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最全球化的中国企业:联想的品牌出海“王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10 22:10

    “2024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海外榜TOP50”显示,联想集团(HK 00992)蝉联第一,海外品牌价值达到2197.85亿元。

    联想集团被评价为最国际化的中国公司,在全球享有盛誉。无论是2004年“蛇吞象”——并购IBM PC业务这一经典商业案例所具备的价值,还是将业务扩展到全球180个市场、将“全球化”与“本地化”深度结合的方法论,或是从设备/硬件厂商转型成为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过程,联想集团都深深影响着无数中企出海后继者。

    在品牌的塑造上,联想集团将创新引领、ESG赋能多元包容文化融合、嵌入企业的品牌基因,成功打造了一个植根中国,同时具有独特全球本土化管理风格的“全球化联想”的品牌形象。但这一成果的取得并不仅是营销的胜利,而是源于联想集团40年的实干,以及在每一次变革中所体现出的先锋精神。

    联想集团证明,国际化要靠长期主义,品牌建设更要靠长期主义。

    每经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黄博文    

    编者按:

    5月9日,“2024第八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在深圳举行,由每日经济新闻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上市公司经典品牌案例书系《品牌王道2》在大会上正式发行。

    《品牌王道》书系每一年从“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中,精选具有价值性、典范性、创新性的10个企业品牌案例,撰写品牌故事,传递品牌价值,讲述卓越企业的“品牌王道”。

    今年收录的10个经典的品牌案例包括:联想集团、海信集团、贵州茅台、京东集团、比亚迪、美的集团、通威集团、中国飞鹤、民生银行、博纳影业等10个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中国上市公司。“出海领军者”联想集团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多方面的样本价值,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品牌档案

    联想集团(HK 00992)品牌价值2956.68亿元

    2024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海外榜TOP1

    2024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5

    2024全球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83

    2024中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

    (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4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

    引言

    “我们跟世界还能不能连接在一起?”

    ——2023年11月,一部探索中国企业出海历程的纪录片《深海》正式上线。影片伊始,纪录片导演抛出了这个问题。

    在这部纪录片中,联想及其供应链企业是主要的观察样本。来到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附近的联想乌洛工厂内,只一眼便能看出这里的员工身上各自带着迥异的国家和文化印记,或是中国,或是巴基斯坦,或是菲律宾,或是乌克兰,但他们胸前有一个共同的、红底白字的标志:Lenovo。

    匈牙利布达佩斯附近的联想乌洛工厂(资料图) 

    “Lenovo”这个单词原本就是为出海而生。20年前,为了便于向海外拓展,联想把公司的英文名称和标识从“Legend”更换为独树一帜的“Lenovo”。彼时,还没有人能笃定,20年后的联想在全球的业务版图会不断延展,不仅产品行销180个国家和地区,更拥有遍及全球的18个研发基地及30多个生产制造基地。

    出海,并不是一场资本游戏。在联想制造全球“开花”的背后,很少有人会看到高歌猛进的背后是异国闯荡的艰辛、复杂与暗流涌动,也就很难真正理解联想为什么坚持国际化、为什么能实现国际化。

    站在新一轮全球化的节点,我们再次聚焦联想经验,剖析这一领军者凝练的智慧与勇气,并为中国企业后继者们提供一个锦囊和三条妙计—长期主义价值观下,对数智化业务迭代与创新的坚持,联想实现自身基业长青、业绩长虹;深耕国际市场,联想带领产业链上下游将卓越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带往全球各个角落;坚持践行ESG理念,对外输出ESG解决方案,联想携手利益相关方共创美好未来。

    乘风起:中国出海品牌的领军者

    新一波国际化浪潮之下,不论是出于生存需要还是雄心壮志,企业家们都没有办法不谈论“出海”,但并不是所有扬帆启航的企业都能到达彼岸。

    在联想40年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出海”占去了一半。如今,“Lenovo”是全球科技领域最具认知度和美誉度的中国品牌,有段时间几乎是中国唯一成功的全球化品牌。

    回顾联想的出海历程,从被质疑到被模仿,联想的能力进化与其全球化历程齐头并进。在全球化过程中,联想的技术积累、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均实现质的飞跃,进一步助推其全球化走向深入,实现正向循环。

    在今天,我们再次聚焦于联想的出海经验,是为了向前赴后继的出海企业们提供一个样本—尽管出海环境有了变化,但联想经验仍然具有启示意义,这是中国企业自己的“出海教科书”。

    中国企业需要“联想”

    近几年,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出海。2023年中国企业向外探求的欲望再次冲顶。

    有数据为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2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超七成受访企业维持或扩大现有对外投资规模,超八成企业对未来对外投资发展前景持较为乐观态度。

