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财富中文网揭晓了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在本期榜单中,四川共有9家企业上榜。相较去年榜单,成都新增一家入围企业——成都银行。
首次跻身中国500强榜单,成都银行不仅以第359位的排名彰显出其强劲的上升实力,更以27%的净利润率在净利润率最高的40家公司子榜中排名第17位,在上榜的银行机构中,仅次于招商银行。
作为一家来自西部地区的城商行,成都银行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又是如何在坚持本土深耕的同时实现战略转型和突破,稳步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与时代共进 经营指标连续高增
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显示,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在2023年的总营业收入为14.6万亿美元,净利润为7064亿美元。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约为37.4亿美元,较去年门槛提升约9%。
在本次上榜的500家企业里,共有28家银行机构。其中,成都银行以61.17亿美元年营收排名第359位,成为榜单“新秀”。
此外,在财富中文网发布的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净利润率最高的40家公司(子榜)中,有14家银行机构上榜。其中,成都银行凭借27%的净利润率,位列该子榜第17位,并居上榜银行机构的第2位,仅次于净利润率为29%的招商银行。
未曾想,2018年初,成都银行作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全国第8家A股上市城商行步入资本市场时,还只是一家全年营收不到10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不到40亿元人民币的西部城商行。如今,这家银行不但成长为中国500强企业,而且股价连续两年稳定在A股上市银行第四位,五年股价涨幅达到74%,成为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宠儿”。
短短六年多的时间,成都银行是如何在拔节生长中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从财务报表中,或能一窥其成长轨迹。
先看2018年至2022年这五年。上市后,成都银行锚定行业标杆,将“上市提能、区域发展、综合经营”作为高质量稳健发展的内驱引擎,用三年战略规划重塑生产关系、提升服务质效、奠定发展根基,各项经营指标连续攀高。其中,总资产、存款、贷款分别累计增长了112%、109%、227%;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累计增长110%、157%。
截至2022年末,该行总资产增至9176.50亿元,较2018年初刚上市时翻了一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2.1亿元、实现净利润100.4亿元,双双突破百亿级大关。
这样的成长速度,究竟有多快?2021年,成都银行主要经营指标跻身全国城商行前十强,综合实力位居西部城商行首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中,成都银行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家进入前10强的城商行。
在此基础上,2022年,成都银行开启新一轮战略规划,全面打响“规模迈入万亿级、管理进入一梯队”三年冲锋战,并于2023年6月末以10282.51亿元的总资产一举迈入全国“万亿级”城商行队列,并成为西部地区资产规模率先突破万亿的城商行。
随着各项业务稳健发展,2023年,成都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7.0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6.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2%、16.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78%,连续四年位列上市银行最佳。同时,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分别站上7800亿元、6200亿元新台阶,连续三年实现千亿级增长,贷款增速连续三年排名上市公司第一,年末总资产达到10912.43亿元。
进入2024年,成都银行发展势头依旧,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38亿元、归母净利润28.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7%、12.83%。截至今年3月末,总资产已接近1.18万亿元、较年初再增8.01%,存款总额接近8346亿元,贷款总额超过6900亿元。
同时,成都银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不良生成率连续三年低于0.2%,不良贷款率连续八年下降,于2023年末降至0.68%,资产质量达到历史最优水平,安全性、流动性与效益性迈进上市银行第一梯队,成为集稳健与成长性于一体的优秀银行。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再降0.02个百分点,低至0.66%,刷新历史最优。
近年来,凭借优异的经营业绩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成都银行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先后获评“成都市重点产业上市龙头企业”“四川企业100强”“最佳城市商业银行”等称号。
在业内看来,成都银行此次首次跻身《财富》中国500强,是对该行近年来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的充分认可,不但反映出成都银行良好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也反映出成都市及四川省蓬勃的经济发展活力为当地银行业带来的良好发展环境。
与市场共拓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面对银行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成都市唯一一家整体上市、唯一一家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市属国企,成都银行近年来一直遵循“简单、有效、差异化”的经营哲学,在关键业务领域建立起具有明显标识度及行业影响力的竞争优势,成功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成都银行在川渝陕“一体两翼”区域布局中将分支机构向四川省内其他地市及重庆市、西安市延伸,充分发挥具有较短的决策链条、良好的客户基础以及覆盖广泛的经营网络的优势,在深耕区域中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经营过程中,成都银行充分放大“特、活、优、快”经营特色,以专业化金融解决方案不断增强对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区域内政府治理体系建设与社会民生事业建设的金融支持,坚持“科技+业务”双向融合,不断强化数智赋能,夯实政务金融业务“首站银行”和优质实体客群“首选银行”实力和优势。截至2023年末,全行存款、贷款增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双第一;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在成都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占比分别为12.26%和7.92%,排名成都地区前列。
