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蜀地回声| 一群人,传承古蜀文明

    四川新闻网 2024-06-15 14:25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德阳6月14日讯(记者 何佳欣 许雨珂 摄影报道)“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时指出:“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这一席话,饱含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激励着每一位文物保护工作者。

    图片1_副本.jpg

    不负期望,仅仅一年时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三星堆文物修复团队已成功完成了六个祭祀坑内近四千件文物的修复工作。在如此紧凑的时间里,既要进行严谨的考古发掘,又要细致入微地进行保护清理,最终在三星堆博物馆公开展示这些历史瑰宝。展陈的文物背后,有一支甘坐“冷板凳”的文物修复团队,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带大家领略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和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

    图片2_副本.jpg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余健

    多元聚才

    修复团队“大升级”

    步入三星堆博物馆,一片绿意环绕之中,上千平方米的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静静地伫立其间。馆内,身着洁白工作服的修复师们各司其职,有的手持精密工具,细心雕琢着历史的痕迹;有的凝视着电脑屏幕,思考数据背后的秘密;还有的围坐在会议桌旁,热烈讨论着下一个文物修复的完美方案。

    回忆起2004年刚刚到三星堆博物馆,余健十分感慨,“博物馆最初只设有一个40平方米的文物修复间,整个团队仅由两位修复师组成,并且所使用的工具相当原始,基本限于基础的手动钳和锤子。”

    “可以看到,近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健表示,三星堆博物馆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仅共建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进一步提升各类软硬件设施,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技分析等关键领域还吸纳了近30名专业人才,团队不仅规模扩大,结构也更加优化,年轻人与老专家并肩作战,专业学科覆盖广泛,研究生与博士生的比重显著提升。

    “得益于广汉制定出台的《三星堆人才招引计划》以及专场校园招聘等多种方式,吸引了大量专业人才加速聚集。尤其是过去这一年,三星堆博物馆的岗位竞争异常激烈,平均每开放一个岗位,就有约20名应聘者积极参与,其中不乏来自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985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不仅积极参与笔试面试,更表现出强烈的意愿,渴望在三星堆投身于研究与发展中去。”余健说道。

    技艺传承

    铺设育才成长路

    图片3_副本.jpg

    正在修复青铜器的工作人员

    如何让新进的专业人才,更快适应工作需求,成为文物修复团队的“中坚力量”。为此,三星堆博物馆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成长措施。

    在三星堆文物修复团队里,以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为代表的资深专家,不仅是古老知识与技艺的承载者,更是薪火相传的领路人。

    “总书记对人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始终激励着我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支优秀的文物修复队伍。”回忆起自己代表三星堆文物修复工作者向总书记作汇报时的场景,郭汉中仍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

    郭汉中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40年,在他看来,技艺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同等重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经验与技巧传授给年轻同事们。2021年,郭汉中领衔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配齐精密文保修复仪器,借助先进科技手段深入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师徒传承制接力青铜文物修复技艺。

    此外,三星堆博物馆还创建了“走读中国体验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实训基地,深化与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等10家科研高校馆院合作,开展全方位提能培训。

    在多平台培育下,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队伍迅速成长,形成了跨单位、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梯队。

    “89后”年轻修复师杨平,正是其中之一。他表示,文物修复考验的是毅力与耐心,而善于运用新技术和方法也相当重要。“比如现在有探伤和CT,能在我们做检测分析的时候,更好地分析出它的浇铸的手段。如在器物本体上的一些裂隙,我们通过肉眼不能够观测到,但可以通过仪器的分析,这就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

    图片4_副本.jpg

    杨平(左)与郭汉中(右)

    周到服务

    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氛围

    图片5_副本.jpg

    游客驻足参观

    如今,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队伍里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他们一边从前辈那里传承老技艺,一边不断学习运用新的科学技术赋能文物修复,一步步成为文物修复工作的“中流砥柱”。

    把人才引进来仅仅是开始,关键在于如何留住人才,让他们在三星堆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

    广汉市深谙此道,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且暖心的举措,旨在为前来三星堆的精英人才打造一个温馨的家,这包括为全职引进的人才提供购房补贴与安家津贴;协调人才子女就近入学、配偶随调就业,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此外,广汉市还积极鼓励三星堆技能人才申报各类人才发展项目,并为在国家及省级比赛中获奖的优秀人才提供额外奖励,以此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成就感。通过不断优化岗位结构,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确保他们能够在三星堆的舞台上大展拳脚,充满激情地工作,拥有无限的成长可能。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地,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励与动力。”杨平在言谈间流露出对行业变迁的深刻感慨:“曾几何时,考古被视作一门冷门学问,而今,它已悄然升温,收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尊重,我想这是属于我们每一位考古人的春天。”

    图片6_副本.jpg

    三星堆博物馆吸引无数游客参观

    出品人:雷和斌

    总策划:陈淋 戴璐岭

    本期记者: 何佳欣 许雨珂

    摄影、剪辑:许雨珂

    美编:何如冰

    来源:四川新闻网

     

    上一篇

    历时4年建设 西南地区最大动车所建成投用

    下一篇

    联播观察丨宜宾港 你的这个“孪生兄弟”我瞒不住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