    不“出海”,就“出局”——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来说,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出海的背后有着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

    一方面,我国拥有最完整和高效的产业链,不论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还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我国在供给端有着旺盛的生产力以及产业链优势,为追求持续的增长,中国企业需要向外探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在贸易摩擦增多的背景之下,“不要把鸡蛋装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警示愈加醒目,在全球范围内分散业务,减轻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这种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企业生存法则。

    只是谈论和规划远远不够,行为和策略的借鉴是中国企业当前最需要的支撑。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全球性的市场研究集团,1975年成立于法国巴黎,1999年在巴黎上市,2000年进入中国)指出,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并实现基业长青,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度”。信任是品牌的核心和战略性指标,拥有信任意味着拥有更高的收益率和容错率。然而,建立信任感是中国出海企业普遍面临的短板。

    益普索在2022年9月发布的中国品牌全球信任指数调研中发现,海外消费者对欧美和日本品牌的信任指数最高,韩国品牌居中,中国品牌的信任指数相对落后,但好消息是,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整体好感度略有提升,其中新兴市场明显更加正向。

    在中国品牌全球信任指数排行中,联想排名第一位,信任指数高达146分,小米紧随其后,紧接着是OPPO、荣耀、华为。该调查样本来自15个市场的110000位海外受访者,主要调查指标是品牌认知、信任度、购买意愿以及品牌竞争力。

    “中国有联想,和世界会离得更近。”知名媒体人、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曾如此评价联想的价值。他认为,中国拥有越多像联想这样的全球企业,对迈向智能化的世界贡献就越大,中国在世界也能赢得更多信任。

    当前,联想的业务发展至全球180个市场,在全球约有7.7万名员工。在2022/23财年上半财年中,联想海外收入占比约75.85%,超过总收入的四分之三。联想品牌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全球信任,主要得益于20年来联想在全球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服务,以公正和有道德的方式做生意,尊重并保护消费者隐私,对环境负责、对当地雇员和社区负责,等等。这些原则看似平实简单,但实践起来却非常有挑战性。

    站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中国企业界依旧需要“联想”。

    勇者的征程

    “出海”成潮,最大的驱动力是广阔的海外市场。在单一市场做生意,很快就会遇到增长天花板,而在全球市场做生意,则有着近乎无限的机遇。

    而机遇之下,出海触礁事件比比皆是。千禧年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速度开始加快。联想不是唯一走兼并收购式国际化扩张路径的中国企业。在2004年,TCL先后大手笔兼并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同样引起极大的轰动,但由于战略判断失误、整合不力,最终收效不足。TCL董事长李东生多次坦然谈起这场收购的教训和启发。

    真正的出海不是凭着一腔孤勇,而是深扎稳打的基本功。这是一场勇者的游戏,积累和谋略至关重要。

    联想集团巴西工厂(资料图)

    联想的出海之路也并非一路鲜花相随。其国际化的起点,也是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对IBM“蛇吞象”的收购案。虽然该收购行为最初并不被商业案例研究界看好,但是后来证明这次并购无疑是成功的。在拓展全球业务的过程中,联想在巴西等市场也曾经历过调整与沉淀,而最终成功突围亦是战略战术不断调整的结果。

    长期主义者的胜利

    在吴晓波的问卷中,针对“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这一问题,联想CEO杨元庆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传奇,不过是执着的人,把坚持化作了行动。”

    曾在联想全球化过程中主导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整合的关键人物,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首席市场官乔健,曾向外界总结过联想成功国际化的三要素—愿景、战略、文化。六个字作为总结足够精练,一笔带过了全球化过程中的险象环生。不过,在这三要素之外,乔健也强调了相同的一点,即“坚定的执行”。

    分析联想品牌出海的成功经验,会发现这是长期主义者的胜利、是韧性的胜利。

    基于长期主义的价值观,联想成立40年来聚焦于“计算”,专注“技术创新”主旋律,从个人计算机PC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到十余年蝉联全球第一算力厂商,再到向千行百业输出智能化解决方案。

    基于长期主义的价值观,联想全球化20年来,以“全球资源(Global sourcing)+本地交付(Local delivering)”为核心竞争力征战全球市场,打造“护城河”。一方面充分调用全球的优质资源,广纳贤才,建立广阔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贴近市场,保持敏捷性、灵活性,以此更好地服务各地的客户。在整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联想还在不断优化、升级这个独特的运营模式。

    基于长期主义价值观,联想坚持践行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始终坚持透明高效治理、科学减碳、多元包容、践行商业向善,获得全球权威机构的认可与肯定。其中MSCI(明晟)授予联想ESG AAA全球最高评级,不仅率先打破了中国内地科技企业AAA评级的零纪录,亦代表了联想拥有全球ESG最佳企业实践经验。

