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段炼
许家印,又有新消息!他在香港尖沙咀的“发迹屋”将被拍卖。
据报道,该物业面积约34.8平方米,是许家印早年涉足房地产业务赚到第一桶金后购买。此前,他已有多处房产被接管、出售。
许家印“发迹屋”将被拍卖
多处房产已被接管、出售
据界面新闻9月17日援引港媒报道,中国恒大早前被颁令清盘,香港高等法院并裁定恒大创办人许家印,要向中信集团旗下和信恒聚偿还逾53亿元人民币债项,否则要依据绝对押记令,出售名下物业抵债。
和信恒聚其后上诉,要求许家印交吉其持有的尖沙咀空置物业,并在法庭指示下出售,案件16日于高院审理,法庭在许家印一方缺席聆讯下,批准执行押记令,物业经拍卖出售后,将用作偿还部分欠债。
据了解,涉案物业为九龙柯士甸道144号祥景楼6楼A室。资料显示,有关单位属两房一厅间隔,面积约375呎(约合34.8平方米),据报是许家印早年涉足房地产业务赚到第一桶金后,在1999年斥资175万港元购买。
此前,许家印、丁玉梅、夏海均等人名下多处房产已被接管、出售。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6月14日,夏海钧名下位于香港北角柏傲山的顶层复式豪宅已被售出,转让价格为8200万港元。夏海钧2019年从新世界集团购入该套房产,连同三个车位总价合计约1.6亿港元。本次转手需大幅亏损7800万港元离场,贬值近5成。
许家印、丁玉梅在香港的多处豪宅已经被债权机构或公司接管。据报道,许家印及其关联人士共持有三处豪宅,分别是布力径10号C屋、10号B屋及E屋。5月21日,香港市场消息称,许家印被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接管的布力径10号B屋以约4.7亿港元售出,与一年多前的市场估价相比,降价幅度达4.1亿港元,减值近一半。另外两处豪宅布力径10号C屋及E屋,已被欧力士亚洲资本有限公司接管,10号E屋也在公开招标出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464152530
恒大股票复牌遥遥无期
许家印、丁玉梅等被追讨股息、酬金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恒大的债务危机不断暴露。今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颁布中国恒大清盘令,这成为港股上市公司中最大的清盘案件,中国恒大在港股正式停牌。
9月13日,中国恒大(清盘中)公告,其针对本公司一间附属公司提出清盘呈请。9月12日,中国恒大(根据清盘人指示行事)向香港法院提呈针对公司的直接全资附属公司CEG Holdings的清盘呈请。于公告日期,CEG Holdings持有恒大物业49.65%股份。清盘人认为临时清盘人委任令可让清盘人保存本集团的资产以便进行变现,为集团的债权人及其他持份者谋取利益。公司股份将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恒大物业营业收入约为62.2亿元,同比增长1.2%;毛利率约为20.2%,净利润约为4.998亿元,净利率约为8.0%,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恒大物业总合约面积约7.94亿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55亿平方米;期内累计新签约第三方面积超21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超40%,合同总金额约人民币6亿元。截至6月30日,恒大物业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约人民币2160万元,净资产较年初增加约人民币4.377亿元。
今年8月9日,中国恒大清盘人发布的季度更新公告和最新进展显示,自从委任清盘人和停牌以来,清盘人专注调查中国恒大的业务和事务,并采取措施变现资产,寻求向债权人和投资者返还价值。
中国恒大表示,尽管清盘人已从公司资产获取少量价值的回收,但公司的流动资金及其他内部资源仍然有限。考虑到中国恒大债务水平以及业务及营运所面临的挑战,在缺乏重大新投资的情况下,清盘人目前尚没找到可促成该公司满足复牌指引并恢复股份买卖的重组方案。
8月5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中国恒大寻求向许家印、丁玉梅、夏海均等七名被告收回(其中包括)公司根据其声称为误报的截至2017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止各财政年度的财务报表支付的股息及酬金共约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亿元)。
清盘人(以公司名义)根据其在该诉讼中的申索取得多项禁制令,限制许家印、丁玉梅及夏海钧各自处置、出售或削减其全球资产的价值时不得超过相关规定限额。该等禁制令于2024年6月24日首次在香港针对许家印及夏海钧发出,并逐步发展至将丁玉梅加入其中。与该诉讼有关的令状以及香港禁制令此前受香港高等法院发出的保密令约束,该等保密令已于2024年8月2日解除。
中国恒大表示,诉讼的法律程序正在持续进行中,目前对成功申索的可能性及公司最终可能收回的金额存在不确定性。清盘人将根据上市规则的规定,适时刊发关于以上事宜的进一步公告。
5月3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发布公告,依法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1.75亿元,对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编辑|段炼 杜波
校对|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界面新闻、证券时报、每经网、澎湃新闻、公开资料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