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四川版“一千零一夜”,刷起来!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2024-05-29 10:14

    图片
    好故事,无国界。近日,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评选结果公示,在全国98件获奖作品中,四川赛区有12件视频作品上榜。
    这些获奖作品讲述了很多故事主角,有若尔盖大草原上的野牦牛,从法国巴黎回乡创业的“海归农民,大山里面的研究生……同时,这些故事又只有一个主角,就是四川。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四川的不同侧面。

    图片

    《与国家公园同行》海报


    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标识,文化需要故事来传承。四川是一本内涵丰富的“故事书”,巴蜀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大熊猫、川菜、戏曲文化等都已经在海外成为中国亮丽的名片和标志性文化IP。


    当下,四川的精彩故事正在继续演绎,以视频为纽带,四川好故事带着画面和声音,跨越山海,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四川形象。


    图片


    多年前,四川姑娘王成城在法国巴黎求学,结束学业后在法国开餐厅当老板,闲暇之余周游欧洲列国。如今,她挽着裤腿,双手泥土,在成都城郊的农田里种菜。她也曾经对“当农民”产生自我怀疑,却在不知不觉的坚守中看到了事业曙光。


    从巴黎海归变为新型农民,体现的是“乡村振兴大有可为”的时代机遇。这是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一等奖作品。


    2023年,浙江、重庆、山东、湖南、四川等省市启动了9城同场竞技,四川赛区一举拿下了12个作品奖。《与国家公园同行》获得了特等奖,《靠山吃山》《我和四川中医的故事》《从戛纳到彭镇,“海归农民的这七年》……作品的“足迹”遍及全川,从繁华的成都市中心《方正之间 汉字之美》,到阿坝州上的广袤草原;从高楼大厦到森林深处《蜀道翠云 两千年见树如面》……这些好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将地域人格化、故事化、视频化,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四川。
    短视频的优势是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展现大时代。可以看到,四川逐渐擅长用视频讲故事,获奖作品的主题越来越多元化。目前,四川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分赛,多部作品荣获全国奖。第一届时,四川仅有3件作品入围全国赛,都是在成都本地取材的故事。之后,四川多地开始“发力”,将视野不断放宽,主题扩展到乡村振兴、自然人文、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同时视频故事更注重细节,更有温度,更有网感。
    图片
    讲好中国故事,四川篇章的内容很丰富。翻一翻“家底”,四川有千年历史文化的“老”故事,更延续出数不尽的新时代的“新”故事。
    如果将视线往后移,历史能给予故事时间的厚度。李白曾用《蜀道难》描述他眼中的四川,“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杜甫心中的四川更加繁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李商隐或许更加浪漫,“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诗人们眼中的“滤镜”展现了四川千百年来不同的侧颜。
    历史不仅能述说故事,也能创造新的故事。从1999年开始,美国人贾和普几乎每年都会到四川行走蜀道。今年已经是她第24次蜀道之旅。从美国费城到四川古蜀道,这位如今已81岁高龄的美国老人不远万里与蜀道结缘的故事,是历史经过时间的积淀,依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持续向世界讲述古蜀文化的新故事。
    将视线往上移,四川能给予故事一切可能性。这里镜头“高差”可超7000米,复杂的生态系统给足了故事多样性和新鲜感。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大量新物种在四川被发现。
    最出名的可能算是这一桩“新发现”。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首次在四川宝兴县邓池沟发现了大熊猫,并将其介绍给全世界。从此,全球掀起了延续至今的“大熊猫热”。
    故事不断延续。2014年,四川退休老人罗维孝萌生了一个大想法,他从雅安出发,一路骑行三万公里到阿尔芒·戴维的故乡——法国比利牛斯省艾斯佩莱特市。他把大熊猫文化传播给世界,并向戴维致敬。
    近年来,四川展示故事的角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好故事可以藏在川西高原之上,也分布在天府平原之中。故事主角也呈现出新时代的新特征。
    例如,本次大赛的特等奖作品《与国家公园同行》,主人公“野牦牛”是一名“网红”。在广袤的川西高原上,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蓝天白云之下,骑着马儿在草原奔跑,洒脱随意,无拘无束。他的流利英语口语让不少人以为他是美国西部牛仔。实际上他从未离开过四川。从“野牦牛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千面四川”的一个新切面。
    图片
    故事提供了脚本,但如何呈现给大众,并让人们记住这个故事,则需要创新和创意。
    AI时代的到来,让视频有了更多想象空间。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Sora等技术革新浪潮席卷全球,视频制作与科技创新也在不断进行融合。
    用视频讲述好故事,四川也加入了科技狠活。虚拟现实、超高清技术、无人机拍摄、虚拟演播厅、AIGC生成技术……这些科技正在成为四川创作好故事的发展趋势。
    四川是文物大省,目前不可移动文物数量达65231处。文物背后有故事、文化、历史。让文物“说话”,正在成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共识,也是让文物“活跃”在年轻群体中的重要方式。
    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数字化技术手段正在让文物“活起来”。从科技感十足的“考古方舱”到AI辅助文物修复完成模拟拼接,文物正在以一种崭新形式讲述巴蜀文化。新技术成为吸引流量的一大手段。今年“五一”假期,三星堆累计接待游客126652人,平均每天2万人,成为热门打卡地。