    水流深:创新引领,穿越周期

    创新引领,是联想长期主义的起点。

    2023年,当全球顶尖科技公司角逐AI产业风口时,联想作为从信息化时代诞生的企业再次走在了最前列,不仅拥有全景式的人工智能产品路线图,包括人工智能终端,人工智能导向及优化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及服务这样丰富的组合,还发布了个人与企业级人工智能双胞胎(AI Twin),以及覆盖个人大模型和企业级大模型的混合AI框架。

    2024年1月初,联想带着40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设备与解决方案亮相2024年科技界盛事—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为全球消费者和企业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个人计算体验。其中10余款联想AI PC成为CES 2024的焦点,进一步推动联想“AIforAll,让人工智能惠及每一个人”的愿景成为现实。

    联想创新引领推动股价逆势上涨。2023年,联想的区间股价涨幅达到81%。

    很多人问:为什么是联想?为什么联想可以一次次穿越技术与经济发展双周期带给市场惊喜?

    2017年,在多元业务转型的质疑声中,联想宣布“All in AI”战略,成为最早提出“All in AI”战略的中国科技企业之一。前瞻性的布局、多年来坚定地推进智能化转型战略,才让联想立于这场AI大潮的潮头,并进一步提出“AI for All”的愿景。又一次的“厚积薄发”也成为联想以长期主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注解。

    AI PC开启智能新时代

    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一处常年充满阳光与活力的城市,因汇集了大量科技企业,又以丘陵地貌为主,所以又被称为“硅丘”。2023年10月,第九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2023 Lenovo Tech World)在此召开。

    每次举办Tech World,联想总会发布一些新产品与新主张。但在科技氛围如此浓厚的地方,只有“真家伙”才能进入社区讨论的议程。这一次,联想也没有让人失望,其展示的联想全球首款AI PC,让AI的终极载体有了现实形态。联想AI PC首次亮相后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AI(人工智能)是当下全球科技产业的风口,PC(个人电脑)则是联想一贯的优势领域。但显然,联想要做的并不是赶一次“命名”上的时髦,而是要真正为智能设备带来新一轮革命。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历经了三波技术浪潮。在第一次浪潮中,PC经历了从大型机向小型化和图形化的演变,第二次浪潮是在网络化和移动化技术的推动下,PC变成了连接全球信息的终端。当前,正处于第三次浪潮,AI大模型技术势不可挡,全球迎来了智能化新时代。但AI真正落地,离不开硬件和设备的负载,AI PC将带来生产力的变革。作为设备、边缘计算和云技术的颠覆性混合体,AI PC不仅将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AI技术,还将带来创新的交互方式和视觉体验,全面满足新的生成式AI工作负载需求,同时还可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体验。

    AI PC为隐私和数据“保驾护航”。杨元庆强调,得益于联想的大模型压缩技术,联想AI PC拥有运行个人大模型的能力,能够基于本地运行而不涉及云端操作,由此保证了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近期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联想集团发布的《AI PC(中国)白皮书》数据显示,未来5年,AI PC在中国PC市场中新机的装配比例将从2023年的8.1%,预计增长至2027年的85%,成为PC市场主流。这意味着,5年内AI PC装机量的增长将超过10倍。

    此外,根据华泰证券等机构的预测,预计2025—2026年,AI PC整机出货量将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年增长率,并在2027年成为主流化的PC产品类型,未来五年内全球PC产业将稳步迈入AI时代。

    尽管AI PC这一概念诞生于大模型引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潮中,但联想对PC智能化的探索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2018年Tech World,联想提出“智能PC”概念,并推出全球第一代智能PC。随后,陆续推出了具备初级和中级智能化的超智能电脑。2023年10月,联想展示了面向AI PC的个人AI助手解决方案,通过个性化AI解决方案,支持终端用户通过键盘和自然语言进行AI交互。

    近年来,全球PC市场数次遭受冲击,行业萎缩态势浮现。AI PC或将成为联想突破PC市场天花板的支点。而正是联想在智能化赛道上的坚守,让联想在机遇来临时先声夺人、引领变革。

    AI for All联想智能化战略行至分水岭

    除了一系列明星产品,在2023 Tech World会场,还可以看到众多业内赫赫有名的人物:英伟达创始人、总裁兼CEO黄仁勋,微软董事长兼CEO萨提亚·纳德拉,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

    他们的亮相为一个共同的目的:与联想在智能设备、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领域持续深化战略合作。这样的豪华阵容,不禁让人感慨联想在全球AI生态中的连接力,更展现出全球顶级科技公司对联想数字及智能技术的认可。

