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家族企业的内部纷争历来是商业世界中的一道复杂景观,而佳隆股份(SZ002495,股价1.42元,市值13.29亿元)近期上演的一幕豪门恩怨,不仅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更引发了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深刻反思。75岁的董事长林平涛提议罢免其47岁儿子林长浩的董事职务,同时提名另一儿子林长春补缺,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家族企业面临的治理挑战和潜在的决策分歧。
家族企业的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亲情与利益交织,使得这类企业在面对治理挑战时显得尤为脆弱。佳隆股份的案例揭示了这一现象,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佳隆股份的管理层几乎被林氏家族垄断,实际控制人包括林平涛、许巧婵以及他们的三个儿子。这种高度集中的家族控制不仅容易导致权力斗争,还可能引发管理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等问题。
尤其是在企业业绩波动的背景下,家族内部对经营策略的不同看法可能迅速升级为公开冲突。在佳隆股份董事会表决中,对于林平涛的提议,其妻子同时也是林长浩、林长春母亲的许巧婵投了弃权票。尽管具体细节尚不明朗,但市场推测,佳隆股份连续两年的亏损可能加剧了林平涛与林长浩之间的矛盾,业绩表现不佳成为了触发家族内部争议的导火索。
此次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家族企业建立透明化和专业化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家族企业若要长久发展,必须超越传统的家族纽带,引入外部独立董事,制定合理的接班计划和冲突解决机制,以确保决策过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佳隆股份的未来,或许在于如何在家族情感与企业理性之间寻找到新的平衡点,通过强化内部沟通,完善治理流程,从而化解家族矛盾,重塑市场信心。
每一次危机都蕴含着变革的机遇,对于佳隆股份而言,此次高层的动荡或许正是推动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这一事件,佳隆股份有机会重新审视其治理模式,采取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引入更多专业管理人才,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家族企业的长远繁荣,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治理和对外部环境的敏锐洞察。佳隆股份的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即便是最为亲密的关系,也需要建立在以信任与尊重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上,以应对不断涌现的商业挑战,确保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