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万清澄
5月15日,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州银行”,股票代码:600926.SH)召开了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本次会议采用现场和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杭州银行对2023年以来主要经营情况和2024年主要经营策略进行了详细阐释,对投资者、分析师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从此前披露的2023年年报和今年一季度报看,面对行业规模扩张放缓、盈利低速增长、资产质量管理承压等大背景,杭州银行向市场交出了一份规模质量效益协同发展的成绩单。杭州银行虞利明行长在业绩说明会上从三个方面对2023年以来取得的发展成效划了重点。
一是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23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突破350亿元和143亿元,同比增长6.33%和23.15%;不良贷款率0.76%,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2024年一季度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存贷双增,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和21.11%,不良率维持在0.76%。
二是业务转型成效显著。2023年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创企业融资分别增长了18.90%、26.22%和28.43%;零售金融在代发、私行等客群分层经营上实现突破,全行代发人数达124万人,驱动个人AUM有效提升至5174.38亿元,增幅7.65%;小微金融在深化“两个延伸”的同时,营销“打法”逐步成熟。年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334.58亿元,增幅18.89%,其中信用贷款余额150.84亿元,增长超42%;金融市场专业提升,投研能力不断增强,轻资本业务较好增长,同业负债成本持续下降,理财业务稳中有增。
三是管理基础有力夯实。上线国内商业银行首个“云原生、分布式、全栈国产化”核心业务系统。深化科创金融和信用小微机制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省外区域分行高质量发展。
在回答关于今年营收和利润增速展望的问题时,虞利明坦言,整个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经营压力大幅增加的情况,但杭州银行的基础比较扎实,发展的动力、前景较好,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也好于投资者的预期。2024年有信心完成营收正增长,利润两位数增长的目标。
为了全年能够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杭州银行将在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努力:一是促投放,今年提出了力争实现“两个千亿”的目标,即存、贷款增长均超千亿;二是优配置,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把资产配置到最优质的方向和区域;三是降成本,一方面降付息成本,另一方面降经营成本;四是扩收益,不断加强金融市场业务的投研一体化建设,持续发力代销、托管、撮合等业务;五是控风险,在利差较低的情况下,控风险就是创收益,目前杭州银行资产质量位于市场前列,之后也将通过坚持大额风险排查、信贷结构调整、员工行为管理持续保持资产质量稳定。
对于如何看待投资者关注的“政信业务高增速的可持续性”。宋剑斌董事长认为“政信业务”应与所在城市的建设规模相当,未来这一类政信类业务的发展方向,将从发展直接融资、开展供应链服务、加强数字化业务和服务三个方向重点展开。
针对机构投资者提出的低利率环境下如何延续成长性问题,宋剑斌董事长表示近几年随着银行业整体息差不断下行,杭州银行也在适应市场的变化。接下来将从三个方向改进业务模式:第一个方向,拓展细分市场的客户群,尤其是科技金融业务,不仅仅提供信贷服务,还有信贷以外的综合服务。第二个方向,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来拓展下沉客户。第三个方向,丰富服务功能,特别是提高非信贷的服务,包括供应链、数字化、票证函等服务能力,是银行适应低利率环境所需要的很重要的能力。
关于2024年信贷投放具体如何摆布,财务总监章建夫表示,将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投放结构。总量上,2024年信贷规模投放计划超过千亿,在投放结构方面,将根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部署同时结合自身战略考量,对公贷款方面,重点加强对实体经济的细分产业研究,加大对制造业、绿色金融、科创、民营、涉农等领域细分市场的研究,寻找适合定位的客群投放,为未来转型注入进一步的动力。大零售方面,在普惠小微、信用小微、住房按揭、消费金融上加大细分市场的发力,利用数字化、标准化的产品为零售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此前,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中指出,要“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加投资者回报”。据杭州银行2023年度年报,2023年该行计划每10股派息5.20元,年度分红规模30.84亿元,每股分红和分红总额同比增幅均为30%,现金分红比例22.5%,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