    “在某种意义上,联想的演化,刻画了全球化时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服务的轨迹。”秦朔评价道。

    联想是最早提出“All in AI”战略的中国科技企业之一。在2017年Tech World期间,杨元庆格外郑重地宣布:“在人工智能上联想已经押上了所有赌注。”他的判断是,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变革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联想没有时间犹豫。

    人工智能的发展依赖三大要素:大数据、算力和算法。彼时,有业内分析认为,联想在关键要素上的积累不及移动互联网企业和掌握搜索引擎的企业。但联想推动AI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其在智能设备、基础设施和行业解决方案等多业务布局的一体化优势。

    正如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CTO)芮勇所言:“联想是一家少有的可以将设备、服务和后端的基础架构组成一个整体的企业。人工智能需要迭代,需要闭环的系统,联想每年卖出1.5亿台设备,有设备就有更多的数据,后端的技术架构就能利用这些数据去学习,提升服务,最终反过来可以促进联想卖出更多的设备,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2019年,联想提出推进智能化转型的“3S战略”,即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设施和行业智能。杨元庆说:“未来的智能化转型,不仅仅是在消费的设备上,也不仅仅在家庭里面,还将是面向全行业的。”

    时至今日,全球的人工智能热潮带动了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也在加速各行各业的数智化变革,这再一次印证联想智能化转型战略的正确性。展望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会极大提升对智能终端设备、算力基础设施底座和AI行业解决方案的需求,联想的3S战略正迎来“战略转折点”。

    不同于6年前那次破釜沉舟般的宣言,杨元庆在2023年Tech World提出的SLOGAN更具使命感:AI for All,让人工智能惠及每一个人。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战略面向与联想国际化科技企业的品牌形象更加相当,它喻示着联想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正从技术创新本身,扩大至社会福祉和广泛的商业变革。联想在AI领域的全栈技术积累则是其战略转型的底气。

    “正因为多年来坚定地推进智能化转型战略,联想才能在今天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应用热潮时,就已经拥有全景式的人工智能产品路线图。”杨元庆的论断掷地有声。

    从“研发三角”到“三级火箭”

    某种程度上,联想的创新步伐与国际化进程是互为唱和的关系。

    2005年5月,联想正式完成对IBMPC业务的收购。不久后,由北京联想研发中心与IBM时代的技术遗产——日本大和研发中心,以及美国罗利研发中心组成的全球“研发三角”正式开始运转。在联想的规划中,这个研发三角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架构拼合,而是一种竞合的化学反应,它将提升联想整体的研发实力和开发效率。

    时任联想首席技术官贺志强曾对比过这三方团队的不同优势:大和实验室在盯细节上有独到之处,可以把设计做得很精致,而美国罗利部门很擅长做出战略性的技术创新。美国拥有全球最好的架构工程师土壤,硅谷文化的熏陶十分重要。北京研发团队则极具成长性,学习能力强,冲劲又足。

    在今天,联想的研发布局早已超出了“研发三角”的范围,包括中国北京、德国法兰克福、巴西雅瓜里乌纳、美国硅谷、日本横滨在内的18个研发基地分布在海内外人才聚集地,为联想储备了大量国际顶尖人才,并带来持续的技术创新动力。

    “三级火箭”取代“研发三角”成为联想新时代的研发体系的象征。三级火箭即将公司的创新体系分为三级,其中产品事业部主要负责未来1~2年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联想研究院主要负责未来2~5年的前瞻性研究,创新成果直接支持事业部的产品创新;联想创投集团作为“瞭望塔”,主要负责内部孵化风险投资,关注未来5到10年的科技产业发展。

    同时,联想在步履不停、吸纳全球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之际,也在加速将中国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推向全球,智能制造便是其中典型的案例。

    正如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所说:“有了联想团队,整个世界市场是如此广阔。”

    例如,在2023年5月实现规模投产的联想集团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作为联想全球智能制造的“母本”工厂,已形成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方案,并正输出至联想集团全球其他工厂和更多制造企业。联想匈牙利制造基地是联想欧洲首座自有制造基地,从建设到运营都与南方智能制造基地高度相关。它最初的4条产线从深圳通过“中欧班列”运达,其间大量深圳基地员工远赴匈牙利援建。建成后,中匈双方团队每天都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2020—2022年,不到两年的时间,联想匈牙利制造基地每天可以生产上千台定制服务器、4000个定制工作站,甚至每15秒就可以生产出一台PC机或微型计算机,并从这里销往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地。联想在匈牙利的工厂不仅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太阳能供电,还吸纳了上千名匈牙利员工,为当地带来了持续不断的税收,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提升。

    四海通:保持韧劲,做最本土化的“外来者”

