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在市场交投情绪低迷,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双双周线五连阴之时,每经品牌100指数再度逆市反弹,本周涨幅0.82%,周线实现三连阳,成为资金投资“避风港”。
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渐行渐近,人民币汇率走稳,积极情绪或逐步累积,市场有望在震荡反复中迎来企稳。
本周初,沪指惯性冲高,随后震荡走弱,不过周五沪指缩量反弹收涨,沪指周K线仍收绿。从周K线来看,上证指数下跌0.87%;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2%,周K线录得五连阴;科创50指数下跌2.76%,北证50指数下跌4.05%。而每经品牌100指数则在银行和中概股的强势表现带动下,继续逆市反弹,本周上涨0.82%,以870.18点报收。
从市场环境来看,地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汽车报废更新政策带动报废汽车回收量迅猛增长。虽然当前经济呈现生产偏强、需求偏弱的态势,但随着经济稳增长政策的效能持续释放,将夯实经济修复基础,国内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不过就目前流动性而言,美国通胀读数已明显回落,物价和就业数据边际变化为美联储降息创造条件,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升温,但美联储具体降息时点还会依赖于未来数据变化。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有利于缓解新兴市场经济体外部压力。宏观层面,资本外流和货币汇率贬值压力趋于缓解;微观层面,偿债压力有所减轻。
从历史经验看,在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时,投资者情绪变化对金融资产定价产生影响,国际金融市场通常会出现一定程度波动。近期美元指数走弱,黄金现货和期货价格再创新高,美债收益率大幅走低,全球股市出现回调,投资者仍需对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的外溢影响以及潜在风险保持警惕。
因此,虽然近期的政策在提振内需方向上,提供了边际增量,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市场对于经济托底的信心。但场内流动性带来的价格调整短期引发市场均值回归,A股短期可能仍以震荡为主。
从本周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分股表现来看,华为海思概念股四川长虹成最大“黑马”,单周涨幅达到18.31%,单周市值增长也达到36亿元。上周表现强势的小米集团也延续反弹,本周涨幅达到8.66%,周市值增长达374亿元。另外,中国中车、美的集团周涨幅也超过6%。
市值表现方面,四大行继续迎来市值大幅增长。其中,工商银行单周市值增长近千亿元,达到937亿元;中国银行以及农业银行单周市值增长也均超过500亿元。此外,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市值增长也超过350亿元,同样实现市值大幅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中车是全球轨交装备龙头,由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公司打造“一核三极多点”的业务结构,以轨交装备为核心,风电装备、新能源客车、新材料为重要增长极以及若干业务增长点的业务结构。风电装备是最重要一极,公司已成功打造全系列风电产业集群。子公司时代电气致力于解决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器件自主化问题,布局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器件+部件+系统”全产业链。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铁路局提出未来将完善更新补贴政策,争取到2027年基本淘汰老旧内燃机车。政策鼓励下,铁路装备更新替换节奏有望加速,利好公司铁路装备长期收入增长。
而美的集团作为全球化科技集团,已建立ToC与ToB并重发展的业务矩阵,将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以及ToB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美的龙头地位牢固,效率优化+渠道变革落地,“四大战略主轴+五大业务架构”应对环境变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战略保障成长空间。
除了个股投资价值凸显外,银行和金融类相关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也值得关注。其中,多只与银行相关ETF近半个月累计涨幅超过5%,比如银行ETF华夏(515020)、银行ETF易方达(516310)、银河ETF天弘(515290)等。
投资逻辑来看,金融“挤水分”延续,资金空转治理成效持续释放,信贷投放减速提质,节奏趋于均衡,但融资需求维持偏弱格局。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防范资金沉淀空转的同时,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当前环境下,银行板块红利价值仍值得看好。
据了解,银行ETF华夏(515020)和银行ETF易方达(516310)追踪的是中证银行指数,中证银行指数为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银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该指数成分股分布于银行业,平均市值较大。
从中证银行指数权重股来看,其主要权重股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等均为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分股,具有覆盖投资意义。
银行ETF(159887)则追踪中证800银行指数,该指数是一个专门跟踪中证800指数中,银行业股票表现的行业指数。该指数从中证800指数的全部样本股中,按照行业分类标准选择银行业内的全部股票进行编制,以反映中证800指数银行业的市场表现。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