容创作的尝试。

    随着“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的启动,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与制作领域的探索将更加深化,AIGC技术深度融入影视内容生产的蓝图已愈发清晰。

    当前,人工智能时代正加速向我们走来。随着“人+AI共创”这一高效生产新时代的开启,AIGC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创作的边界,还重新定义了生产流程,为拥有千亿市场规模的影视行业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商业想象空间。

    9位导演9部AI电影短片 可灵AI引领影视创意新纪元

    当众多目光聚焦于视觉生成大模型的最新突破,AI影视创作能走多远?可灵AI和9位知名导演的一场“电影新实验”正尝试给出答案。

    在《花满渚》中,导演李少红深刻体会到了AI技术带来的无限想象空间。她表示,AI在虚实关系的呈现上为她提供了诸多灵感,使她能够进一步拓宽创作视野。

    导演薛晓路对AI在虚拟环境建构上的独特优势表示了认可。在制作《喵心归处》时,她带领团队尝试利用AI技术复原现实环境和指定角色形象,结果令人惊喜,尽管仍有提升空间,但她对AI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贾樟柯在AIGC短片《麦收》中,描绘了人类未来生活的图景。他坦言自己一直关注着AI技术的发展,并认为创作者应与科学家等共同推动AI技术的边界拓展,为AI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多应用场景。

    贾樟柯《麦收》截图

    在刚刚结束的2024AIGC视觉应用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王跖表示,人与AI共创将成为新的创作形式,AIGC对内容制作的赋能效果,拓宽了创作的边界,让想象力成为现实。随着视频生成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具有望促进产业融合,重构生产流程,推动内容创意产业革新。

    同时,这些实验性质的作品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拥抱AI的典范,此次九部AIGC电影短片,已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并放映展示。王姝作为《流浪地球2》科学团队的制片人,表示AI在电影制作流程中已逐渐占据重要地位,能够独立完成概念设计参考、影片预览等工作,甚至成为正片中的精彩片段。

    “AI绝不仅仅是工具,它的知识量和成长速度是使人震撼的,另一方面,我也不认为AI会取代人类。”贾樟柯坦言。对于创作者而言,从剧本创作到场景设计,从特效到后期制作,影视内容生产的多个环节都可以借助AI的力量,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创作。

    在快手科技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看来,9部AIGC电影短片不仅展示了可灵AI在模拟物理世界、创造独特视觉效果方面的强大能力,也体现了导演们对新技术开放包容的态度。

    可灵AI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元 明年有望实现收入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AIGC应用全景报告》预测,2024年我国AIGC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到202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别。2030年,我国AIGC应用将成为万亿规模市场,未来五年(2024—2028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30%。

    市场规模极速增长背后,支撑着一个个更具象的商业化产品。

    “AI可以将电影行业的生产效率提升30%,把生产成本降低25%。这将有力缓解电影制作发行领域的亏损问题,让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表示。而据东吴证券研报估算,在全AI模式下,电影、长剧、动画片和短剧的制作成本,相较传统模式将下降超95%。

    以快手可灵AI首部推出的《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为例,相比传统的短剧制作成本,这部AIGC短剧的成本是前者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工作人员的参与人数是传统剧组的十分之一。

    《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导演陈坤更是深有感触。他坦言:“过去同样体量和质量的短剧,无论是实拍还是动画制作,制作周期最少也需要3—6个月,而在可灵AI助力下,这部片子仅制作只花费了2个月,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

    当下,面对AI赋能带来的提质增效趋势和巨大的产业价值,中国电影、华策影视、上海电影、爱奇艺、迪士尼、环球影业等国内外影视公司纷纷加码在AI领域的布局,这也为可灵AI寻求更多与B端的合作变现,提供了新可能。

    事实上,可灵AI早已建立起正向的商业循环,让AI成为长期主义。自今年7月宣布正式上线会员体系以来,可灵AI针对不同类别的会员,提供相应的专属功能服务;同时,月卡之外,还提供季卡、半年卡、年卡等多种套餐,为用户提供更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模型效果体验。

    在首届“2024AIGC视觉应用论坛”上,快手副总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表示,可灵AI已有超600万用户,累计生成超6500万个视频和超1.75亿张图片,计划于近期推出全新的1.6版本模型。

    据悉,目前可灵AI的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元,未来还将探索更多元的变现模式。

    迈入“人+AI共创”新时代 要做善用工具的人而非“工具人”

    以可灵AI等为代表的AIGC正为影视生产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当下,人工智能时代加速到来,随着“人+AI共创”高效生产新时代的开启,人人都应该成为善用工具的人,而不是成为“工具人”。人与AI共创将成为新的创作形式,拓宽创作边界,重构生产流程。

    自快手可灵AI发布起,不仅在国际大模型技术圈层展现了中国技术具备领先的可能,作为首个面向全球公众开放测试的国产视频生成大模型,更成为技术革新和产业创新的历史推动者和参与者。

    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内容的革新。一方面,可灵AI赋能广电文娱、影视行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对影视资源数字化后,产生宝贵的“数字资产”,进一步IP化;另一方面,赋能传统职业,并辅助其完成数字化转型,并激发产生更多数字化新职业。

    在陈坤看来,AI带给影视从业人员最大的改变,是把线性工作流程变成非线性的流程。“AI技术带给我们的绝不止降本增效,更深远的意义在于AI IP的出现,即借由AI技术的加持,加速好的IP创意落地,这个AI IP可能是电影、短剧、互动剧、游戏等等,未来AI IP一定会变成影视文化产业的标配。以前我们可能是十年磨一剑,未来借助AI技术有可能会变成一年磨N剑。”

    这意味着,在AI助力下,未来将掀起一场“全球共创IP”的新浪潮。创作效率大幅提升之下,当人人都能够轻松地生产专业内容,将会诞生全新的内容平台。未来这个新的平台不再仅仅是一个内容的展示柜,而会变成一个创意宇宙的孵化器。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影视作品使用AI和虚拟制作技术,影视行业将会逐步积累起可观的虚拟资产。这些虚拟资产将在VR、真人模拟游戏、虚拟主题乐园、教育培训等多场景中成为链接大众的新触手,进一步扩大影视作品的产业价值。

    “当下,电影行业正积极推进全产业链的信息化建设、云化和智能化升级。智能化升级是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在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达看来,伴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应用,必将引发掌握现代AIGC工具的新一代电影创作生产团队的诞生,高质量人机融合和高效人机协同将是未来电影智能化创作生产体系的核心特征。

    上一篇

    华润燃气:秦艳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总裁

    下一篇

    并购重组加速,国联证券拿下新“国九条”后并购重组过会首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