    国际化的百米赛道上,第一步不容易,往后的九十九步更难。

    沟通上的障碍、文化上的鸿沟、不同市场的复杂……一道道关卡考验着联想领导者的智慧乃至心态。而国际形势的变化,则推动着全球化的潮水流转的方向。

    长期主义,是联想在国际风云中保持从容的支撑,而其直观的体现就是保持开放和韧劲,将“全球化”与“本地化”紧密结合。

    韧性供应链:联想全球化锻造的杀手锏

    30年前,世界著名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曾预言:“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这一论断不得不说饱含着警示意义。

    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尤其是中国企业参与的供应链遭遇重重挑战。

    2020年,一场疫情席卷全球,全球大范围长线生产及物流停摆。与此同时,以越南、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凭借成本优势、贸易政策支持,与中国开始正面竞争。此外,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主张可控、安全的供应链,这一主张直接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配置。

    类似的考验在疫情期间一次次出现在联想集团。回忆起2021年,杨元庆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反复的疫情、加剧的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空前严重的供应短缺,三重挑战让联想的运营遭遇大考。”

    然而,重压之下,疫情之中的联想仍实现逆势增长。据联想集团2021/22财年报告,公司全年营业额近4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全年净利润达1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在这场全球范围的考验中,联想供应链展现出十足的韧性。

    “目前联想在全球有30多个生产基地,为生产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和韧性,比如,疫情期间海外有电子设备的需求,可直接通过利用当地团队及时交付,体现出海外布局的优势。未来,联想也会不断地分析研究,进一步优化海外布局,来保障‘黑天鹅’事件发生时有能力满足客户需求。”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首席转型官徐赫说。

    韧性,非一朝一夕之功。

    2008年,一场决定联想制造发展方向的闭门会议陷入僵局。联想是否应该采取混合制造的模式,即将自有制造和ODM模式(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是指一家公司或制造商拥有自主设计能力,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并提供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结合?9名高管中,4票赞成,4票反对,杨元庆握住了关键一票。当时,杨元庆反问:“如果我们完全依靠ODM模式,那么未来的世界第一,到底是联想还是某个ODM?我们怎样掌握核心竞争力?”

    十多年前的讨论在今天找到了答案—这种科技行业少有的混合制造模式,让联想的产品质量、交付能力以及成本,拥有更优越的竞争力和灵活性。

    联想的供应链不仅关系着自身生死,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上的配套供应商。

    在国内,联想全球最大的智能计算设备研发与制造中心—合肥制造基地(简称“联宝科技”)打造了“4小时产业圈”,即供应商的配套服务要在4小时车程之内,联想的产品也要4小时内送到主要的市场。

    “PC这个行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比快。谁比谁强,其实就是比快。当你比别人更早一点发现未来趋势时,你就会比别人领先一步。”联宝科技CEO丁晓辉认为联宝科技之所以能克服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够快,你比友商早一分钟联系供应链抢到了订单,影响的可能是公司整个季度甚至全年的业绩。“快”的能力来自哪里?正是联想引以为傲的供应链管理。

    2023年5月,在业界最权威的供应链榜单Gartner Top 25中,联想拿下第8的历史最佳排名,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更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

    被每个市场认可:出租车愿景与洗碗机愿景

    时至今日,联想的业务已遍及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员工总数达到7.7万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来自美洲、亚太、中国和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四个大区的营收比例基本均衡。

    能在一处市场获得成功并不稀奇,但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绝非易事。全球化的本质就是在每一个市场做本土化。出海,从来都不是“改变他们”,而是“融入他们”。

    但本土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要如何融入他们?联想的丹麦团队给出了答案,那是一个有趣的愿景—出租车愿景,让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去联想的路线,也知道联想的产品是优良品质的代表。团队成员每次打车时,都会问出租车司机,您知道联想品牌吗?您知道去联想的路吗?很快,联想品牌传遍了哥本哈根的出租车司机群体,也传到了丹麦的家家户户。

    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之下,联想丹麦在2019年拿下了50%的市场份额,占据丹麦PC领域的第一位。在丹麦,每卖出100台电脑,就有50台来自联想。联想在丹麦,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品牌。

    随后,联想丹麦团队又提出了洗碗机愿景,这个愿景是让丹麦人都知道联想是高科技和高质量的代名词,当他们生活中需要买电子产品的时候,首先会思考联想是否也有。

    联想丹麦团队并非联想全新组建的团队。2004年,联想以“蛇吞象”的气势收购了IBM的PC业务,原IBM在丹麦的员工由此成为联想的员工。

    “挥别IBM其实是有些愁绪的,但是当时杨元庆也过来,给了我们很多信心。”联想丹麦团队高管Jens Henrik Thomsen回忆道,“核心团队15年前的照片,和今天大家看到的是同一批人,我们留住了关键核心人才。很多人都是从IBM加入联想的。除此之外,我们也在行业吸引了众多一流人才加入。”

