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种植能手的“胜负欲”——泥巴山下的农事·耕有“良方”

    雅安日报 2024-05-16 19:05

    编者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作为雅安唯一被纳入省级粮油作物水稻高产展示片建设的县(区),汉源县在建设稻菜现代农业园区中,以科技赋能,打造高标准农田,积极探索稻蒜轮作粮经复合种植模式,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让土地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即日起,本报推出“泥巴山下的农事”系列报道,持续关注雅安如何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发展现代农业。

    插秧机插秧

    泥巴山南麓,汉源县稻菜现代农业园区安静地“躺”在河谷平坝上,3万余亩水稻染绿了大地。与泥巴山另一面的区域不同,充足的日照让作物沉淀出更多营养。优越的自然禀赋,让这里成为“天府粮仓”雅安片区重要组成部分。

    5月9日一早,老李骑着摩托车,又来到田里,机插秧刚种下一个多星期,他牵挂秧苗的长势。

    老李名叫李治良,今年73岁,是汉源县九襄镇新阳村人。大春种粮、小春种菜,秋天割完谷子种大蒜,等第二年2月收蒜薹,是新阳村农民的传统耕作模式。这种稻蒜轮作的方式,能让农民种粮饱肚子、栽蒜挣票子。

    摩托车刹在机耕道边,老李端详着面前的稻田,静静生长的秧苗越发青绿:左手边,是他按照传统方式,自己育苗、人工插秧的;右手边,是政府统一育苗、机械插秧的。种了50多年地的老李,是村里公认的种植能手,今年第一次尝试机械化种田:“我倒要看看机械有好凶?”

    种“良田”有“良机”

    稻田大了耕种管理更加方便

    新阳村的秧苗是4月底开始种的。

    “放水咯。”随着上游方向的一声吆喝,水渠中水流量逐渐增多,地处下游方向的新阳村村民郭伍才闻声而动,打开了自家田地水渠闸门。霎时,清澈的水流欢快地涌入田中。

    上游已泡好田的村民正手持旋耕机,在田里穿梭,犁头翻起一道道泥浪。水田另一侧,插秧机发出轻松的轰鸣,仅用30多秒,就将秧苗整齐插进20多米宽的水田。

    田坎边,聚集了不少村民,交头接耳间,尽是讨论机插秧速度、效率等的声音。

    刚整好田的老李也跑过来看热闹:“走一圈就插了六行秧苗,这么快,插得稳不哦?”

    “稳当得很!”村民崔阳华笑着说,“我去年就弄了,最后每亩收了900多公斤的干谷子,你就把心放肚子里。”

    一旁的村民王晓琼补充,机插不是万能的,还要人工在稻田两侧补秧子,等秧苗长大一点,还要将一垄垄地弄平,为秋收后种蒜打好基础,“但机器还是比人快,以前1亩地我人工要栽一天。”

    新阳村的田原本没这么集中,450余块“鸡窝田”“巴掌田”分散在村里各个角落。2021年,汉源县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坚持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新阳村的小田改成了50余块大田,和稻菜现代农业园区新建的500余亩高标准农田一样,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

    如今,新阳村村民正切身感受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实惠。

    “插秧季节用水紧张,以前可没这么方便。”说到早些年的插秧经历,郭伍才摇了摇头,由于田在下游,以前要等上游放完水才能轮到自己,插秧时间也是村里最晚的一批。

    对“良田”的渴望,让新阳村村民对建设高标准农田分外支持。

    王晓琼说,高标准农田建设那一年,村民投工投劳,“牺牲”了一季的水稻收成:“值得,田建好了,耕种管防收一体化,每亩栽插和收割能节约用工6到8个。”

    “不怕,这些损失我们争取用科技给你们弥补。”忙着给插秧机上秧苗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邓飞表示。

    去年,汉源县与四川农业大学开展县校合作,在九襄镇清泉村开展水稻高产示范,在九襄镇新阳村、木槿村和前域镇白鹤村、金银坪村高标准农田内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试点、示范。当季水稻收割时,农业农村部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汉源县进行实收实测,其中,“川康优637”平均亩产达1016.2公斤,“川康优2115”平均亩产达982.4公斤,均达到超级稻认定标准;省上专家对汉源县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示范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881.7公斤,为汉源县新建高标准农田水稻栽种历史上产量产值最高。

