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这届年轻人在夜校“重启人生”

    天府新视界 2024-06-15 14:31

    图片

    离开“班上”,开始“上班”,其实是告别单纯,走进多元。白天上班, 晚上学艺, 这届自认为“班味”十足的年轻人,选择走进夜校“重启人生”。
    从舞蹈声乐、非遗手作、运动健身,到手机摄影、红酒品鉴……五花八门的艺术课程、超高性价比的学费、专业水准的教师,不仅让夜校这个原本自带年代感的概念频频火爆出圈,同时助推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图片

    夜校不算新事物,只是不同时代,赋予了其不同“使命”。1917年10月,毛泽东以湖南第一师范学友会名义,创办工人夜校,用白话文起草招生广告,专门为夜校工人上历史常识课。20世纪50年代的夜校,是面向商业职工、学徒的夜学堂,60年代的夜校是教人识字算术的夜学堂,到七八十年代的理发裁剪、专业教育,再到世纪之交的微机电脑、多门外语……夜校,让历届年轻人知识换代、工作升级,至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罗曼·罗兰曾说:“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今天的夜校,不再与升学考试、职业培训绑定,是只属于年轻人自己的兴趣班。8小时之外,生活更精彩:半小时前与甲方谈判的疲惫,能在祛除“班味儿”的夜校中消散;凭着纯粹的兴趣爱好报名,能在“成年人的少年宫”投入学习;社交场景上新,能用兴趣打开“社恐”局面,依托共同爱好,分分钟“破冰”结交新朋友。相比于吃饭、逛街、看电影的休闲三件套,“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场景,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与志同道合的人面对面深入交流不再是奢望。

    图片

    广安市广安区青年夜校油画班在广安画院行课 摄影/C视觉 吴迪
    为何选择夜校?“不是私教读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价比。”性价比“点燃”夜校流量。对比动辄几百元一节的私教课,成都市文化馆180元12节的夜校课程折合到每节课不过15元,远低于当下消费水平,“真香”的夜校课程价,让人慨叹仿佛穿梭时空。既有为兴趣买单的声乐、器乐、舞蹈,也有为生活添色的咖啡拉花、品茶插花,还有纯粹释放压力的燃脂搏击……课程花样翻新,低成本尝试新鲜,低廉价格获得一种小技能,老式夜校的“刚需”属性已经改换。

    费用低廉,是否会降低课程质量水准?恰恰相反,很多夜校能请到专业水准的老师授课。成都高新青年夜校的“高新青年汇·青春Yeah校”,首期面塑课,授课老师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熊家全;达州职工夜校演讲与口才班教师杨柳,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高级朗诵师、国际对外汉语教学高级教师;走进成都春熙路街道“青年之家”,钢笔淡彩课的主讲人王艳,是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青少年宫美术专职教师。

    图片

    夜校“热”,折射出年轻人对艺术审美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同时也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努力求新求变。

    青年夜校在四川究竟有多火爆?

    某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四川“夜校”的搜索指数同比增长42%,咨询指数同比增长438%。成都市文化馆去年冬季特色课程上线时,夜间课程的400个名额眨眼间就没了;今年3月,文化馆推出的102个班名额再次被“秒杀”。大数据调查显示,在文化天府APP中,抢课开始后第一秒内,平台的点击迸发量可达到26万次/秒。于是市民们纷纷给文化馆的招生帖子留言,“已阅,快删,求你让我抢课成功!”“抢票之难,难于上青天。”

