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10月27日晚间,常山北明(SZ000158,前收盘价25.63元,市值409.82亿元)发布公告称,计划通过置换资产引入新能源及智慧城市业务,同时剥离纺织业务。此消息迅速引起市场热议,26.55万股民为之沸腾,公司股吧热度快速上升至第一位。然而,无论概念多么绚丽多彩,上市公司最终都要靠业绩说话。
常山北明的此次公告表明其意在聚焦核心软件主业,力求通过引入与其业务协同的新能源和智慧城市相关资产来提升竞争力。这一转型符合当前国家对绿色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导向。然而,在热闹的市场氛围中,我们不应忽视公司的实际业绩。根据最近发布的三季报,常山北明在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85亿元,尽管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盈利能力仍然堪忧。
股市的短期表现常常受到概念炒作的驱动,尤其是“华为概念股”的热捧让常山北明的股价自9月以来涨幅达261.5%(9月10日至10月27日),市值飙升近300亿元。虽然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但理性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公司通过置换资产引入了具有美好前景的新能源和智慧城市业务,但这些项目能否为公司业绩带来实质性的改善,仍需时间验证。
置入的资产虽具潜力,但实际盈利能力的实现依赖于市场需求、行业竞争以及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投资者在面对短期的市场热度时,更应该关注公司的长期业绩和发展战略。资产置换所带来的利好消息虽然令人兴奋,但不能掩盖公司当前的亏损现实。
此外,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仅17.57万户,但到9月30日已经飙升至26.55万户,飙涨约51%。股东数量在短期内大幅上升,通常意味着股权集中度的大幅降低以及散户投资者比例的快速抬升。对此,投资者应该引起重视。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理性投资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常山北明的转型与新业务引入,投资者应保持谨慎,评估其长期发展的可行性与潜在风险。虽然公司对置换资产的前景充满信心,但最终决定股价中长期走向的,仍然是公司的盈利水平。在资本市场,良好的业绩永远是最硬的资本。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