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A股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已披露年报的公司绝大多数都和此前的业绩预告相匹配,但有31家公司对业绩预告进行了修正,以归母净利润为口径,有26家公司修正幅度较大,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信息落差。
虽然不同公司业绩修正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但其中一些共性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修正基本都是往下修正,总计25家:鸿博股份、平治信息等4家公司业绩由预盈变成预亏,东方国信、棕榈股份等8家公司亏损额大幅增加,华林证券、东华测试等13家公司则是净利润大幅缩水;仅*ST豆神一家因为重整收益的更正,从亏损变成了盈利。
二是业绩大修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期股权投资、应收款、商誉等资产减值损失,比如飞凯材料子公司的贸易业务涉嫌遭遇合同诈骗,为此公司计提了较多的资产减值损失;第二类是仲裁、诉讼等法律纠纷,计提或有损失,比如华林证券被提起仲裁,据仲裁结果,公司需偿还对方本金损失2.28亿元;第三类是扣除不该确认的收入,如鸿博股份,其子公司于去年已收到买方支付的首笔合同款,公司已交付部分设备并取得阶段性设备验收确认单,但审计机构认为应在项目所有设备交付并完成最终部署后方可确认收入。
业绩预告只是对业绩的大致判断,最终的结果与之有出入可以理解,但差异过大甚至是由盈转亏,则是对上市公司公信力的巨大伤害,其信披质量乃至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都难言乐观。在修正公告中,上市公司往往会用“基于谨慎性原则”进行解释,但这种事后的谨慎为何没有体现在事前?比如收入确认,应当符合实质完成、收入实现等原则,但鸿博股份在设备尚未部署时就确认了收入。
看似无心之失的会计问题,极有可能是公司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体现。一些公司已经是业绩修正的“常客”,棕榈股份、鸿博股份、ST中利、惠程科技均是如此;还有个别公司,修正前的业绩还有规避监管的作用,比如名家汇最初披露的业绩预告营收为1亿~1.2亿元,修正后降至8300万元以下,根据交易所规则,其有被*ST的风险。另外,笔者还注意到,上述26家公司当中,除了华林证券市值超过300亿元,其余公司都是中小市值企业,市值普遍在80亿元以下,其中还有10多亿元的微盘股。大型企业业务更复杂,但更有效的财务制度能确保业绩预告准确有效,小微市值个股业务更简单,业绩预告的难度理应更小一些,但实际情况却相反。无论是审计机构还是监管机构,针对小市值个股的财务数据,需要更强有力的监督。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