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旭强 每经编辑 段炼 杨欢
工业大市们,正在强势回春。
从全国来看,上半年工业经济强势复苏,二产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增长5.8%、6.0%,高于5.0%的经济增速,有力拉动经济增长。
城市格局亦受此影响。上半年,苏州、重庆、泉州经济增速均达到6%以上。作为北方工业大市,青岛也拿下了5.8%的经济增速,其中规上工业增速达9.8%,位居全省首位。
青岛,正是咬牙较劲的关键时刻。在经历了去年的低谷后,今年上半年青岛经济追平山东全省增速(5.8%),上升势头明显。增速跑赢身前的“标兵”宁波、天津,与天津的GDP差距已缩小至212亿。
作为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进程的城市,在专家看来,青岛工业“底子好、潜力大,但对新兴产业的创新支撑仍显不足”。
“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面对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必须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8月16日,青岛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市委书记曾赞荣如是强调。
这段时间,青岛先后发布《青岛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行动计划(2024—2028年)》,《青岛市深入实施“海创计划”加快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当中提出,到2028年要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等榜单上位次前移。已知,在这两张榜单上,青岛身前的不只有北上广深,也有苏州、南京、杭州、武汉等科创强市,想要位次前移并不容易。
重磅政策频出,能否为补上工业短板,成为青岛的晋位助推器?
工业提速
作为北方工业大市,青岛近年来一度因工业发展不力被赶超。
2016年青岛GDP突破万亿,比宁波早了两年。2019年,宁波凭借工业的出色表现——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就比青岛高出5.8个百分点,正式赶超青岛。此后2020年-2023年间,宁波工业增速始终高于青岛。
据当地媒体分析,青岛的问题在于“产业结构老化”,“传统产业比重太大,引领性创新产业太少、从业人员数量有限。”
一个例子是,诞生了海尔、海信等巨头的青岛,是中国家电制造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但多年过去,青岛知名的还是这些企业,其他企业仍然没有形成足够大的规模。
不难看出,青岛想要进位提升,必然要做大做强工业。从实践来看,今年2月,青岛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进行专题调度,四大班子“一把手”以及市领导分别出任重点产业链“链长”,成为工业发展的有力引擎。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已出台先进制造业政策措施50条,加上180条区市特色产业政策及17条财税金融政策,累计达247条。
技术改造历来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今年1至5月,青岛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2.4%)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拉长时间看,针对普惠性企业技改设备投资,2020年以来,青岛累计安排资金27.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青岛正式入选首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下一步将围绕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化工等优势主导行业进行试点。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开始蓄力。2024年以来,青岛承接来自日本、新加坡、比利时各家船东的船只建造,任务已排产至2028年,这也表明青岛拥有了在集装箱船、绿色船舶等产业高端领域竞争能力。
青岛一系列努力的效用,在经济数据上集中体现。今年上半年,青岛二产增加值为2633.41亿元,同比增长8.6%。这是在时隔三年后,青岛二产增速再度跑赢全市大盘。
对比同梯队城市宁波、天津,青岛也罕见地在二产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投增速多项数据上,实现领先。尤其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项上,青岛(9.8%)分别比宁波、天津高出4.4、1.8个百分点。
加码科创
“青岛上半年的逆转,与近些年重视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无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在科技创新,目前看来,青岛工业发展的底子好、潜力大,但对新兴产业的创新支撑仍显不足。
放到全国城市的坐标系中自我审视,对比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数量,2023年青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超9300家、近8000家,与深圳、杭州、武汉、成都等副省会城市仍有明显差距。此外,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研发投入等数据上,青岛同样处于追赶上述城市的路上。
直面差距,青岛决意补齐科创短板。今年2月,青岛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围绕“开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局面”,推动高企突破9000家、科小企业突破10000家。
8月1日,山东科技大会召开,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大任务,“一把手”要亲自抓。不久后,青岛出台“科技强市行动计划”重磅文件。其中开篇明义,把“加快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放在首要位置,“分门别类”地为不同产业找突破口。
具体举措上,明确在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上投入真金白银,比如对新获批建设(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牵头组建单位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支持高校院所、企业提供中试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奖补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在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方面,行动计划还提出,要依托崂山区至青岛蓝谷沿线等科创资源集聚优势区域,建设“青岛科创大走廊”。对此,曾刚提醒,在推进科技创新规划落地过程中,无论是资源引进,还是科创走廊的建设,都要警惕政府过度干预,注重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曾刚认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民营企业,而民营经济恰恰是青岛的短板。要推动科技创新,青岛应进一步强化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合作机制建设。
曾刚进一步表示,青岛应学习深圳、合肥等科技创新成果优异的城市,多多采用“揭榜挂帅”等手段,让主体的创新过程更自主、更灵活。
做强长板
如果说“科技强市行动计划”从顶层布局了未来青岛科技创新发展的路线图,那“海创计划”则明确了青岛将主打海洋这张科技创新的“蓝色王牌”。
实际上,海洋科研优势一直是青岛科技创新的最大亮点之一。正如“海创计划”中提出的,青岛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定位是“国际级”:
青岛不仅要成为国家海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还要努力成为全球海洋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初步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实际上,从2021年开始,“海创计划”就以强链、补链塑造着青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此次新发布的行动计划,可谓是海创的2.0版本。
从全国来看,2023年,青岛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181.3亿元,同比增长6.5%,分别占全国、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5.2%和30.5%,规模稳居全国第三。但前有上海(9901.6亿元)和天津(5550.5亿元),青岛要提高海洋科创产业的显示度,仍需推动产业能级再提升。
为做强长板,“海创计划”提到,要强化海洋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聚焦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物联网等重点领域,部署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集聚一批海洋领域顶尖人才、高端产业人才及青年人才,争取到2026年吸引200名以上海洋高端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科创大走廊”特意点到的崂山区和青岛蓝谷,并非“无心插柳”。
今年以来,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多次到崂山区和青岛蓝谷调研,其中大多便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调研期间,曾赞荣曾强调要加快打造海洋优势产业集群。
这无疑点出了科创走廊未来的一大产业方向--海洋经济。在曾刚看来,若“青岛科创大走廊”落地,将为青岛参与海洋科创竞争增添更多筹码。
曾刚表示,青岛基于自身传统制造业基础,在发展海洋装备产业上优势明显。但与我国首批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上海、深圳相比,青岛当地的海洋科研机构尚未与企业需求建立深度链接,导致市场订单无法充分显现。
对此,曾刚建议,青岛可以创造条件引入头部民营企业,发挥其在产业集群建设中的引领和关键组织作用,以及产业链制造能力的集成整合。
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竞争中,更加重视、更多投入已成为各城市的普遍选择。激流之上,不进、慢进都是退。如何快进,除发挥自身核心优势外,地方还需正视短板,想办法补齐。
记者|刘旭强
编辑|段炼 杨欢 盖源源
校对|汤亚文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