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8月“买短卖长”净买入国债面值1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9-01 21:08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张益铭    

    8月30日,人民银行(下文亦称央行)官网“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栏目最新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相关要求,2024年8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他表示,此前央行表示,要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8月净买入1000亿元国债,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提供流动性支撑,而且通过“买短卖长”操作,增加相应期限国债交易活跃度,有助于调节长端利率水平。

    中邮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梁伟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告证实央行已经在8月份进行国债买卖操作,但范围限定为“部分”一级交易商,操作形式并非公开招标,大概率是小范围定向操作,故央行并未通过公开买卖直接释放利率信号,以免对利率形成强烈干预和扰动,也就更没有市场前期担忧的“利率控制”。

     8月央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 视觉中国图

    “买短卖长”操作模式向市场释放何种信号?

    梁伟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买短卖长”的操作模式,意味着央行对于利率曲线“向上倾斜”的诉求较强,也通过买卖同时操作的模式,减少了对流动性的扰动。

    8月全月净买入1000亿元,从流动性角度来看,梁伟超指出,即投放10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在不降准的背景下,客观上起到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的效果。但考虑到8月MLF操作缩量1000亿元左右,当月中长期流动性的补充依然偏少,银行负债端压力仍旧偏大。

    综合来看,梁伟超说,若后续国债买卖操作更多以上述模式进行,其影响将更多集中在间接调控收益率水平和形态,以及调节流动性上,而非直接影响债券价格。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这是央行7月宣布“借入卖出国债”后首次开展买卖国债操作。

    温彬认为,央行8月开展的国债买卖是货币政策工具箱的补充和货币政策框架的完善,也是在经济修复时期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属于常规货币政策范畴,并非在货币政策空间不足下的量化宽松。

    温彬说,若往后每月末央行均公布当月在公开市场买卖,或将产生一定的货币政策信号作用,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实现更好的预期管理。

    温彬进一步提出,8月央行净买入国债的操作,表明了央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预示着后续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状态。另外,也会给市场传递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管控信号,8月央行“买短卖长”,表明了央行对长端利率的风险管控态度,长端债市利率大幅向下突破可能性较低,短端产品或因其流动性较好以及非银机构的配置需求更受青睐。

    把国债买卖纳入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

    回顾国债买卖推进过程,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公开指出,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逐步提升,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逐渐成熟。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

    潘功胜强调,应当看到,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4年第二季)进一步明确指出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其中提到,人民银行认真研究并推动落实具体方案,根据债券市场情况灵活安排配套措施。

    今年以来,国债收益率持续较快下行,6月下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2.2%关口,创20年来新低,已明显偏离合理中枢水平,不断累积金融风险。

    7月1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必要时将择机在公开市场卖出,平衡债市供求,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多因素影响 8月制造业PMI为49.1%

    下一篇

    买卖私募牌照、出售高管资质 杭州亦鼎股权投资基金收警示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