    在开展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中,并非所有企业都如此看重本土团队的作用。实际上,尽管很多企业在业务上布局全球,但仍然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企业,因为他们在管理文化、企业运营、员工构成上仍沿袭中国企业模式。我们很难对两种发展模式给出优劣的判断,但联想展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

    在组建公司的海外办事处的时候,联想只带极少数中国员工去当地,分公司的主体成员都是当地人。联想相信,只有给本地员工充分的信任,才能真正打开当地市场。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我们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我们会努力激发当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应对全球化市场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前联想首席多元化官Yolanda Conyers说。

    灵活性与生命力,联想集团的平衡艺术

    在IT行业,成熟的发达市场往往是最难进入的,美国和日本尤甚。

    美国,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策源地;日本,其本土品牌同样实力强劲,广为人知的Think Pad品牌便诞生于日本神奈川县大和市。

    有心者不难发现,国内IT品牌谈及出海,往往谈欧洲者多、谈美日者少。然而,“任何一家IT厂商如果希望跻身全球行列,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四大市场缺一不可。”CBSi(中国)媒体总编刘克丽说道。

    国资委中央企业专职董事杨亚曾在一次采访中指出:“我们面临两道关口:第一道关口是‘走出去’的投资审查……第二道关口是‘引进来’的技术封锁。”

    联想,在美日市场突围中独占鳌头。

    并购IBMPC业务中,联想宣布与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达成协议,这三家公司向联想集团提供3.5亿美元战略投资,供联想收购IBMPC业务之用。

    知名财经作家张小平指出,私募机构还帮助联想解决运营管理、团队文化、品牌建设、客户挽留、供应链、采购供应商等困难。这与后来中铝等企业海外并购因同样问题而折戟沉沙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比欧美等国,日本对外来企业的资格审查更加严格。在日本设立公司必须办理繁杂的手续流程,通常中企在日本设立分公司办理手续至少需要1~2个月。此外,日本对高科技产业有严重的地方保护色彩,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严格。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米仓弘昌坦言,如果一股中国投资突然涌入,“可能导致日本公众突如其来的不安和恐慌”。“要让我给中国人出主意,我可能会建议他们要慢慢来,不要冒进。”

    作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化公司,最怕的就是“僵化”。“灵活性”是韧性的一部分,也是生命力的体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全球化需要灵活的战略调整和战术执行。

    在日本,联想选择将业务开拓与当地商业文化适配,通过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将联想在全球的创新和优势与本地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联想为日本市场提供了3个品牌,以及全面丰富的产品线。比如,国际化的Lenovo品牌和多个子品牌,以及两个值得信赖的日本本土品牌NEC和富士通。Lenovo品牌包括游戏本Legion品牌和企业办公笔记本Think Pad品牌,以其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受到客户的青睐。同时,富士通和NEC都是企业、政府部门和教育市场最值得信赖的高质量日本本土品牌。

    除了美、日市场,拉丁美洲市场的突围也不是一件易事。

    在拉丁美洲市场,联想采取有效的本地化产品策略,针对拉美消费者的喜好,对手机的色彩设计、摄影摄像、续航、交互软件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其更符合当地人的使用习惯与审美。例如,在拉美发行的手机中率先支持两种当地的土著语言;在巴西手机中内置数字银行账户;对于当地消费者偏好香味的需求,联想还推出了带有香氛的手机。

    无论联想国际化的“形”如何变化,联想国际化的底色始终不变,那就是始终为每一个市场的消费者提供最能满足需求的,富有创新性与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涓流长:做令全球信任的中国品牌

    能跨越周期的企业,永远属于长期主义的践行者;能被称为伟大的企业,皆是创造社会价值的赋能者。

    对于要在全球市场打响品牌的中国企业也是一样。中国优质企业融入世界,不仅是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还要通过加强产品与ESG的表现,真正融入当地市场,成长为令全球信任的中国品牌。

    在这场穿越周期的征途中,联想正是以ESG为指引,将为环境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公司利益相关者负责的理念嵌入企业的基因,演绎着实干者的价值,基于其17年的ESG经验积累,将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社会价值高度统一起来,实现真正可持续韧性增长。同时,ESG也成为联想全球化战略的有机延伸,助力联想打造全新业务增长曲线。

    领先ESG实践,放大品牌影响力

    “ESG大家都很熟悉……衡量的是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以外的可持续发展力。可以说,如果中国企业出海是一场马拉松,那么ESG决定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后,能否‘立得住’和‘走得远’。”联想集团副总裁王会文表示。

