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钦文解散了由粉丝自发创建多年的粉丝群,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并获得多数理解与点赞。体育饭圈化愈演愈烈,粉丝拉踩谩骂、跟踪偷拍等行为,给运动员带来极大负担。运动员的舞台在赛场而非饭圈,他们的职业荣耀不靠流量。郑钦文解散粉丝群,用行动表明拒绝饭圈的态度,也收获了更多理解和支持。
接连获得巴黎奥运会冠军、澳网亚军以及WTA年终总决赛亚军而圈粉无数的郑钦文,最近有了个大动作:解散粉丝群。该粉丝群由郑钦文粉丝自发创建多年,并关联郑钦文微博超话和个人主页。
消息迅速登上热搜,理解和点赞占了上风。正如粉丝们说的,“专注训练,在赛场上见”“江湖路远,聚散有时,我会持续关注女王的比赛”,专注训练,远离饭圈,如此选择,何尝不是“人间清醒”?
另一位游泳奥运冠军潘展乐也曾主动解散粉丝群。他们解散粉丝群的理由无需过多解释:不想被饭圈打扰。
出于对一个公众人物的喜爱,互联网时代,人们习惯通过包罗万象的网络,建立组群,与公众人物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这一出发点可以理解。但近年来一度愈演愈烈的体育饭圈化,却走向了一个极端——粉丝群人数越来越多,粉丝入侵运动员的私人空间也越来越深,连奥运健儿也被迫卷入了流量争端之中。
有人以“排他的爱”为名,拉踩、谩骂“爱豆”队友,破坏队内团结;有人以崇拜之名,跟踪、偷拍、不法渠道购买“爱豆”私人行程……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奥运夺冠后,她老家的村子成了网红打卡地,其爷爷家门口变成了“小吃一条街”;郑钦文也曾因有人索要签名被拦40分钟,她多次表示,向往“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此前,乒乓球奥运冠军樊振东就饭圈困扰多次发文,“任何人的饭圈化言行对我都是有害无益的”,所谓的“饭圈文化”,带给体育健儿的不是荣耀,而是负担。
如果拒绝不彻底,那等于没有拒绝。
粉丝群未必一定是饭圈,但饭圈行为往往离不开粉丝群的组织。发文呼吁粉丝理性的,远不止樊振东,但粉丝依然没有“放过”这些健儿。
潘展乐和郑钦文一言不发解散粉丝群,看似心狠,却是摆脱饭圈困扰有效的举措。
解散粉丝群,不是不珍视粉丝的热爱,而是用行动告诉他们:我的职业荣耀,不靠流量。运动员的舞台在赛场而非饭圈,他们的拼搏精神一定是体现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体现在一个个战绩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实力和求胜精神,现场粉丝喊破嗓子都不能帮助运动员赢得胜利。
解散粉丝群更是一种决绝:流量固然有价值,比如可能会带来商业利益。这份主动“放下”利益的决绝,背后有另一份决绝在撑腰:全身心投入体育的职业精神。
有趣的是,主动和粉丝“割席”,不仅没有被粉丝骂,还收获了更多理解和支持。这种导向让粉丝清醒:非理性的“捧杀”和企图缩短物理距离的线下追星,并非崇拜一个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们该如何“追星”?
关注运动员,应该是关注他(她)的比赛,关注这项运动。
如果我想更近一步?
欣赏运动健儿也好、歌手演员也罢,都不要忘记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与“爱豆”真正的接近,是心理位置的靠近,是处事方式的靠近。
郑钦文曾大方表示自己受到网坛明星李娜的激励;在被人调侃长得像科比时,她回应称,更多的可能是精神方面像,“科比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他的精神会激励每一位运动员。”
因为一个人,而树立一个目标、坚定一种追求、磨炼一种精神,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才是追星的最高境界。
【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撰文/刘志杰 编辑/梁庆 郭书琼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