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5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3%,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6% 专家:国内“猪周期”上行阶段再度悄然开启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2 15:32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5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数据显示,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0%,其中,畜肉类价格下降2.2%,猪肉价格上涨4.6%。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猪周期”悄然到来,推动食品CPI同比跌幅较快收敛;5月翘尾因素拖累程度较4月减少0.2个百分点,成为推动CPI保持温和增长的主要因素。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每经编辑 马子卿    

    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具体来看,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上涨0.8%;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7.4%;鲜果价格下降6.7%;畜肉类价格下降2.2%,猪肉价格上涨4.6%。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0%,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4月食品价格下降2.7%)。其中,5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6%,涨幅较上月扩大3.2个百分点(4月猪肉价格上涨1.4%)。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减少以及需求改善,国内“猪周期”上行阶段再度悄然开启

    5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6%,推动食品CPI同比跌幅较快收敛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上涨0.8%;全国CPI环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马泓表示,季节性因素和与地产消费相关的耐用品需求放缓导致环比走弱。“猪周期”悄然到来,推动食品CPI同比跌幅较快收敛;5月翘尾因素拖累程度较4月减少0.2个百分点,成为推动CPI保持温和增长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5月国内零售消费延续年初以来温和复苏态势,非地产领域需求释放较为良好。

    数据显示,同比来看,5月食品价格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淡水鱼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4.6%、3.3%和2.3%,涨幅均有扩大;鸡蛋、鲜果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下降8.5%、6.7%和5.1%,降幅均有收窄;牛肉、羊肉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下降12.9%、7.5%和2.9%,降幅继续扩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猪肉价格在连续15个月的持续产能去化影响下转为上涨,同时市场在下半年猪肉价格上涨预期下形成“惜售”情绪,导致猪肉价格表现为“淡季不淡”。

    温彬表示,整体看,天气与周期性供给因素导致5月食品强于季节性,对CPI形成了明显支撑。其中猪肉源于前期连续产能去化的中长期周期因素,鲜菜、鲜果和蛋类价格则源于异常天气(南方暴雨与夏季早热等因素)。另一方面,天气影响较弱的水产、奶类、牛肉、羊肉、烟酒等表现弱于季节性,反映居民对可选食品的需求仍偏弱。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CPI环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持平,非食品价格下降0.2%。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表示,非食品价格由上月环比上涨0.3%转为环比下降0.2%,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小长假后出行热度季节性减退,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下降9.4%、7.9%和2.7%。

    部分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结束了前6个月连续下降趋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董莉娟解读时表示,5月份,受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及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马泓表示,PPI环比时隔半年后首度回正,叠加低基数以及大宗商品等输入型涨价因素,带动PPI同比跌幅快速收窄。PPI和CPI间的价格“剪刀差”较快收敛,表明国内商品服务供求关系改善程度有所加快,通胀产出缺口加速反弹,非房地产领域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PPI看,同比降幅收窄,环比上涨0.2%。生产资料环比回升,生活资料继续回落。在生产资料中,原材料连续上涨;在细分行业中,上游行业中,煤炭采选环比回升;中游行业中,有色冶炼、油煤加工环比上行;从产业链条来看,黑色冶炼、有色冶炼、发电企业的利润压力有所加大。

    数据显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2%,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9%,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1%。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董莉娟解读时表示,受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9%。煤炭主产地供应偏紧,“迎峰度夏”补库需求陆续释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0.5%。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地见效,钢材市场预期向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国际油价下行带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1%。建材价格继续下降,玻璃制造、水泥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0.8%。

    马泓预计,6月CPI同比扩大涨幅,PPI跌幅进一步收窄,国内通胀环境有望持续改善。房地产下行系物价总体处于偏低水平、内需不足的主要拖累因素,并可能持续至年末。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455171132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黄仁勋“飘了”、胡歌赴台、《庆余年2》风靡……国台办都回应了

    下一篇

    东方电热:目前为止,公司尚未建设其他预镀镍材料生产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