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共宜宾市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宜宾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宜宾将以建圈强链、壮大规模为方向,完善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机制,全面形成产业生态,厚植科技创新动力,力争3—5年均达到千亿规模,建成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12月5日,“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四川宜宾召开。
一座基本没有制造业先手的西部城市,却打造出了动力电池和光伏产业两大产业集群,吸引宁德时代、英发德耀等龙头集群入驻。从新能源“小白”成长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宜宾究竟做对了什么?
在两大产业链集群的打造中,宜宾以市场为师,尊重企业。深谙产业规律后,宜宾敢于在产业周期的拐点引入资本密集型的两大产业,并在引入技术迭代企业中完成产业升级。
现代城市的竞争核心是产业比拼,宜宾在产业周期阶段低谷拿到下一个阶段高点的先手。
过去,“一白一黑”(白酒和煤炭)两大产业一直作为宜宾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迎来了全球清洁能源革命。新旧能源替代意味着产业深度转型刻不容缓。
这给宜宾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万里长江首城,在经济发展之外,宜宾还需要承担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责任支撑。
宜宾城市风貌 图片来源:兰锋摄
“从0到1”的绿色能源突围,再到动力电池与光伏两大产业的全链条构建,宜宾从“一黑一白”转向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产业“一蓝一绿”。
2017年,凯翼汽车落户宜宾三江新区,2019年宜宾引入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2022年宜宾引入英发德耀、四川高景等光伏巨头……宜宾在“新三样”产业实现了千亿级量值。
去年,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规上工业产值101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6.79%。
全市动力电池销量96.33GWh,占全省的91.5%、全国的15.6%,累计签约动力电池及配套项目120余个、总投资超2700亿元。
晶硅光伏产业规上企业11家,产值超260亿元。截至2023年底,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7个,2027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产品在出口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已超过30%。近两年,宜宾的进出口总额在四川省跃居至第二位。
从“一黑一白”到“一蓝一绿”的产业结构蜕变,宜宾仅用了五年时间。
中国的清洁能源“新三样”产业链有一个共同特点——“两头对外”。于动力电池而言,锂矿等资源依赖于大量进口,澳大利亚等国是主要资源出口国。于光伏而言,组件销往国际市场,包括欧美国家。
这也意味着,“一黑一白”到“一蓝一绿”产业结构进化的五年时间内,宜宾要进入国际市场的分工体系,它就必须要有足够硬扎的比较优势。然而新能源以及大型制造业基础的短缺一直是宜宾比较劣势。从分工讲,城市的产业“跨界”是高风险和低效率的事。
去年,宜宾市政府人员前往外地谈光伏企业的招商引资,对方就明确表示:“宜宾是没有任何光伏基础的城市,我们心里打鼓,你们到底能不能接住?”
宜宾城市风貌 图片来源:兰锋 摄
宜宾市的一名政府人员表示,区域条件是宜宾市重要的比较优势之一,宜宾有人力资本低、水运发达、水电便宜等原因。比如宜宾是国家发改委授予的可再生能源试点地区,区域内企业能够享受全水电交易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生产运行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市营商环境的准确理解。
站在市域竞争的角度,城市与城市竞争高低取决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耦合效率,后者的关键在营商环境。一个优秀的营商环境包括更高效的政府、更高的投资回报、更低的机会成本以及更优的供应链,能否节约企业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企业比政府更懂市场,我就是把你服务好,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上述宜宾政府人员的回答一针见血。
2022年绘下光伏蓝图,当年就建成光伏集群。从新能源“小白”到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宜宾基本上把时间成本节约到极致。2022年,宜宾罕见实现了三个“当”——光伏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四个“仅”——园区主动脉产业大道从开工到通车仅10个月;英发德耀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48天、和光同程仅用147天、四川高景仅用75天。
2022年为了引进光伏企业,宜宾政府专门成立光伏专班,去恶补光伏产业链的知识,挨个去说服各个环节的龙头企业。
产业引进中,宜宾当起了企业保姆——代办跑腿。某个光伏企业开出的入驻条件是需要供应链配套设备,宜宾市政府就远赴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引进坩埚供应商。
宜宾市经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忆道,和某光伏企业负责人谈判时,宜宾市把所有要素保障部门负责人请到现场,对方谈一个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要在纸上勾一个问题。从上午9点谈到下午4点半,“八个小时”准工作时间就把所有问题勾完,只待敲定动工时间。
全球“双碳”转型过程中,国内一些二线城市抓住了产业风口,完成了旧有产业结构到新兴产业的蜕变,例如常州、宜春等。
