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英国医疗史上最大丑闻!调查报告公布:30000人被感染,约3000人死亡!英国首相道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21 15:49

    每经编辑 杜宇

    英国医疗史上的最大丑闻,令人震惊。

    据央视新闻5月21日消息,英国首相苏纳克20日在“血液污染丑闻”调查结果公布后,为本国历届政府的“失败”道歉,称这一天是英国的国家耻辱日,并承诺将不惜代价赔偿受害者。

    最新披露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英国,这一事件导致30000人通过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或丙肝病毒,目前已造成约3000人死亡。英国媒体表示,上述数字每周还在增加。

    据券商中国,英国《泰晤士报》此前报道,英国议会下院已通过修正案,决定成立一个独立机构,专门负责管理“血液污染丑闻”所应支付的国家赔偿。这笔费用可能高达22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023亿元)。

    图片来源:看看新闻视频截图

    英国首相苏纳克就血液污染丑闻公开致歉

    据央视新闻5月21日消息,英国首相苏纳克5月20日在血液污染丑闻调查结果公布后,为本国历届政府的“失败”道歉,称这一天是英国的国家耻辱日,并承诺将不惜代价赔偿受害者。

    “我代表本届政府以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每届政府,深表歉意。”苏纳克5月20日在英国议会下议院发表讲话说,“我想对这种可怕的不公正行为做出全心全意和明确的道歉”。

    英国血液污染丑闻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当时,英国在献血方面难以自给自足,因此寻求美国帮助,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但部分进口血液来自囚犯和吸毒者等高风险捐献者,导致一些血液受到艾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污染。

    主管上述调查事务的布赖恩·兰斯塔夫20日公布了约2500页的调查报告,谴责英国“历届政府、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和血液服务机构”的失败。

    据新华社,报告指出,用于治疗许多人的进口血液制品不安全,不应获得在英国使用的许可;大量患者暴露于不可接受的感染风险中;这一事件导致30000人通过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或丙肝病毒,目前已造成约3000人死亡。英国媒体表示,上述数字每周还在增加。此外,报告还显示,自1993年起,英国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故意”销毁了相关文件,相当于“普遍掩盖事实”。

    图片来源:看看新闻视频截图

    苏纳克在报告公布后说,调查报告应“从根本上震撼我们国家”,报告显示出“我们国家生活的核心存在长达数十年的道德失败”。苏纳克谴责英国国民保健制度联合会、公务员系统和政府官员的行为“让这个国家失望”,表示这些“掌握权力和受到人们信任的人一次又一次有机会阻止这些感染蔓延,但他们一次又一次未能做到这一点”。

    英国媒体指出,这一血液污染丑闻是英国国民保健制度联合会历史上最严重的医疗灾难。

    在一份声明中,兰斯塔夫强调:“这场灾难不是一场意外。污染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涉及的负责人——医生、血液服务机构和历届政府——没有把病人的安全放在首位。”

    赔偿总金额或超2000亿元

    据券商中国,英国政府处理“血液污染丑闻”的行动一直备受争议。丑闻发生数十年后,2015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才代表政府向受害者致歉。直至2017年,时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下令彻查这场由英国全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失职造成的医疗事故,随后启动公开调查程序。

    苏纳克政府在该问题上的表现也一直受到外界抨击。英国血友病协会主席克莱夫·史密斯此前表示,这从来不是一个政治问题,任何政府都不应该拖延。

    当前,如何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是摆在英国政府面前最紧迫的难题之一。

    苏纳克表示,政府将于当地时间5月21日公布一项赔偿计划,以应对这场被认为是英国公共卫生系统历史上“最严重的医疗灾难”。

    据报道,英国政府已向部分受害者和失去亲人的伴侣支付了约4亿英镑的临时款项。然而在前法官、血液污染调查委员会主席布莱恩·朗斯塔夫看来,赔偿应扩大到“迄今未被承认的死亡病例”,以及因污染血液而失去亲人的父母和子女们。

    英国财政部估计,这笔赔偿总额将达到50亿至22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023亿元),对英国健保体系乃至国家财政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影响现政府在下次大选前减税的计划。

    其实,英国并非唯一的“受害者”,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冰岛、日本、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等国,也因为进口了美国受污染的血液制品发生了大规模艾滋病感染事件。而在美国,受污染的血液也同样造成了数以万计的感染。

    目前,在一些国家已经有责任人被问责,相关制药公司还在美国通过庭外和解向受害人赔偿了数百万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券商中国、看看新闻

    封面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李家超称将建议提高内地访港旅客免税额 以增加内地访客购物欲

    下一篇

    骏成科技:拟3000万美元投设马来西亚全资孙公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