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沙县推动绿茶规模化种植,通过“茶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4500多户农民规模化发展绿茶产业,并积极打造白沙绿茶生态茶园及精品加工与观光旅游一体化建设项目。
◎据介绍,2023年,白沙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13万亩,年产值1.3亿元。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早上5点钟起来,干到上午10点半就收工。好的时候一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林大姐一边摘着茶青,一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
对于海南而言,茶不仅是绿色产业,更是富民产业。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五指山考察调研,作出了“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的殷切嘱托。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媒体采访团赴海南省白沙县和五指山市,参加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采访活动。
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采茶、炒茶、制茶成为当地许多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农场企业与当地茶农形成了成熟的合作模式,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带动当地村民一起创业致富。
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位于白沙县城东南侧原白沙农场场部,在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在种茶,推动茶产业发展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法宝”。
“农场有200多人,一户家庭承包5~10亩。”海南白沙陨石坑茶叶公司厂长李大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里,按照每户家庭平均承包5亩茶园来算,年收入最高可达七八万元。
白沙茶农展示当地种植的绿茶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据李大强介绍,农场成立于1958年,当时以种橡胶为主。后来有归国华侨返乡尝试种植绿茶,效果很好。不仅气候、土壤适中,而且这里有一个年代达70万年的陨石坑,土壤里的微量元素让茶叶的营养价值更高。
“当地村民和农场承包茶园,企业回收茶农采摘的茶青,并帮他们缴纳五险一金。”李大强向记者表示,这里1年可以采摘10个月,春茶按16元一公斤回收,夏茶5元钱一公斤。相比于自种自销,当地茶农的收入会更有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当地政府了解到,近年来,白沙县推动白沙农场和细水乡、元门乡和牙叉镇等乡镇的绿茶规模化种植,通过“茶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4500多户农民规模化发展绿茶产业,积极打造白沙绿茶生态茶园及精品加工与观光旅游一体化建设项目。2023年,白沙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13万亩,年产值1.3亿元。
“我在茶园里承包了20亩,我和老伴只能顾得上5亩半,其他都出租给别人了。”林大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好的时候,一个月会有4000多元的收入,比在外打工强。
林大姐还告诉记者,自己再干1~2年就准备退休了,到时候计划把承包的20亩茶园转给儿媳妇经营,帮他们增加收入。
在五指山,毛纳村村民王柏和热情地邀请记者和工作人员品尝自己种植的大叶茶,琥珀色的茶汤、蜜味的茶香让大家对深藏在大山里的热带雨林大叶茶有了新的认识。
“过去,村民守着山林两手空空。现在,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靠茶山过上了好日子。”王柏和向记者这样表示。
独特的日照时长和云雾天数为海南大叶茶的种植生长提供了相对独立的进化环境。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在对五指山大叶茶基因测序时,意外发现五指山茶基因组数据明显区别于常见的大叶种茶和小叶种茶,是世界茶树全新品种。
五指山种植的热带雨林大叶茶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海南鹦哥岭景红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任人周玉景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承包茶农过去种植的茶树,进行更加科学和标准化的管理,然后再把茶农返聘回来参与采摘和修剪工作,并联合相关机构对茶农进行培训,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叶茶成品的质量。
“种茶是这里老百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主导产业。”周玉景告诉记者,目前,整个五指山市有大大小小近50家茶企和合作社。由于大叶茶独特的基因序列和品质,业内都很看好大叶茶的市场前景。
“目前,公司也已经拿到欧盟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欧盟商标。”周玉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下一步,公司想把大叶茶推向国际市场,打开更多的销售渠道,给乡村和茶农带来更多创收。
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修复是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将“绿水青山”更好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长黄业伟向采访团记者介绍,五指山当地空气中每立方厘米有14860个负氧离子,平均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地表水在Ⅱ类水以上,大叶茶种植生长环境良好。
“我们在不砍伐一棵树的情况下,尝试研究将茶叶种植在槟榔树下,目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槟榔树下种茶叶,能够使茶叶品质更具特色。”黄业伟说。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怀水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