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配额盈余企业惜售、市场交易不活跃、配额缺口企业履约压力大等问题,我们在深入开展调研、充分借鉴国内外碳市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配额结转措施。”裴晓菲表示,需要结转配额的只是配额存在盈余的企业,对于2024年度及之前年度盈余配额需要卖出一定比例,才能将剩余部分结转为2025年度配额继续使用。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8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记者注意到,近日,生态环境部审议通过《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
新方案有哪些变化?有行业人士认为,在新结转政策推动下,大量配额释放市场可能加大碳价波动,对此,生态环境部如何评价?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经测算,在当前结转措施下,将促使配额盈余企业逐步向市场释放与履约需求大致相当的配额量,以更好平衡市场供需。
裴晓菲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自2021年7月,发电行业启动上线交易,至今已经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工作。“目前,我部正在牵头开展第三个履约周期相关工作,按照‘稳中求进、服务大局、鼓励先进’的总体要求,编制了《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
谈及新方案的变化,裴晓菲介绍,首先,优化履约时间安排。由两年一履约变成一年一履约。全国碳市场的前两个履约周期均是两年一履约。此次方案将2023和2024两个年度的履约截止时间分别定为2024年底和2025年底,实现一年一履约,缓解扎堆交易问题,提升市场活跃度。
其次,调整统计核算口径。为从源头防范数据质量风险、提升配额分配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案在调整配额量计算基础参数、优化管控范围、简化和优化各类修正系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再次是可比口径下碳排放基准值略有加严。考虑到“十四五”全国碳排放强度目标完成进度等因素,2023、2024年度碳排放基准值同等可比口径下降1%左右。该方式既能保持一定减排压力,又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在此基础上,为有效解决配额盈余企业惜售、市场交易不活跃、配额缺口企业履约压力大等问题,我们在深入开展调研、充分借鉴国内外碳市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配额结转措施。”裴晓菲表示,实际上,需要结转配额的只是配额存在盈余的企业,对于2024年度及之前年度盈余配额需要卖出一定比例,才能将剩余部分结转为2025年度配额继续使用。
经测算,在当前结转措施下,将促使配额盈余企业逐步向市场释放与履约需求大致相当的配额量,以更好平衡市场供需。另外,结转截止时间定为2025年12月31日,为企业留足时间制定交易计划,避免短期内扎堆交易,导致碳价异常波动。
2022年3月,《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提出,到2024年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要达到80%,到2025年达到90%。目前实施进展如何?
针对现场媒体的提问,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表示,目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昔日的黑臭水体,治理后变成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善了人居环境,有力促进了城市高质量发展。
黄小赠介绍,一是巩固地级城市治理成效。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每年组织开展统筹强化监督,指导督促各省份实施省级环境保护行动,强化监测抽查,建立健全“返黑返臭”防范机制。截至6月底,地级及以上城市纳入国家管控清单的3082个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3033个,占98.4%,成效进一步巩固。
二是着力抓好县级城市和县城黑臭水体治理。认真落实《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将治理范围扩大到县级城市和县城,组织地方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动态监管清单,制定系统化整治方案。上半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70%,其中长江流域接近80%。
指导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7个东部省份,率先开展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出台政策文件,加强技术指导,要求到2025年,县城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加强指导帮扶。黄小赠指出,进一步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联合开展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地方整改落实。组织各流域局对整治成效开展抽查,推动解决长效机制不健全、日常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充分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加大对重点地区的技术帮扶力度,共商对策措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