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报告:我国千亿县达59个,10个县(市)GDP超2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7-31 22:30

    至2023年,千亿县总数达到59个,10个县(市)GDP超2000亿元。千亿县以全国1.2%的陆地总面积、4.5%的常住人口,贡献了全国7.6%的GDP、1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0%左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星    

    7月31日,2024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在致辞中提到,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区域经济布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连接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1865个县、市、旗,贡献了全国37%以上的GDP、39%以上的第二产业增加值、46%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带动和保障作用。

    论坛上,《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对外发布,2024赛迪百强县榜单也一并出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榜单来看,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突出,百强县分别占25席、15席和12席。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独占6席,并包揽前4位。黑龙江省、吉林省、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庆市、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11省(市、区)县域均无缘百强县。

    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论坛上表示,县域经济、县域工业是国民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层面。

    在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中,首先,要保持县域经济中工业占比基本稳定。他提到一组数据:据估算在2010年,县域经济中工业占43.6%,高于全国的40.1%。2020年,县域经济中的工业占比降到34.6%,降了9个百分点。“虽然高于全国的30.8%,但是十年间下降仍然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遵循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规划,服从服务于经济大局。县域工业要深度嵌入当地城市群、都市圈的产业体系中,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相配套。

    再次,将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成区域经济支柱。具体而言,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市场状况、历史传承等进行差异化发展。同时注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还要培育优质企业体系,提升县域企业基础能力。

    县域企业情况各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求真务实,不要盲目攀比。

    李毅中强调:“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尤其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首先要保持政策稳定连续,提升公信力、改善执行力、增强安全感。

    其次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央企国企要做出榜样。央企国企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和骨干,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集中,从而做强做优做大。

    同时,要更好发挥国资国企的支撑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带动力。央企国企要影响带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机会。央企国企要继续发挥优势,向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有序开放供应链和产业链。

    第三,要支持民营企业为保障民生、稳定社会担负重任。当今,民营经济在涉及民生的制造业中已经占了很大比重,在县域工业中消费品制造业更为突出,今后还要注重发展消费品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民生的必需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他还提到,要支持扶植实体店生存发展、关注改善个体工商户的生存环境。

    论坛现场 每经记者 张蕊 摄
     

    全国产生7个超强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研究》共分六章,重点关注千亿县、工业大县和百强县发展特点和模式,展示县域发展图景,并有针对性的选取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案例总结经验模式,同时针对县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等重点课题提出五大发展方略建议。

    研究显示,千亿县数量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持续壮大。至2023年,千亿县总数达到59个,10个县(市)GDP超2000亿元。千亿县以全国1.2%的陆地总面积、4.5%的常住人口,贡献了全国7.6%的GDP、1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0%左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截至2023年,全国产生了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晋江市、慈溪市、长沙县、义乌市等7个超强县。超强县经济总量、人口基数、城市建设、财政收入、产业结构等发展态势较好,城镇常住人口超百万,是县域经济典型代表。超强县发展基础好、潜力巨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城市”,其发展形态与大城市接近。

    北京赛迪方略县域经济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德彪介绍,研究发现,千亿县形成了六大典型发展模式。一是以昆山市、江阴市、慈溪市、义乌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二是以晋江市、南安市等为代表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三是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为代表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四是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五是以神木市、准格尔旗为代表的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驱动主导模式;六是以仁怀市为代表的核心企业驱动主导模式。

    研究发现,百强县成为重要增长点。百强县与“粤苏浙鲁”等经济强省在总体规模、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比肩,二产增加值超过“粤苏浙鲁”等经济强省。2023年,百强县人均GDP达到13.9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为47867.4元,分别高出全国水平55.9%、22.1%,充分体现了百强县“富民”与“强县”并重。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香港外汇基金上半年投资收益超千亿港元,“炒股”收益占一半

    下一篇

    华菱精工:累计回购约254万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