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段炼 肖芮冬
5月21日,上交所公告称,2024年5月20日,南京化纤(600889.SH,股价6.81元,市值24.95亿元)股票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上交所已关注到关于该股当日股价走势的相关网络信息,并立即启动交易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及时依规采取相应措施。上交所提醒广大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合规审慎交易。
5月20日下午2:35,南京化纤股价上演“天地板”,公司股价短短一分钟内从涨停到跌停。对于这样惊心动魄的走势,股民们直呼:“拿直尺对着都画不出这么直的线”,“维权群已经建好”,“天地大面”,“又是退市前最后一拉”......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13:47有人曾在同花顺平台发帖精准预测“南京化纤下午2:34会有惊喜”。这一预测与当天南京化纤下午实际的跳水时间只差了一分钟。事后,不少投资者纷纷留言,怀疑这背后可能存在操纵股价的嫌疑。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段时间类似这样的“天地板”在盘中频发,相关个股包括*ST围海、四创电子、奥维通信、春光科技等。
据21财经,5月21日,A股再次出现神预言,这次是中通客车。12点46分,有股民称,“我是庄一点二十拉涨停。”午间开盘后,中通客车震荡抬升,13点14分出现一波大幅拉升,短暂回调后,13点20分又再次拉升,13点21分涨停封板。令人吃惊的是,中通客车的涨停时间与上述股民的预测近乎一致。对此,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通客车,相关人员表示,公司不会有内幕交易等违规情况。
股价27秒从涨停变跌停
有人提前40分钟精准预测
最近,低空经济概念持续走强,其上游重要材料碳纤维方向也成为最近几个交易日游资追逐的热点。其中,南京化纤就因为碳纤维概念加持在此前6个交易日内连续走出涨停。
5月20日早间,南京化纤以一字涨停开盘。14点35分左右,波澜不惊的盘面上突然冒出了近5万手卖盘。从成交明细来看,仅仅在不到半分钟时间内,这些从天而降的大量卖盘,就把南京化纤的股价从涨停砸至跌停,并一直维持到收盘。截至当日收盘,该股跌停板上的封单达到了近19万手。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当天13:47,有人曾在同花顺平台发帖预测“南京化纤下午2:34会有惊喜”。而这一预测与上述南京化纤下午实际的跳水时间仅仅相差一分钟。
这一颇为“神奇”的预测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关注,截至当日21点左右,上述发帖在平台的留言数达到了600多条。其中有不少留言认为,从上述预测的精准性来看,不排除当日南京化纤的“天地板”走势背后存在操纵股价的嫌疑。
该平台显示,上述发帖者的IP属地为山东,近期也曾多次在平台上发帖对一些个股的走势进行预测。
事实上,当日发生在南京化纤上的“天地板”在近期并不是个例。据每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段时间盘中出现过类似这样的“天地板”的个股还包括*ST围海、四创电子、奥维通信、哈三联等。
今年4月22日,春光科技同样在盘面上演瞬时间“上天入地”的惊魂一刻。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23日,上述发帖者同样在同花顺上发帖提及了此事。
另外,今年4月15日开盘后不久,他还曾发帖称“中兴商业的杀猪盘来了”。当日开盘后不久,中兴商业股价直线跳水,全天以跌停报收,第二天继续收出跌停。
不过,此人之前发布的预测也并非完全如此精准。例如今年4月28日晚间,他曾在上述平台发帖预测高新发展次日会有涨停板,但实际上第二天高新发展下跌了近3%。
龙虎榜席位净卖出超3000万元
公司回应:股价波动是市场行为
近期,低空经济是市场上的一大热门概念,不少券商研究所也对此概念进行了关注和推荐,不过南京化纤并没有进入主流机构的视野。据Choice数据统计,上一次有券商对南京化纤做出评级,还要追溯到2017年5月份。
从最近几天的龙虎榜数据来看,参与南京化纤炒作的几乎都是游资席位。
南京化纤5月20日龙虎榜5月20日盘后龙虎榜显示,当天卖出最多的席位是联储证券浙江分公司,卖出金额2085万元,该席位当天也买入了824.9万元;其次是东北证券绍兴金柯桥大道营业部,卖出金额1679.2万元,当天也买入912.7万元。当天买卖前五席位合计净卖出3022.8万元。
此外,从近期南京化纤的龙虎榜来看,联储证券浙江分公司席位的动向颇为值得关注。5月13日、5月14日、5月15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联储证券浙江分公司都锁定“买一”席位,且均为上千万元的净买入。直到5月16日,该席位开始出货,当天净卖出超3000万元,20日继续净卖出超千万元。
对于20日的大幅异动,据媒体报道,南京化纤证券部回应称,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股价波动是市场行为,公司基本面变化不大。
5月21日,南京化纤跌停开盘,之后一路上涨,尾盘突然迅速拉升,直接涨停,上演“地天板”。
记者|王海慜
编辑|段炼 肖芮冬 杜波
校对|卢祥勇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