宜宾或许不是最早一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但宜宾一定是最了解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城市。引进宁德时代以来,宜宾始终保持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定力,把新能源产业历史的比较劣势,变成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
宜宾英发厂房屋顶光伏发电场景图,图片来源:网络
从产业结构讲,宜宾和常州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两座城市都有十分类似的产业链集群——拥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和动力电池产业链。以常州为例,比亚迪、理想汽车、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齐聚于此。光伏产业拥有天合光能、亿晶光电等龙头企业。
相比而言,常州的新能源产业链向主机厂延伸更多。当中些许区别在于,宜宾的发展模式被描述为从“独木到产业雨林”,意味着宜宾不仅仅关注单一产业的发展,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围绕新能源产业的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不同节点相互影响的网状结构。
真正要发展新能源产业,宜宾和常州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跨越新能源的大小周期。常州2013年就着手引进新能源产业,经历更多周期。宜宾两次引进新能源产业,两次遭遇周期从高到低的拐点困局——宁德时代在2019年处于电动车爆发前夕,光伏产业则在2023年迎来周期拐点。
从周期判断,2022年是光伏产业的周期高点,彼时通威股份市值最高突破300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宜宾要冒着周期阶段高点的风险切入光伏。
但宜宾相信龙头企业能跨越周期。宜宾负责光伏产业招商引资的负责人引用了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光伏产业是长长的坡,厚厚的雪。”
引入光伏产业初始,宜宾坚持了两大原则,一是编制光伏“产业链图谱”“产业招商地图”,瞄准全球的优秀企业,同时大力培育本土企业。
宜宾和光同程员工检验产品 图片来源:网络
二是抓住光伏电池技术由P型电池向N型电池跨越的周期,引入HJT电池、Topcon、BC电池、钙钛矿叠层等新一代技术的电池企业。在产业调整的冰点顺势完成技术的“弯道超车”。
宜宾和常州都做了一件关键的事,建设大学城和吸引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形式实现技术迭代。引进欧阳明高国内唯一院士工作站落户四川宜宾,鼓励企业如英发德耀与宜宾学院等本地院校联合培养光伏产业人才。
目前,宜宾光伏产业链已形成硅棒58GW、硅片50GW、电池片53GW、组件2GW,以及坩埚、钨丝、金刚线、银浆、包装等配套产业为一体的光伏产业生态圈。宜宾瞄准各个环节的龙头,同时引进互为配套。整体的上游产能与下游产能相互匹配,极大节约了运输成本等。
坐拥动力电池和光伏两大“王牌”,宜宾预判了“市场的预判”——绿电之城的落地。
这盘大棋先从智能微电网说起。就在今年,两位新能源的大佬都不约而同的提及智能微电网。一个是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另一个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无论是“微电网”还是“零碳电网”,均是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智能微电网系统,其中将光伏、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融为一体,形成城市的绿色电网。
宜宾城市风貌 图片来源:兰锋摄
要实现“光储充”,必须要集齐储能、光伏产业、新能源电池三大阵营。
宜宾的新型储能产业正在破局发展。与中车、中国能建、国家电投、大唐、华电等央企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已引进中车株洲所、中储科技、新艾电气、弘正储能等行业头部新型储能产业项目19个,预计全年实现新型储能实现产量4.4GWh,产值22亿元,预计2025年产值超100亿元。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宜宾被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称号。
此外,宜宾还创建了全国首个绿电园区,绿色微电网一期工程已经完成,10亿度的绿电足够吸引宁德时代、华为数字能源的配套企业。在高新区范围内拥有独立的小水电站和独立的电网,未来在这个园区将会实现独立的虚拟电厂,实现真正的光储充微电网。
宜宾正积极推进储能电芯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加快建设新型储能电站、零碳园区、虚拟电厂等示范项目,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在新型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逆变器等核心配套上下功夫,构建储能全产业链的生态圈。“光储充”一体微电网叠加下游应用的拓宽,“电动宜宾”的深层逻辑在于新能源产业的供应链护城河——绿电足迹的认证。
无论是光伏市场还是动力电池市场,“新三样”的需求是面向全球,市场被纳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当国际市场愈发强调供应链碳足迹等绿电认证,宜宾参与全球竞争的绿电禀赋也更加弥足珍贵。
11月30日,中共宜宾市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宜宾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
宜宾将以建圈强链、壮大规模为方向,完善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机制,全面形成产业生态,厚植科技创新动力,力争3—5年均达到千亿规模,建成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蓝图已绘、目标清晰。宜宾正以全新姿态,迎来属于它的黄金发展期。
文字 | 胥帅 柒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