为了打造未来业务发展战略制高点,成都银行在2019年提出“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转型方向,设立科技支行、文创支行、绿色金融支行、新经济支行等特色金融专营支行,推广“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服务模式,推进产业链“核心企业+重点配套企业”一体化金融服务,以聚焦实体业务打造出“第二增长曲线”。
截至2023年末,成都银行的公司存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达到4106.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6%;公司贷款总额(不含贴现)突破5000亿元,达到5007.8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56%,小微金融业务在当地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及竞争优势。
零售业务方面,成都银行坚持“市民银行”定位,不断优化线下网点布局,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差异化配套产品和服务,同时,依托数字化大零售系统,提升精细化、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2023年,该行立足行业研究、财富管理、消费贷款、异地分行、金融市场“五大提能方向”,储蓄存款、个人贷款业务均实现较快发展。
截至2023年末,成都银行客户数量达到千万级,储蓄存款规模达到3541.52亿元,同比增长29.37%,单年新增总量接近上市前全量规模,创历史新高;个人贷款规模达到1233.31亿元,同比增长15.27%;异地分行全年存贷款新增较上年同期均接近翻番,储蓄存款单点新增产能首次超越本埠地区;存续理财产品净资产规模730.45亿元,同比增长10.21%,全年实现理财中间业务收入4.05亿元,“芙蓉锦程”系列理财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与城市共振 高品质打造成渝金融名片
做优主业的同时,成都银行也一直秉承“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既锚定特质向下深耕,也坚持向上生长接续塑能,积极投身成都市都市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等重大战略建设,在长期主义中致力于与城市共美好,以更优质金融服务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成都银行继续发挥作为区域头部城商行的示范效应,针对成渝地区及省市重点项目创新推出专属金融方案和特色金融产品,在棚改建设、城市有机更新等一系列战略方向上均实现成都地区首单首投,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吸引和撬动更多同业资源投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以来累计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企业信贷投放支持超过9000亿元。
为了满足成都市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2023年,成都银行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绿色低碳、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发力,一般性贷款增量连续三年位居成都市金融机构第一,全年信贷投放量突破3300亿元,两年实现翻番,创下历史新高。
随着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银类、场景化、供应链三类小微企业特色产品体系的逐步构建和完善,2023年,成都银行对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率超过80%,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超1700户,年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4.33%、户数较年初增长36.99%,普惠贷款增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43%,为科技企业及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劲的金融支撑。
同时,成都银行坚持深入研究文创行业发展趋势,持续通过“文创通”等相关信贷产品助力成都市文创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截至2023年末,通过“文创通”服务395家文创类企业,累计支持金额超38亿元。
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过程中,成都银行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优化绿色金融治理架构与业务布局,深入探索特色绿色金融业务模式,不断助力擦亮城市绿色“底色”。截至2023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超过405亿元,同比增长53.96%,绿色信贷市场占有率位居四川省法人银行机构第一。
“此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即是对我行近年来战略转型发展成果的肯定,也激励着我们进一步发挥西部领先城商行的标杆作用。”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行将继续锚定“百年银行、一流银行”战略愿景,全面打响“万亿新征程、管理一梯队”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奋力打造辉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的西部金融新名片,为大力支持四川经济建设发展、助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文/金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