杭州银行副行长、董秘毛夏红表示,该行历来注重保持股息的稳健增长。上市以来净利润复合增速超20%,与同期每股分红复合增速(19%)基本持平。
上市以来杭州银行资产质量、资本回报率逐年提升,股东回报稳健增长和利润留存支持业务可持续发展这两者都得到较好体现。毛夏红同时也提到,当前杭州银行正处于稳健较快发展阶段,需要加强留存利润、加强内生性资本积累以支持业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关于中期分红,毛夏红表示将按照新“国九条”政策,研究提高分红频次,规范有序地推进中期分红工作。
从市场数据来看,2023年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42家A股上市银行中,41家净息差均出现下滑。
章建夫财务总监提到,杭州银行的息差同样承压。对于2024年净息差展望,他认为总体仍有下行压力,但是定价边际上也看到了一些积极和缓冲因素。例如一季度投放的新发放贷款利率和上一年四季度基本持平,但是小微和零售由于市场需求、消费信心恢复的情况不同,表现还是有所不同。
他表示,下一步要持续推进量、价、险的平衡来加强应对。具体而言从资产端上,加强定价管理、精细化管理,通过增加利率相对高的信用小微、中小企业、地区和项目的投放,把握节奏,实现早投放、早收益,同步做好低效资产的处置及管理,进一步缓冲息差下降。从负债端来看,通过加强负债的管理、降本增效来缓解净息差下降压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负债综合付息率连续三年下降,其中存款付息率从2023年的2.19%到2024年一季度到2.14%,下降了5个BP,同时他认为随着2023年市场利率的调降以及存款手工补息的工作规范化,将有利于银行业付息率的下降
能否把风险控制好,是保证一个银行净利润增长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利差较低的情况下,控风险就是创收益。
杭州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多年来位于上市银行前列。宋剑斌董事长在年报致辞中曾表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深刻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长期性、反复性,将持续增强风险防控意识,树牢合规创造价值理念,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探索下沉客户的同时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
业绩说明会上,潘华富副行长对市场普遍比较关注的地产、基建、零售、小微、互联网金融贷款风险形势进行了分析。关于房地产贷款风险,他认为总体而言对资产质量的影响是可控的。主要源于“三个相对”:一是房地产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相对较低。二是房地产贷款项目所处的区域相对较好。三是房地产贷款的客户整体相对稳健。
对于大零售业务中如何做到客户下沉与风险管控的平衡。陈岚副行长表示,始终坚守初心,秉持“不以风险换发展”的原则,确保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发展平衡。一方面,在信贷客户准入上遵循“名单化、模型化”的谨慎性原则,依托大数据风控模式,以“客户线上智能下单+银行线下上门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大数据”方式展业。另一方面,加强精细化的贷后管理,对有风险隐患的客户进行前置关注并采取缓释措施。2023年末,全行零售条线表内贷款不良率0.28%,资产质量保持在优秀水平。
小微金融方面,持续加强外部数据对接,依托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模型等,生成符合该行风险偏好的目标客户名单;结合评分模型、专家模型,多维度构建客户风险决策矩阵,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置不同业务审批流程,“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合理控制业务风险;配置了专职影审、审查、审批、贷后、稽核团队,进一步深化全流程风险管控。截至2023年末小微信贷不良率仅0.59%。
当前各家银行纷纷加大科技金融布局。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中如何有效把控风险,张精科副行长表示,经过15年的探索发展,目前商业模式已经迭代升级到“数据+专业驱动”的科创金融3.0服务模式,形成自己的一套风险评价体系,同时现在也在自建风险模型,在风险定价上积极地尝试用调整后的风险资本回报率对客群的风险定价进行一些研究和应用。
数据显示,该行深耕科技金融15年来资产质量一直保持在良好的范围内,风险率明显低于全行水平。同等信贷定价水平上该行有更低的不良贷款率,这也是盈利很好的支撑。同时一支有着15年经验积累和传承的500多人的营销、产品、风险铁三角队伍,是该行科技金融应对市场竞争最核心的竞争力。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