    图片

    三星堆博物馆“对话三星堆——互动体验厅” 图据三星堆博物馆官博


    创新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创意本身。


    藏在丛山峻岭之中的大凉山如何讲述自己的好故事?挖掘非遗文化或许是一个突破口。凉山州目前已认定20项国家级、138项省级和34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凉山州的盐源盆地,随着老龙头墓葬群、皈家堡遗址考古发现,其独特的青铜文化浮出水面。但是,巍巍柏林山,浩浩雅砻江。青铜文化如何走出凉山的大山大江?这是一个新命题。


    2022年9月,《传奇盐源》这部视频作品采用现代说唱形式,讲述了继三星堆、金沙之后,盐源成为四川又一“青铜王国”的考古新发现。青铜与说唱的碰撞,这是创新的探索。


    说到四川,川剧绝对是上好的元素。用川腔蜀韵演绎历史故事,借助XR(扩展现实)技术建构三维场景,联合打造了一部古今对话、沉浸感十足的视频作品,《蜀道翠云 两千年见树如面》应运而生。


    图片
    用视频讲好中国故事,其实不仅需要直达人心的故事素材,精良的拍摄制作方式,还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放大传播效果。三者缺一不可。
    四川擅长用视频讲故事。2019年,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两只青铜结界兽造型和设计,参考的是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和三星堆青铜像造型。配音、音乐、特效等多个环节也有成都本土制作公司的参与。这部“成都造”影片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也将于2024年上映。
    早在10多年前,四川相继出台各类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激励奖励政策,激发创作者的热情。如《我的父亲焦裕禄》《珠峰队长》《一百零八》《红星照耀中国》……“四川造”不仅在川内拿奖,还在全国甚至国际舞台频频收获好评。
    “四川造”好故事需要好平台。2023年9月,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当年10月,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举行,国内外顶尖影视人、科幻作家、杂志主编和科幻产业代表,还有众多院士、专家、学者齐聚成都。
    从参与者到东道主,四川身份的转变,有助于四川好故事借力平台放大音量。
    如今,从电影到短视频时代,视频创作的门槛更低了,吸引更多创作者加入。
    那么,如何抓住好故事的创作诀窍?四川的好故事要在国际舞台上真正出圈,除了深度挖掘自身既有“家底”,充分运用新技术,更要将关注点回归到人与故事本身。
    《长津湖》作者王筠说过,作为一个创作者如果一直在卖弄技巧,那读者一眼就看出来了,就是所谓的套路、桥段。好的作品是看不出套路的,好的作品是缓缓流淌的,但有力量蕴含其中。
    也许,我们能从一群出走的野象的故事中找到一些启发。2021年,正在云南迁徙的野象群不光在国内出名了,还成了国际明星,火出了圈儿,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彭博社、英国《卫报》、日本TBS电视台、朝日电视台……10多家外国主流媒体纷纷对云南野象群展开追踪报道,中国政府对野象群的保护和引导也收获外媒和网友一大波点赞。
    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一个好故事能轻易地触动和联通人们的心灵。可以看出,讲故事不一定要采取自上而下的视角进行宏大叙事,可以以中外共通的元素调节众口,绕过争议与矛盾点,寻求共鸣与理解;一个小切口,用温和的声音讲故事同样可以强劲有力,无需锋芒毕露地争论。小而精、丰满生动、客观平衡的故事,更打动人心。
    图片
    撰文/刘秋凤 编辑/王迎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

     

     

    上一篇

    创业50ETF(159682)盘中涨1.21%,新能源、光伏、半导体权重股全线爆发,阳光电源、亿纬锂能、中瑞股份等悉数上涨

    下一篇

    大基金三期扬帆起航,科创板有望迎来新一轮催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