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每经记者 石雨昕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表述中,多个表述为历史首次。比如,会议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同时,近14年来,中央首次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7位专家,详细解答。
会议指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被认为是历史上首次提出。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文字采访时表示,关于2025年的宏观政策安排,今年会议的政策基调较去年底会议更为积极。具体来看,今年会议要求“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则要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这意味着2025年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较2024年进一步加大。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应是历史上首次在重大会议中提出,其主要内涵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突破传统框架束缚,如采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大量发行特别国债、赤字率大幅抬升等。
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会议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体现出政府将以更加有力的逆周期政策,来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和外部冲击的挑战,整体来看明年宏观调控政策将是超常规的,一系列有力度且有储备的宏观政策落地将值得期待。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文字采访时表示,2025年的“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可能体现在政策思路更加积极、工具更加丰富、操作力度更大、更有针对性、更具综合性等多个方面。具体来看,政策工具操作规模将持续加码,如实现赤字率4%的突破,大规模增加财政赤字;发行更大规模的特别国债;实施更大力度的降准,释放更多流动性;实施更大幅度的降息,推动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
会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较于往年,突出“更加”。
对此,董忠云表示,今年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明显转向积极,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显示积极财政的力度将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目前市场高度期待的是政府发债融资和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张,包括在民生、地产、消费等领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潘向东表示,这突出了财政更加积极作为的基调。预计明年赤字率、新增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均将明显提升,进而体现出“更加积极”。
连平预计,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推出更大力度的措施。比如,全年有望安排赤字率4%至4.5%,赤字规模5.5万亿元以上,以释放政策加码信号、稳定预期、增强信心;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有望超过11万亿元,着力补充地方财力,支持地方持续加大财政支出规模,加快各项措施落地进度、增强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规模有望超过3万亿元,涉及增值税、所得税、购置税、契税、出口退税等,将更加重视结构性减税降费,重点支持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先进制造业、小微企业、购房购车大宗消费、出口等领域。
王青预计明年目标财政赤字率会上调至4.0%左右,赤字将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预计会扩大到7万亿元左右,这包含了2.8万亿元化债额度;预计明年除了发行1万亿元左右特别国债补充大行资本外,超长期特别国债还会继续发行,估计发行规模会提高至1.5万亿至2万亿元,除继续支持“两重”投资外,对“两新”的支持力度会加大到6000亿元左右。这将对2025年扩投资、促消费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潘向东表示,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反映出2025年政策力度将强于今年。明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随着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预计央行降准、降息和结构性政策工具规模力度都将加大。
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本次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并将其放在了更加靠前的位置。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这是将扩内需放在了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高度来贯彻和落实。大力提振消费首先要解决收入问题,收入的增长对扩大消费来说非常重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大力提振消费,意味着中央高度重视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且决心通过系统性的支持措施,使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支持稳增长和稳就业。
“大力提振消费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张建平认为,既包括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力度,让居民敢于消费,也包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让居民有能力去消费。国家层面则要打造消费的新业态和新场景,通过优化消费的各种条件来使得消费者在衣食住行方面,特别是在服务消费方面可挖掘的潜力得到释放。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意味着扩内需不再是单一的举措,而是消费、投资,包括政府购买都要提振。政府支出方面,对于基建的投资力度要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也要进一步扩大。
张燕生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要解决消费能力和信心不足两大问题。
潘向东表示,相较去年,本次会议扩内需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次序做了调整,显示出明年经济工作将会向稳增长方面倾斜。
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要求我们要挖掘消费内需的潜力,特别是现在服务消费需求增长迅速,动能充沛,相关的服务业发展也要加速,服务贸易扩大开放要继续推进,从而支持消费潜力的释放。
“另外,国家支持以旧换新的政策要延续。”张建平认为,全方位扩大内需,要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无论是老基建还是新基建,包括重点产业的支持,以及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的改善,都需要增加新的投入。
会议指出,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会议重点提到稳住楼市和股市,这意味着将稳楼市和股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王青判断,2025年,以下调居民房贷利率、增加房企信贷投放、加快推进货币化安置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和专项债资金收购保障房为代表,供需两端的房地产支持政策还有进一步加码空间,其中的关键是把计入物价因素后仍然偏高的实际居民房贷利率降下来。
王青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居民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成为经济运行的短板,但新质生产力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政策等带动下,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4%,也远高于同期3.4%的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这意味着今年新质生产力较快发展在供需两端对宏观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张建平表示,稳住楼市和股市的背后,实际上是要稳住市场的信心和预期,从而有利于经济能够更好地进入增长轨道,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此次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把稳定股票市场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对于股市而言,政治局会议已基本为明年政策定下积极基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高位,且经济复苏趋势明确,预计在政策预期和经济趋势的双重推动下,股市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指出,会议罕见强调“稳住楼市股市”,突出显示当前政策更重视资产端表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政策的积极信号正持续释放,更多具体部署重点关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