    图片

    社交媒体上“夜校”成热门搜索词 想上课又抢不到怎么办?年轻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放大招!一些网友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抢课攻略:实时关注两大报名平台、提前登记好个人信息、定好闹钟、多设备同时抢课。若实在抢不到名额,那就只好考虑二手平台上高价回收。当然,这只是下下策。
    为使年轻人不再为信息差买单,今年4月27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发布了全省88家“青年夜校”电子地图,打开地图,“抬腿就到”。进入“青年夜校”电子地图,点击地图上任意一个市(州)图标,就可以看到当地“青年夜校”的详细信息,“青年夜校”数量、地址、上课时间、课程类型、联系方式等一目了然。地图上的夜校欢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年轻人来上课,感受广袤的人生。
    图片 四川“青年夜校”地图 图据“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
    针对“一课难求”的呼吁,成都市文化馆开启“宠粉”模式:4月推出62门公益性优惠课程,5月又新增23门新课程。同时依托“文化天府”云平台开设了线上直播、在线慕课3400多节,在线数字文化学习资源超过45000分钟,数字文化资源的总量数据达36TB,让没有抢到课的市民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确保“应学尽学”。
    民间夜校不再观望,也积极投身这股热潮:走进社区,扩大地域覆盖面,让广大市民能够“就近入学”;灵活设置课程,火爆程度丝毫不输文化馆,往往提前半个小时就坐满了学员。


    图片
    通过夜校学习,提升文化艺术修养者有之,提升就业能力、职业水平者也大有人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生动场景孕育着无限能量。遂宁市安居区首个工地青年夜校,邀请企业一线骨干、行业专家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开启青年产业工人的成长成才新赛道;自贡市大安区“燊海青谷”青年夜校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充分考虑青年们的学习需求和期望以及工学矛盾,设置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成视职培夜校的全媒体运营师教学课程,既有电视台资深行业专家现场手把手教学,还有实战实操、产训融合。一个新媒体小白通过12天课程的学习,其参与文稿设计、拍摄、配音、剪辑的视频在短视频APP上发布,就收获了43.5万的播放量。 
    年轻人对高质量社区文化服务的旺盛需求,也改变着传统社区服务的运营模式。在成都,白天的东郊记忆,繁华且潮流,音乐不断,演出不停,社区街道迎来送往每一个达人。但到了晚上,东郊记忆会切换成夜校模式,不是一间普通的教室,没有规矩的课桌,东郊记忆青年夜校在复古的厂房里抽枝发芽、重新焕发崭新的面貌,上一代的年轻人在这里奋发图强,这一代的年轻人在这里赶潮赴会。年轻人在哪里,夜校就在哪里,在这样一片多元、肥沃的土壤里,播下热爱的种子。 
    图片 东郊记忆青年夜校 图据“东郊记忆”微信公众号
    学习,改变更多元。曾经步入窘境的传统商超,灯光幽暗,人气低迷,空旷的大楼诉说着落寞和无助。以成都市武侯区青少年宫为例,联合老马路社区和社会企业,在潮音公园综合体建立了武侯区青少年宫机投校区,利用社区闲置空间,形成面向老年、青年、少年三代人服务的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在以青少年校外素质拓展课程为主的基础上,联合成都市老年大学和民营企业,实现青少年宫、老年大学、青年夜校“三位一体”。
    学习,引发新商机。目前,该校区已为6000余人次提供校外教育实践活动。一家三代同时学习的场面屡见不鲜:爷爷奶奶白天读老年大学,晚上,年轻父母送孩子进少年宫后,转身就进入属于自己的青年夜校。随之而来的改变令人欣喜:于内,原本只在晚上忙碌的少年宫工作开启“996”模式,工作人员却因收入的上涨干劲十足;于外,带动了附近的消费行业,为就业创造了更多可能。
    推开每一间课堂的门,就像打开了一个礼物,哪怕工作日,也是周末。在这个紧张忙碌、步履匆匆的时代,夜校提供的其实是一个非功利性、能够满足精神寄托的港湾。事实证明,年轻人不是没时间,也并没有患上社交失语症。他们鲜活而可爱的模样,一直在身边。破解“本领恐慌”、消弭“能力危机”,从关注自身成长、保持终身学习开始。
    你,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本。
    图片

    撰文/吴德玉 车家竹 马晓玉 编辑/梁庆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

     

    上一篇

    泸州首个AI机器人教练“上岗” 这样学车更轻松!

    下一篇

    世卫组织:暴力事件频发 约旦河西岸卫生危机升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