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宋美璐 每经编辑 程鹏 文多
今年“五一”假期,演出成了热门话题,演唱会、音乐节、话剧等四处开花。飞猪数据称,太原因任贤齐、薛之谦两场演唱会,带动“五一”假期酒店订单同比增长105%,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到90%。
可见,演出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的重要抓手。如今,伴随AI的应用,演出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其商业价值得到进一步拉升。
4月中旬,“2024—2025上海民族乐团演出季”拉开序幕,乐团原创新作《零·壹|中国色》亮相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音乐会背后的作曲家之一是生成式音乐大模型“琴乐大模型”,这令整场演出开启了一场AI技术与民乐的创新融合实验。
“可能这群年轻人——计算机工程师和民乐演奏家,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们正在创造的奇迹!上海民族乐团不是在玩AI的概念,而是对高科技的AI和古老的民乐实实在在地进行了有机而色彩迷人的整合。”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在观演后说道。
为了深入了解这次跨界合作,《每日经济新闻》近日采访了QQ音乐技术副总裁、天琴实验室负责人周文江与上海民族乐团方面,解码“中国色”的AI音乐之旅。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AI生成片段,演奏家注入灵魂
3月初,被称为“音乐版ChatGPT”的Suno免费开放,它令普通人在几秒内就可以生成一首完整的歌曲,音乐的创作门槛随之大大降低。但随后,两百多名全球知名音乐人联合发布公开信反对AI滥用,要求科技公司承诺不开发、破坏或取代人类艺术家的AI。
就在业界热议AI音乐是否会与传统音乐人形成对峙之时,上海民族乐团与AI音乐携手步入高雅殿堂。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于2月开始筹备,仅两个月便从构想走向现实。这是腾讯音乐和腾讯AI Lab联合研发的“琴乐大模型”首次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该模型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文本成曲”指令生成音乐。
周文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二者的合作是一拍即合。
诞生于1952年的上海民族乐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大型民族乐团之一,一直致力于探索民乐的当代表达,寻求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众多音乐人的担忧不同,上海民族乐团对于和AI合作持开放态度。上海民族乐团相关负责人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函时介绍:“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创作也不例外。期望能够通过艺术创、排共同探索更专业、更平衡、更实用的人工智能音乐创作新图景。”
在合作过程中,天琴实验室负责通过输入提示词生成相应的音乐片段。尽管模型生成速度快,但真正的挑战在于人机的深度磨合与对乐曲的细腻打磨。“当前的音乐大模型可以生成完整曲目,但是对于演奏级别的民乐作品要求就极高。”周文江解释道,大模型输出的是一个个音乐片段。
AI创作提供了乐曲的雏形,随后还需要演奏家们根据演奏技法的实际情况和乐曲情感的层次变化,不断调整优化曲谱。上海民族乐团方面介绍:“大家第一次接触演绎由AI作曲的音乐,在多次尝试中不断向AI反馈修改建议,在互动磨合中探寻乐曲的无限可能与最佳处理。”
面对AI谱写的旋律,乐团的演奏家也非常好奇。每次大模型生成乐谱后,他们都会带着新奇感以小组形式彩排,不断反馈调整,力求为AI乐谱注入生命。笙声部首席赵臻分享道:“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实践调整,向AI提出修改指示,拓宽作品的听感与美感。”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为了焕发民族器乐的个性化特点,演奏家们在创、排过程中纷纷投入编曲。在这一二度创作过程中,他们不断迸发灵感、拓宽想象,结合以往的演出经验,研究乐器不同的表现手法。例如,在阮重奏《菡萏》中,清新脱俗的音乐风格和不同声部的阮族乐器(中阮、大阮、低音阮等等)结合,由一群少女演奏家演绎出既具有中国风又融合爵士元素的美妙旋律,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想象。这种独特的创作过程,不仅激发了艺术家们的灵感,也拓宽了民族音乐的创新边界。
模仿乐器、捕捉意境 是最大的难题
磨合过程中,乐团的演奏家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笛箫演奏家赵韵梦说:“当我们在反复演奏磨合这部作品时,渐渐发现音乐可以拉近AI与人的距离,AI把民族器乐的表现手法与当代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元素结合,产生不一样的音乐色彩。”
乐团琵琶声部首席俞冰也表示:“没想到AI在保留琵琶原有韵味的基础上,融入流行元素,写出来的旋律很贴合时下年轻人的听感。”
然而,作为行业先例,探索之路并非坦途。如何准确捕捉“中国色”的深邃意境,如何精准呈现不同乐器的音色,都是团队面临的挑战。在以“中国色”为主题的音乐会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表达每首歌曲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例如,琵琶曲与蓝色相结合的意境被命名为“楼兰”,这要求创作团队深入理解和传达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表达。
此外,民族乐器演奏也是一大考验。据周文江介绍,此次演出的9首曲子对应9种乐器,而每首乐曲的创作都要凸显乐器的特色。但笙和唢呐等民族乐器相对冷门、资料较少,大模型的学习训练过程也更为困难。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为此,天琴实验室通过精细调校模型,输入大量经典民乐数据,并进行情感与技巧的细致标注,力求让AI理解音乐中的微妙情感变化。
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意境,除了之前训练的、百万数据级的基础大模型,天琴实验室还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个精调模型,输入大量经典民乐数据,并进行情感与技巧的细致标注,力求让AI理解音乐中的微妙情感变化。
“我们精细到在某个演奏时间点应该倾注什么样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与演奏技巧之间的关联进行人为标注,以便机器学习。”周文江解释道,但值得注意的是,AI只能基于过去的作品来总结规律却难以创造从来没有的东西,这恰是AI的局限所在,也是顶尖艺术家的独到之处。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但对演奏者来说,AI创作反而打破了固有思维模式,为艺术家们的二度创作提供了更大、更快、更多的可能性。正如乐团唢呐演奏家胡晨韵所说:“AI给出一个新鲜的结构,让我们演奏家有更多施展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动脑筋,加入更多的情感表达,这样全新的合作模式对我们也是一种锻炼。”
上海民族乐团有关负责人则介绍,未来与TME的长线战略合作将不断深入。“我们期待AI作曲系统发散丰富多样的音乐情绪、探索民族音乐创作领域更多新的可能。相信通过乐团演奏家们的二度创作和多元演绎,能使作品焕发个性化特色、传递丰沛的情感和艺术感染力,让观众更切实地感受到技艺与情感交织的独特魅力。可以说乐曲的气韵和情感,是我们的心之所向,也是音乐真正的灵魂所在。”
目前AI和音乐会的合作是一种探索,未来还可能会应用在演唱会、流行音乐等各个领域。周文江表示:“AI音乐的商业前景还在探索中,目前在为线下场所提供定制化背景音乐及短视频配乐等方面,其价值正逐步显现。”
记者|宋美璐
编辑|程鹏 文多 杜恒峰
校对|王月龙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