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年产盐量百万吨的企业只有80名工人?记者实地探访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揭秘数智赋能如何让传统劳密行业焕发出新质生产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29 16:38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参与了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活动,实地探访多家央企的一线生产车间和工厂,领略数智科技赋能的魅力,探寻新质生产力的足迹。

    ◎记者在探访位于江苏常州市金坛区的中盐金赛盐厂发现,从生产、质检到产品出库,车间内员工同时在岗人数不到20人,却有着日产6000吨盐的强大能力。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每经编辑 陈旭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和演化,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应当如何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参与了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活动,实地探访多家央企的一线生产车间和工厂,领略数智科技赋能的魅力,探寻新质生产力的足迹。

    日产6000吨盐的车间 同时在岗员工不到20人

    一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为何在面积近12万平方米的制盐工厂里在岗工人却寥寥无几?

    4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融媒体采访团走进中盐集团位于江苏的制盐及盐穴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在位于江苏常州市金坛区的中盐金赛盐厂内,从生产、质检到产品出库,车间内员工同时在岗人数不到20人,却有着日产6000吨盐的强大能力。盐硝车间现场仅需3名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电脑控制阀门和设备,使卤水经过多个加工步骤变成可食用级别的固态盐。

    智能化设备的使用让车间里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摄

    中盐金坛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包括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后勤人员在内,工厂一共只有80名员工,即可实现年产盐量达160万吨。

    目前,中盐金坛盐产品包含工业盐、食用盐、生活用盐、水处理用盐、畜牧用盐、道路用盐等六大类别,覆盖百姓吃、穿、住、行各个方面。

    “自建厂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使用高标准的设备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实现降低维护成本这一理念,不断优化产线与设备,甚至为客户定制化开发设备,对不同行业及公司的特定需求,比如根据盐的粒径进行精准筛分,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中盐金坛公司特种盐厂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比如刚刚参观的小包装车间,于2023年6月完成设备整体升级改造,尽管改造投入约2000万元,但成果显著,改造后年产能由原来的七八万吨提升至12万吨,增幅超过50%,同时通过优化生产控制环节,使产品品质达到更高标准,并且在用人方面实现了有效精简。

    “相较于行业内其他企业,中盐金坛公司在信息化、智能化领域已取得较为领先的地位,但对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展开积极探索,比如与先进科技企业的合作,让其帮我们赋能,实现缩小与先进企业的距离,提升整体竞争力。”

    他表示,自去年起,该公司就和华为公司展开交流,计划借助华为先进的智慧管理系统等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未来,中盐金坛将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数字化帮助建筑企业实现“透明工厂+透明工地”

    建筑业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场景之一,建筑业要发挥支柱产业作用,一定要由数字化来实现它的升级发展,并处理好数字化赋能的问题。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高“质”与“效”,已成为建筑业的重大课题。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面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线长的业务特征,业务割裂、数据孤岛、碎片化系统、局部标杆案例很难被复制等问题,制约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在数据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数字赋能?

    “现在我们打开的是桦8项目四楼一个具体模块的管理界面。界面右上角的二维码,是这个模块的‘身份证’。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这个二维码就伴随着模块的全生命周期。为了保证数据实时且真实,我们采用了工匠记录系统,工友们只需在完成工作后,使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就能实时上传他们的工作数据。”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科技”)首席数字官毛晔向记者作了这样的介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融媒体采访团走访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的原产地——中建海龙科技珠海基地的数字化调度指挥中心时,毛晔向媒体记者介绍了海龙自研的生产执行管理系统(MES)和智慧工地系统( C-Smart)。

    中建海龙科技珠海基地的数字化调度指挥中心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摄

    他表示,以前相关记录是手工作业,经测量后由人工登记到表格,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人为的错误和偏差。而现在,数据可以直接上传到这个质量管理系统,按照相应的工序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中建海龙科技是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旗下提供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实现技术原创性和颠覆性创新的同时,海龙自研的这两套系统联动,借力数字化实现生产施工一体化,实现了透明工厂+透明工地,从人为干预度极高的作业流程转变成实时、可追溯的数字交互。

    从钢筋、砼材、钢材到成型的房屋模块,高度标准化的流水作业不仅保障了施工质量和产品精度,还提升了全产业链协同效率。

    “工地管理员可以通过小程序查看排产清单,并根据工程进度需求向工厂下单。”毛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通过数字化手段,企业可以打通产业链的生产计划和排产,做到工作进度实时监控,并在此基础上与供应商建立了深度的信息交互,实现了工厂与工地之间的无缝对接,提升了全产业链协同效率。

    “除了传统的土地、劳动者和资本等要素外,现在还增加了技术和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特别是数据,我们认为它是第五大生产要素,尽管目前建筑行业数据基础薄弱,但我们正在积极推进数据治理,以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和价值挖掘。”

    数字科技支撑下的知识、技术和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地位日益提升,尤其是“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广泛赋能千行百业,衍生出新型的数据生产力,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

    毛晔表示,模块化建筑企业数字化进程中累积的大量产业数据,将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建筑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数据经过结构化、资源化和资产化之后,将成为模块化建筑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也将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比如通过交易、抵押、融资等方式实现价值变现。

    中建海龙科技珠海基地生产车间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摄

    培育数字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蓄力

    在中建海龙科技珠海基地里,堆放整齐的板材取代了过去杂乱堆砌的钢筋水泥,零星几个焊接工人正像产业工人一样在车间里工作。

    中建海龙科技总经理赵宝军向记者介绍,全自动焊接机器人、 幕墙自动化开料生产和自动化码件生产等绿色工艺,提高了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使得传统建筑行业中零散、 不可控的劳务工人也转变成稳定、 专业的产业工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人社部等九部门近日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提到,开展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行动。紧贴企业发展需求开设订单、订制、定向培训班,培养一批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数字素养和专业水平,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毛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建海龙科技正在培养复合型的“制造+建造+科技”人才,旨在把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和产业技师,提升劳动者要素的质量,将技术和数据两个新要素扎扎实实地融合到生产过程中,促进新质生产力全要素的大幅提升。

    “包括我们研究院团队、智能制造团队以及现场施工团队在内,所有人员组织都在发生变化。作为工程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正在学习先进生产体系理念,比如丰田的精益管理、京东的仓储物流配送等。”

    毛晔表示,在转型过程中,公司不仅将农民工引入工厂成为正式产业工人,更进一步规划其成长为产业技师,实现从传统农民工到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产业工人的转变。“随着劳动对象与工具的升级,产业工人将熟练运用手机APP进行生产追踪与质量把控,通过人机协同作业减轻工作压力,聚焦更高价值任务。”

    近年来,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一边是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千万量级,不少年轻人面临就业压力;另一边是企业数字化发展产生大量新岗位,却难以招到合适人才。

    在毕业生人才培养方面,“海之子”是中国建筑国际未来发展的战略储备人才梯队,同时也是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未来的引领者和开创者。海之子的培养计划以导师责任制为核心,每一位加入公司的“海之子”都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专属培养计划,以期在 4~5 年时间里,将“海之子”打造成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精于管理、善打硬仗的职业经理人。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石雨昕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汇春科技(836399):拟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玉泰芯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篇

    海融医药(870070):拟向参股子公司瑞克卫生物增资360万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