    去年的好收成,让新阳村村民对今年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耕作充满好感。

    “我家田面积太小了,没法进行机插,不然我都要报名参加机械化插秧。”看着插秧机麻利的动作,村民赵体华的话语里透露着些许遗憾。

    “我家1.28亩水田,也就20来分钟吧,一台插秧机顶好几个人力。”刚采用机械化方式插完秧的村民杨玉秀对此颇有发言权,“都说要把‘饭碗’端牢,怎么端,就是要用这些现代化的机械把地种好!”

    “良田”有“良机”,耕种加速度。环顾新阳村这片高标准农田,村民操作拖拉机翻土、旋耕机犁田、插秧机栽秧……各类“良机”的广泛应用,让水稻全程机械化耕作具象化。

    育“良种”有“良法”

    种子好了增产丰收更有保障

    5月9日,在田里忙碌的老李,汗水止不住流下来,滴落在他脚下的“苗娃娃”身上,这些好苗子倾注了他的希望。

    种好田,离不开选一颗好种、育一株好苗。

    在改造好“良田”后,汉源县与四川第一家农业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对适宜汉源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发掘和选择。

    “我们根据汉源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确定了4个适宜当地的水稻品种参与机械化全程耕作,采用叠盘暗化催芽技术培育秧苗。”该实验室党委书记、教授任万军介绍了选种的秘密。

    目前,在汉源县推广的水稻品种,包括“川康优2115”“川优6709”“泸香优8136”“深两优粤禾丝苗”等,这些品种根系壮、产量高、抗病好,米粒大颗、口感佳,更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其中,“川康优2115”由该实验室科研骨干人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黄富主导选育,是超级稻“宜香优2115”的升级版。

    4月初,汉源县流水线育秧工作启动。短短20多秒,一盘育秧盘就能完成摆盘、铺底土、淋药水、播种、覆土等程序,被传送带移到流水线末端。

    这20多秒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调整、优化。在今年育秧工作启动前,邓飞带着四川农业大学稻米品质生理与机械化栽培团队成员,对市面上比较常用的水稻育秧基质进行了筛选实验,最终选择了吸水性强、保水性好的基质用于育秧。根据汉源气候情况,他们还将今年的育秧时间进行了推迟,并在流水线育秧工序上增加了1次浇水次数,确保将育秧基质彻底浇透,便于水稻出芽。

    即便提前做足了准备,育秧时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4月中旬进行第二批流水线育秧时,参与育秧工作的前域镇村民曹正高一来便发现了端倪,“这个底土感觉比上一次薄了些?”

    “我们根据第一次播种情况,调整了底土量,确实要薄一些。”邓飞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农业的不确定性,让流水线育秧充满变数。“因为气候原因,第二批、第三批秧苗比第一批提前了两天转入秧田管理。”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优化育秧策略,邓飞和团队成员育好种的“解题”思路越发清晰。

    一个个小细节的优化,蕴藏着全力推动粮食单产提升的决心。今年分3批培育的8000余盘秧苗已全部栽下,在阳光雨露滋养中茁壮生长。

    育“良种”有“良法”,为全力夺取粮食丰收打好基础。“今年的目标是争取亩产突破1000公斤。”给今年流水线育秧工作打出90分的邓飞,注意到国家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要依靠选好种子、用好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微风吹过,稻田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的水面,与翠绿的秧苗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在地里忙碌的村民与科研人员已是画中人。

    老李望着此番美景,擦了擦头上的汗:“听说他们还要用无人机打药、管护。等割谷子的时候,我看看是我插的产量高,还是机插的产量更高。”其实,老李心里已经默默认了输……

    记者:张婧 李丽 李青蔚 向波

    来源:雅安日报

     

    上一篇

    从海拔500米到5000米 来认识成都的“神奇动物”

    下一篇

    赣能股份:拟出售碳排放配额约29万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