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清华大学连发两则讣告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0 07:44

    每经编辑 程鹏    

    6月8日和9日, 清华大学化学系、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发布讣告:

    CFF20LXzkOyemuiaIAAC8txJt0vM0Cq6OkwibvrtU0Tl7O4JW6TDibOCXfIxgabRMYBFgX5xGfOwaF9Yza6kaSY7g.png

    CFF20LXzkOyemuiaIAAC8txJt0vM0Cq6Om8C2k1FRbRJo4xI3tJbj43rjMFJfRmDwCXa40QpkVuLXibaHarE8CvA.jpg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核化学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永(貝睿)逝世

    6月9日,据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朱永(貝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8日7时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HhoEMZZMsiaRCWX8siaxV7Jj41oW7fzWRWROtRlRPh4sP5RjyHuKU4S0jyTibODecibw2rRJMOAThibNicSbO2xr9gMg.png先生1929年1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安徽泾县人,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51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化学系助教、讲师,工程物理系讲师、教研室主任,工程化学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试验化工厂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理事,核化工分会副理事长、荣誉理事长,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副理事长、荣誉理事长。

    HhoEMZZMsiaRCWX8siaxV7Jj41oW7fzWRWROtRlRPh4sP5RjyHuKU4S0jyTibODecibw2rRJMOAThibNicSbO2xr9gMg.png先生是清华大学核化学化工学科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我国核化学化工领域开创者、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核燃料后处理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他作为主要领导者之一开发成功的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PUREX流程)为我国关键核材料的制造做出重大贡献。领导开发的从后处理高放废液中去除长寿命锕系元素和裂变产物的三烷基氧膦(TRPO)萃取流程等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核燃料后处理行业,推进了先进核燃料循环技术进步,并为我国重大战略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端专门人才。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科技成果奖励,以及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据券商中国报道,核电作为一种高效环保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的热衷研究,然而,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却在数十年时间里放弃核电站建设。对此,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有一位退休老专家曾说过,“美国核能长时间处于没有发展状态的根本原因有三点,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所谓核燃料循环,指的是核燃料的获得、使用、处理、回收利用的全过程,即指从铀矿开采到核废物最终处置的一系列工业生产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后处理,没有后处理就没有循环。

    核燃料循环,号称是核能系统的“大动脉”,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的核电发展起步较晚,核燃料循环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想要建立完善的核燃料循环体系,亟须解决核燃料获取、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及乏燃料(在反应堆中“燃料”过的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卡脖子”问题。

    HhoEMZZMsiaRCWX8siaxV7Jj41oW7fzWRWROtRlRPh4sP5RjyHuKU4S0jyTibODecibw2rRJMOAThibNicSbO2xr9gMg.png在核燃料后处理化学及工艺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60年代,他成功研究了磷酸三丁酯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化学工艺,并顺利将其应用于生产,满足了国防的需要。这项技术被国家采纳,用于建造核燃料后处理厂,技术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并节省了大量资金。

    HhoEMZZMsiaRCWX8siaxV7Jj41oW7fzWRWROtRlRPh4sP5RjyHuKU4S0jyTibODecibw2rRJMOAThibNicSbO2xr9gMg.png的这项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核燃料的利用率,而且对核能的和平利用和国防安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0年代,HhoEMZZMsiaRCWX8siaxV7Jj41oW7fzWRWROtRlRPh4sP5RjyHuKU4S0jyTibODecibw2rRJMOAThibNicSbO2xr9gMg.png研究发展了利用TRPO萃取流程从核燃料后处理高放射性废液中回收超铀元素的方法,这一成果有望大幅度降低核裂变能产生的长寿命高毒性放射性废物量。

    另外,HhoEMZZMsiaRCWX8siaxV7Jj41oW7fzWRWROtRlRPh4sP5RjyHuKU4S0jyTibODecibw2rRJMOAThibNicSbO2xr9gMg.png在高温气冷堆钍铀燃料后处理工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他领导的团队成功开发了高温气冷堆钍铀燃料后处理工艺,这项技术对于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和降低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HhoEMZZMsiaRCWX8siaxV7Jj41oW7fzWRWROtRlRPh4sP5RjyHuKU4S0jyTibODecibw2rRJMOAThibNicSbO2xr9gMg.png教授的这项工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的“三烷基氧膦的萃取性能及从高放废液中萃取分离锕系元素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著有《氧化膦对三价锕系元素的萃取》(英文)、《锕系元素和锕系后元素》,发表论文近40篇。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宋心琦逝世

    曾任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主编

    清华大学化学系6月8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化学系退休教授宋心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7日17时32分在北京辞世,享年95岁。

    宋心琦1928年8月出生于江苏常熟,原籍江西奉新,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曾任第25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北京化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化学系复系后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宋心琦是著名的化学教育家,全心全意地投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长期从事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与教育研究,教学不拘一格,非常重视科研对教学的反馈作用。他是改革开放以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教师之一,也是清华大学化学系复系后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大批化学化工领域的学界栋梁和兴业英才。

    宋心琦是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在激光诱导荧光、化学发光体系及机理、多道光纤传感技术、酞菁光敏氧化反应、光致变色体系、有机电致发光体系、纳米TiO2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宋心琦致力于我国化学科学传播、普及和基础教育工作。他1987年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的编审,并主编《走近化学丛书》,曾长期担任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参加国家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并担任北京出版社《初中化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教材的主编。

    讣告称,宋心琦为发展我国化学教育和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他的辞世是我国化学教育界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编辑|程鹏 易启江

    校对|赵庆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化学系、券商中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财经早参|多地“老破小”二手房突然火了!中信集团徐佐被查;凯特王妃道歉;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

    下一篇

    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欧洲议会选举结束,欧洲人民党保持领先!影响有多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