    当前,中企出海已经进入“深海区”,一方面中企全球化的层次和边界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另一方面中企面临的挑战也更加复杂。

    王会文指出,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可持续监管全面提速。例如,欧盟提出要征收碳关税,循环经济、产品碳足迹相关的强制披露要求也在为企业的ESG治理能力敲响警钟。

    “在过去这段时间,联想海外客户针对产品的ESG询问数量呈现一个激增的状态。客户关注的点也多种多样。过去我们卖出一款产品,客户更多关注的是性能、价格、质量、服务,等等。现在客户会额外关注产品的碳足迹,到底是高碳产品还是低碳产品;关注产品是不是节能产品,有没有使用循环材料,循环材料都是怎么使用的。”王会文说。

    联想的ESG战略布局从第一天起就在助力联想应对出海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联想的ESG实践也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走向纵深。在每一个市场,联想都致力于通过提供创新优质的绿色产品,以诚信正直的方式开展业务,尊重当地市场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不仅建立起了联想与消费者的强链接,更成功成为让当地市场引以为傲的品牌。

    与其他企业将ESG看作锦上添花不同,联想从战略上高度重视ESG。自2007年起,联想已经连续17年发布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报告。2022年4月,联想誓师大会上,杨元庆提出,在新阶段,联想面对的首要课题是如何成功穿越周期。为此,联想将打造三大支柱:技术创新是第一支柱,服务为导向的转型是中流砥柱,ESG与社会价值则是压轴支柱。

    “ESG与社会价值既是我们的初心与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与愿景—联想的创新与增长必须服务于让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多元包容、环境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杨元庆说道。

    例如,联想认为包装是其环境管理体系内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因而致力于减少包装物料的使用、废弃物及碳排放。2022年,Think Pad X1及Z系列推出全新竹纤维礼盒,由100%可再生竹纤维制成,与先前的礼盒相比,盒体重量有效减少30%。

    在多元化方面,联想提出,到2025年将女性高管比例提升至27%;在2025年前将来自少数族裔或民族群体的高管比例提升至35%。为实现其高管代表比例目标,联想投资了多个职业发展项目,包括培育女性行政人才的女性领导力发展项目及旨在培育来自弱势群体的行政人才的万花筒多元化领导力项目。

    此外,为了帮助保护人类遗产、独特的土著文化史,联想在摩托罗拉智能手机团队的领导一直在与联想基金会合作,不仅将濒危语言数字化并加以保护,而且将其整合到智能手机上使用。

    这项工作始于2020年,主要工作内容是对Kaingang语(巴西南部地区语言)和Nheengatu语(亚马逊地区语言)进行数字化和整合。2021年,该举措扩大到Cherokee语(美国当地语言)。2023年,团队宣布在该举措中新增两种语言:Kuvi语和Kangri语(均为印度本土语言)。这五种语言是摩托罗拉提供的80多种语言中的组成部分,可在其手机界面中个性化使用。

    领先担当,可复制的ESG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海外ESG的监管焦点正在向价值链ESG管理与披露转移。在此背景下,出海企业不仅要对自身的ESG进行管理,供应链的ESG管理也成为其不得不考虑的战略议程。

    2022年,快时尚跨境电商巨头希音(SHEIN)陷入ESG舆论漩涡,起因便是英国媒体披露称,SHEIN的两家供应链工厂的工作条件恶劣且薪酬较低,引发轩然大波。随后SHEIN宣布将投入1500万美元,以帮助其供应链上的数百家工厂进行升级。

    作为首批出海企业,经过多年锤炼,联想的供应链管理不仅在效率上足以比肩全球最优秀的供应链企业,更在供应链ESG管理上遥遥领先。在全球最权威的Gartner评选中,联想ESG多次获得满分,在供应链碳排放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色。

    根据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温室气体排放分为3个“范围”:范围1用于核算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排放量;范围2用于核算企业外购电力、蒸汽、供热或制冷的生产而产生的间接排放量;范围3包含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量。

    由于范围3的排放往往发生在企业直接管控之外的领域,难以跟踪和计算。考虑到全球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尤其对大型的跨国企业来说,数据收集和核算的难度将呈指数级增加。可以说,敢于进行范围3披露并实施管理的企业,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雄心。

    据联想集团2022/23财年的ESG报告,其披露的范围3排放包括差旅、产品运输、员工通勤、售出产品报废处置等9个类别,合计排放量达到1874.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到范围1、范围2、范围3总计排放量的98.9%。范围3的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链主”企业,联想积极推动产业链企业减排。2022/23财年,联想与主要供应商一起启动了供应商减排计划。在联想的鼓励下,报告期间,45%(按采购金额计)的供应商承诺制定或已经制定了科学碳目标,较上一报告期增加了17%。联想的目标是95%(按采购金额计)的供应商能够落实科学碳目标。

