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生》赚钱了,短剧集反哺电视剧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22 18:07

    每经记者 毕媛媛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暑期档开启前,短剧率先为剧集市场注入了活力。最近热播的《新生》和《我的阿勒泰》,尽管只有短短的10集和8集,却有着长尾效应,收官后依旧引发观众多个维度的讨论。

    5月21日,优酷《新生》专家研讨会在国家方志馆举行,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平台高层齐聚一堂,就短剧集的发展、国产剧的创新,以及《新生》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探讨。

    图片来源:《新生》官方微博 

    优酷《新生》剧集制片人郭璘透露,《新生》在优酷的热度达到了9568,收割全网热搜1583个,优酷接下去还将与伴山文化推出《新生2》。

    优酷副总裁谢颖指出,《新生》不仅在国内取得了高热度,更成功“出海”,在奈飞上超越了韩剧《眼泪女王》,“大家知道很多精品短剧叫好不叫座,但是《新生》的会员收入跟广告收入很客观,平台实现了商业模型的良性运转”。

    短剧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从行业趋势的角度分析了短剧集的发展。他认为,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短剧集以其紧凑的节奏、精练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10集、15集左右的作品开始增加,但是越短对精度的要求更高”。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国产剧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会导致大量的复制跟风创作,一复制就变成潮流,一旦成为潮流,风险就会加剧。

    尹鸿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他呼吁制作方和平台方要勇于创新,探索更加多元化的题材和表达方式,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漫长的季节》《我的阿勒泰》都在反哺电视剧,以前我们是向美剧看齐或者致敬的,但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审美和文化沉浸在剧集里面。”尹鸿说。 

    影评人李星文认为,精品化的短剧集是国产剧的进化方向。传统的长剧集不讲究视听语言,观众看得累,创作者容易疲劳。而电影时长太短,容不下太复杂的故事,观众有时候会觉得不过瘾。与它们相比,短剧集更加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视听语言的表达,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以)优酷的白夜剧场、爱奇艺的迷雾剧场、腾讯的X剧场为代表的平台剧场化运营给精品悬疑剧提供了舞台,也为国产剧集应对短视频时代观众审美的变化找到了解药。”李星文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发现,2020年爱奇艺推出“迷雾剧场”,至今已有《沉默的真相》《平原上的摩西》《三大队》等多部现实又烧脑的悬疑类作品;2023年,腾讯视频建立了“X剧场”,首部作品《漫长的季节》大获成功,豆瓣评分高达9.4;优酷在今年4月将悬疑剧场升级为白夜剧场,并推出了《微暗之火》《新生》。

    封面图片来源:《新生》官方微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诺华:全资子公司取得《药品注册证书》

    下一篇

    印度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降至自3月1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日内跌2个基点至7.0128%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