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日前,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我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68.7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52.8%。
“3月,国内乘用车同、环比均高增长的重要原因是春节因素带来的节后消费恢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解释称,春节后,车市“价格战”迅速升温,随之形成明显消费观望现象,加之对部分新车的关注以及对以旧换新政策的预期,3月车市呈现“慢热型”启动态势。
视觉中国图
1~3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累计为482.9万辆,同比增长13.1%。“2024年一季度,车市零售基本实现预期中的‘开门红’走势。”崔东树表示。
对4月国内车市的走势,乘联会方面表示,随着近期小米汽车上市和新一轮相关车型价格的进一步调整,加之4月是新车型密集发布期,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热情将逐步被激发。
自主品牌零售保持高增长
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达到93万辆,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51%,市场份额为54.8%,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当月,自主品牌乘用车批发市场份额达到59.3%,较去年同期提升6.4个百分点。
对于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量保持高增长的原因,崔东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乘用车在新能源车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汽车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3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为50万辆,环比增长近50%,但较去年同期下滑了8%。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20.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3.8%,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为8.2%,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从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来看,3月排名前三的厂商中,有两家为自主车企。其中,比亚迪以26万辆的零售成绩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一汽-大众(14.1万辆)与吉利汽车(11.4万辆)。
与合资品牌类似,3月,豪华车零售销量也呈现出环比高增长、同比下滑的态势,零售销量为27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67%;零售份额为15.6%,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前期持续受芯片供给短缺影响的豪华车缺货问题已得到大幅改善,但传统豪华车市场需求并不很强。”崔东树解释称。
由于春节前厂商和渠道库存下降明显,3月汽车厂商生产恢复,形成了厂商产量持平于批发,但厂商国内批发高于零售10万辆的补库存走势。乘联会数据显示,从2023年9月到今年3月,厂商与渠道总体去库存21万辆,厂商渠道库存压力大幅缓解。
乘用车出口创历史新高
作为国内乘用车市场主要增长动力之一,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依然呈现高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1万辆,同比增长31.1%,环比增长81.3%,批发渗透率37%,较去年同期提升了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1.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3.6%;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1%。
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技术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3月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达到13家(环比增加4家,同比增加2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6.7%(上月为76.6%,去年同期为80.6%)。其中,比亚迪以约30.16万辆的销售成绩稳居第一,而特斯拉中国以约8.91万辆的销量居第二位。紧随其后的分别为长安汽车(4.54万辆)、吉利汽车(4.48万辆)和上汽通用五菱(3.44万辆)。
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强势领先,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约为1.78万辆,占据主流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48%的份额。“这表明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崔东树表示。
进入2024年以来,我国乘用车出口延续着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的特征。1~3月,我国乘用车累计出口(含整车与CKD)106.3万辆,同比增长36%。其中,3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40.6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36%,创历史最高月度出口量;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达到34.1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37%;合资与豪华品牌乘用车出口6.5万辆,同比增长110%。
随着我国新能源车规模优势显现以及市场需求扩张,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也持续提升。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占总量的29.3%,较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美国政府表示计划调查在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同时,欧盟近日发布条例,要求海关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登记。“美国和欧盟对我国电动车采取打压措施是完全无理的,完全是为了遏制中国电动车在当地的发展,以保护其新能源车发展较慢的现状,这种做法违反了全球贸易公平原则。”崔东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期看,我国新能源车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光明。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