    联想还将自身ESG实践推广至一级供应商及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企业降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推广负责任材料采购,促进产品研发,提高生产质量,改善合作企业雇员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全球企业行业迸发的ESG需求本身也创造了全新的ESG服务市场。

    2023年,联想面向全球市场率先推出了ESG解决方案—乐循ESG navigator,将自身的ESG实践经验沉淀为ESG服务与解决方案,以数智化手段打破组织壁垒,实现ESG数据驱动决策、流程闭环管理,有效赋能企业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这个数字化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从零起步建设ESG的成本。其中环境合规板块通过将复杂的法规要求转化为系统数据模型,助力企业应对出海强制性法规与自愿性认证挑战,显著降低企业合规成本。这个ESG解决方案已经成为联想面向全球市场的五大关键行业解决方案之一。

    赢在全球,赢在未来

    出海就像一场探险,宝藏与财富是所有冒险家的终点,但这场旅程大概率不会鸟语花香,而是艰辛、复杂、危机并存。因此,当企业出海已经与“生死”挂钩,成本不菲的ESG何以成为企业的必答题?

    王会文说:“ESG不只是合规,不只是管理供应链,ESG所代表的价值观还决定了一家企业的DNA,会影响整个企业做选择的方式,最终也自然会影响一家企业的发展。ESG竞争力是在保证企业长远的利润。”而这也是联想一以贯之的长期主义的写照。

    “一方面我们出海后,海外业务的增长必须践行ESG理念,符合ESG标准,让企业的商业价值变成对社会利益相关方都有利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地扎根;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在创造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商业价值,思考如何可以让ESG更好助力企业业务发展,实现有意义的盈利。”王会文进一步解释道。

    ESG与“本土化”在此刻相会。ESG要在本地实践,就要充分考虑本地市场的需求。全球180个市场,每个市场都有根植本土市场的ESG价值。出海企业在本土市场推动负责任商业行动,将使本地化业务增长更加稳定,以此提升自身的全球化发展水平。

    技术创新,则是联想践行ESG的另一张王牌。通过把ESG与联想的业务和技术创新融合,能释放更大的价值。实际上,也只有依托更多的科技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能源要素的使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创新、本土化、可持续,联想集团的三大发展方向最终汇聚于“长期主义”。当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上全球化之路,联想仍然是最佳的观察样本之一。20年砥砺前行,国际化不仅成为联想生命力的基底,也成为联想难以分割的品牌印象。联想集团证明,国际化要靠长期主义,品牌建设更要靠长期主义。

    品牌手记

    品牌的力量,源自时间的沉淀

    品牌建设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陷入追求短期收益的怪圈,而忽视了品牌的深远影响力。

    后疫情时代,一个微妙的变化是,勤奋正在取代张扬个性成为企业的主流叙事,在全球范围内皆是如此。经济遇冷时,那些更能抵抗周期的特质,就变得迷人起来。长期主义强调的是建立品牌的稳健基础,而非短期的市场喧嚣。在穿越周期的当下,许多企业再次成为长期主义的信徒与追随者。

    联想集团经过20多年的砥砺前行,才让其国际化的品牌形象赢得员工、生态链合作方和消费者的认可。如果没有耐心和恒心,也就无法让品牌走入人心。

    只有长期积累口碑和信誉,企业才能够在全球化的市场中稳健前行。品牌建设需要企业在产品、服务、文化等多个维度上持续进行投入和创新。市场在变化,技术在变革,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一个长青的品牌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在每一次转型中,联想集团都始终举起“先锋”旗帜,2004年是国际化,2014年是多元化,2017年是人工智能,联想集团的先锋精神令其品牌的

    生命力和竞争力长盛不衰。

    长期主义还注重品牌与社会责任的结合。在今天,用户越来越青睐那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而关注社会责任的内核逻辑本就与可持续发展挂钩。联想集团在长期主义的品牌建设中融入社会责任的元素,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企业对社会的承诺,从而赢得社会广泛的好感和尊重。

    联想集团的国际化依靠长期主义,品牌建设也要靠长期主义。长期主义不仅是一种品牌战略,更是一种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一种全面、系统的战略思维。

    在追逐短暂成功的同时,不要忘记品牌的力量来自时间的积淀,唯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牌,才能够在时代浪潮的起伏中屹立潮头。

    作者简介

    杨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长期跟踪能源、科技产业板块,专注于商业分析和公司治理研究,其作品曾获得四川新闻奖一等奖。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康众医疗:5月1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下一篇

    药店的“万艾可已到货”,是接头暗号吗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